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钟涨宝

个人简介

钟涨宝博士,华中农业大学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农村社会学”项目组第一首席专家,兼任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Canada) 客座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湖北省社会学会会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指委会员。先后入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2010)、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宣传文化系统第二批“五个一批”人才、湖北省教学名师称号,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钟涨宝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分析研究农民与农户在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研究成果在《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先后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排名1),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排名1)、三等奖2项(排名1)。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农地确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与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20 年后乡村产业发展与减贫研究”等课题。 在教学上,主讲的“农村社会学”课程被教育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201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牵头负责的“农村社会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2008年),主编《农村社会工作》、“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农村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农村社会学》3部,先后获湖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排1)。 著作成果 1.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2.变迁中的乡村养老(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3.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4.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 5.副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九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6.主编《农村社会工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科研项目 农地确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35万)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2020 年后乡村产业发展与减贫研究(60万)纵向中国工程院在研 湖北省2019年度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95.1879万)横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在研 河南省2018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1(322.7447万)横向河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已结题 菏泽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委托项目(19万)横向菏泽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已结题 菏泽市脱贫攻坚实践创新案例研究委托项目(19.8万) 横向菏泽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已结题 广西2018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项目—1(85万)横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已结题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湖北农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10万) 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委托已结题农村社区建设领域专业社会工作需求分析与推进路径研究(1万)横向民政部委托课题已结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农村社会建设研究(2万)纵向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已结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村社会学(50万)纵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已结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问题调查研究(20万)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已结题 湖北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30万)纵向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招标课题已结题 转型期农村社会发展研究(20万)纵向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已结题 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纵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已结题 土地资源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纵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已结题 依托土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研究纵向教育部社科基金已结题 社会资本与农户疾病处理横向欧盟第六轮框架计划已结题 湖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纵向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已结题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纵向农业部软科学已结题 湖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及实施方案研究 纵向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已结题 可持续发展与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纵向湖北省社科基金已结题 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资源配置研究纵向湖北省社会科基金已结题 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纵向湖北省教育厅已结题 所获奖励 1.动员效力与经济理性:农户参与新农保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的调查,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 2.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 3.中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与养老保障研究(系列论文),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18年; 4.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系列论文),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15年; 5.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 6.社会资本研究(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 “三农”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 7.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13年; 8.面向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年; 9.农林科本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整合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2005年; 10.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2001年。

