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光圣

个人简介

1987.9-2009.9一直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项目 1. 国家973计划: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利用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07CB109006),2007-2011,114.77万元,正在进行。 2. 国家863计划: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09-2010,110万元,正在进行。 3. 跨越计划:冬闲田油菜专用品种华油杂15号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2010,50万元,正在进行。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ms3的图位克隆(项目编号:30670123),2007-2009,45万元,已完成。 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双低优质油菜育种技术研究与杂交新品种选育(项目编号:),2007-2010,170万元,正在进行。 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细胞工程技术辅助选育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13号、华油杂14号中试与示范,2007-2009,70万元,已完成。 7. 横向科研项目:DNA分子标记检测技术鉴定杂交油菜品种纯度研究,2006-2008,已完成。 8. 湖北省科技攻关: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项目编号:2006AA206A03),2006-2008,90万元,已完成。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及其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项目编号:30570999),2006-2008,30万元,已完成。 10. 国家948项目:高效型优质油菜分子技术体系(项目编号:2003Q04),2003-2008,30万元,正在进行。 11. 国家863计划:甘蓝型油菜优异性状多基因分子聚合育种(项目编号:2006AA10Z1B8),2006-2010,50万元,正在进行。 12.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生物技术辅助选育优质油菜新品种华双5号和华油杂10号中试与示范,2005-2008,已完成。 1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及其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项目编号:20050504008),2005-2007,6万元,已完成。 14. 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华油杂10号”,2005-2007,10万元,已完成。 15.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超级杂交油菜“华油杂9号”,2005-2008,已完成。 获奖情况: 1.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品种"华油杂5 号、6 号和8 号"的选育推广”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的发现、研究与利用”获2009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一)。 3.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号"的选育与和推广应用”获2008年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二等奖。 4.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获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5. “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获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6.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创建、研究与利用”获2006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7.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创建、研究与利用”获2003年湖北省科技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8.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与研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9. “甘蓝型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华杂2号的选育与应用”获199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10. “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系及其优质杂种的研究、选育与利用”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11. “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华杂3号等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获1996年首届亿利达科技奖(排名第三)。 12. “双低杂交油菜华杂3号及应用技术开发”获1998年农业部丰收 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13.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华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获2001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14.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华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获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15. 1994年获由国家人事部、中央组织部和中国科协三家联合授予的“中国青年科技奖”。 16. 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7. 1998年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 18. 1999年获中国农学会首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 19. 1999年入选农业部人才培养“神农计划”。 20. 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21. 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 22. 2002年获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资助。 23. 2001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24. 2001年获团中央“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 25. 2002年获武汉市“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 专利情况: 1. “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于199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3109219.1)(第一完成人) 2.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于199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4119115.x)(第二完成人) 3.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同核保持系选育方法”于200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8121741.9)(第一完成人) 4.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于200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9116504.7)(第一完成人)。 5. 油菜光敏感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选育方法(01106599.0)(第一完成人)。 6. 用于油菜杂优利用的隐性细胞核+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01114271.5)(第一完成人)。 7. “一种油菜生态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种种子生产方法”于200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14272.3)(第一完成人)。 8. “提高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产量和纯度的方法”于2008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14273.1)(第一完成人)。 9. 一种选育黄籽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或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方法(02138779.6)(第一完成人)。 10. 一种选育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用系的方法(200410012826.6)(第一完成人)。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为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