研究领域

农村社会发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熟人服务:小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优先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09 期望、获得支持对农村子女孝评价的影响——基于湖北省红安县340农户的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21 新一轮农地确权促进了农地转出吗?经济评论2019-03-15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格局的时空特征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01-25 农地确权促进了农地转入吗?——基于三省五县数据的实证分析学习与实践2018-12-15 农户农地所有权认知及其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基于湖北两县483个样本农户的实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7-20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01-15 “衰落”还是“未衰落”? 孝道在当代社会的自适应变迁学习与实践2017-11-15 政治还是市场:农村家庭财富水平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农业经济问题2017-07-23 土地调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一个研究述评中国土地科学2017-07-15 在“四个全面”布局中推进农村社会建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7-05 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人的福利效应分析——基于对湖北省的问卷调查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7-06-3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来自湖北省土地确权的实证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05-15 原生家庭偏好、现代性与农村女儿家庭养老——基于湖北省红安县的实证分析学习与实践2017-04-15 精准扶贫中农民争当贫困户的行为及其阐释——基于武汉近郊Q村的实地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5 插花贫困地区村庄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0 代际支持的生命周期效应:行为抑或文化?——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03-10 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与农村老人幸福感——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05 劳动力市场化、个体生命周期与农民经营农地的意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25 中国家庭非金融财产差距研究(1989-2011年)——基于微观数据的回归分解经济评论2017-01-10 养老保障能力评估对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5省1573个样本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16-11-25 转型期农村家庭养老困境解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9-10 农户生计与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基于301份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7-15 团结还是疏离:转型期的农村居民代际支持——基于全国农村地区微观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6-06-30 劳动力配置与保障替代:兼业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研究——基于五省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25 代际交换、孝道文化与结构制约:子女赡养行为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25 农村生源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武汉部属高校的实证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11-15 双元孝道、家庭价值观与子女赡养行为——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2015-10-15 “逆反哺”?农村父母对已成家子女家庭的支持研究学习与实践2015-10-15 农村养老性别偏好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9 政策认知与福利判断: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问卷调查社会保障研究2014-10-31 农民群体分异与新农保制度评价——基于对湖北省孔镇的问卷调查人口与经济2014-09-25 中国的社会建设:传统、现状及其理论反思社会建设2014-09-20 养老观念与新农保养老保障能力认可度关系的再探讨学习与实践2014-09-15 新农保养老保障能力的可持续研究——基于农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14-07-20 无公害蔬菜发展中的农民认知与意愿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7-15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效率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4-06-26 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与农民的养老担心——基于对湖北省孔镇的实证调查农村经济2014-06-25 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资源科学2014-04-15 秉赋差异与农民信息素质的实证分析——基于323份调查样本农业技术经济2014-03-26 国家与农民:新农保推行的“过程互动模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1 冲突与选择性合作: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工作群体的关系实践——对Y社会工作服务站的个案研究农村经济2014-02-25 农民的养老观念与新农保养老保障能力评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20 论人口老龄化与代际关系变动北京社会科学2014-01-1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的基层路径!——基于嵌入性视角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5 亲属支持对农村女性家庭权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CGSS 2006数据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0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0 现代化与代际关系变动天府新论2014-01-05 农地流转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机理及路径探究——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管理现代化2013-12-20 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探讨——基于农民参保行为选择的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13-11-20 庇护与坚持:农地调整的存续逻辑——基于对湖北邢村的个案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6 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响应——以重庆梁平县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07-15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监管问题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07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地流转实证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312户农户为例资源科学2013-05-15 中国的农村社区研究传统:意义、困境与突破社会学评论2013-04-20 卫生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统计与决策2013-02-10 土地流转的策略选择与资源动用——基于对云南省W村的个案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4 动员效力与经济理性:农户参与新农保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的调查 《社会学研究》2012/03 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 2012/02 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的调查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 》 2012/07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研究《求实》 2012/07 土地流转中农村女性权益状况的实证分析——以河北省米村和湖北省石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 2012/05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福利的理论分析《理论月刊》 2012/07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 《经济体制改革》 2012/01 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机制的嬗变——基于整合视角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3 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华文摘》2011年第14期全文转载) 》2011 农民的泛国家意识与土地的类私有特征探讨——基于农民的认知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03 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认知——基于对河北省T镇的调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03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失地农民的职业获得——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10/06 农村教师社会流动意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随州市为例 《中国农村观察》2011/01 农户背景特征对农业服务购买意愿影响研究《求索》2011/01 新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分解与分析《农村经济》2011/0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研究——基于江苏扬州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农村经济》2011/04 建国六十年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轨迹及逻辑转换《经济问题探索》 2010/11 民族地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基于政府与农民关系视野的农业补贴政策解析《求实》2011/06 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现实必要性及路径选择《商业研究》2011/09 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农村经济》2010/05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的社会距离研究——基于双向度社会距离测量《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初探《理论与改革》2010/0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基于江苏省扬州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青年研究》2010/02 乡村场域、惯习下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认知——基于河北省T镇的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10/03 失地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江阴市临港新城H小区失地农民的调查》《生态经济》 2010/01 移民研究述评《世界民族》2009/01 教育背景对农村妇女家庭权力行为和家庭地位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荆门市某村为样本的典型调查为例《浙江学刊》2009/0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社会学探析——基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农村经济》2009/02 欠发达地区村委会职能在农地流转中的建构《求实》2009/08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主体及其内容的实现《生态经济》 2009/09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江苏社会科学》2008/0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2008 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状况调查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论近现代日本农地流转过程、政策和措施《生产力研究》 2008/09 非政府组织与农民工社会支持——基于青岛、深圳、东莞的调查《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09 农村文化与乡村秩序——走出集体行动困境《农业考古》2008/03 居民闲暇生活研究述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有限理性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农业经济导刊》2007 土地入股: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有效方式《统计与决策》2007/10 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以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为例 《青年研究》2007/11 后税改时代的乡村治理改革《农村经济》 2007/11 培养新型农民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丽水日报 2007-03-18 农地流转新困境及其破解对策——兼论农户兼业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农村经济》2006/12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的运作研究——对两河社区牛行组织成员的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12 土地入股——保住失地农民的根《中国土地》2006-10-30 农村乡镇集体企业的内卷化《统计与决策》2006-08-10 农民土地流转心理实证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6-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与税收政策的历史回顾《理论月刊》2006-04-10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缺失现象的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6-04-05 以土地为依托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经济》2006-01-25 制约村民选举的因素分析——鄂西南山区少数民族T村的调查《理论月刊》2005-05-20 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2005-03-28 毛泽东租税思想的社会学分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01-28 中国乡镇企业的兴衰与社会资本《湖北社会科学》2005-01-25 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妇女研究论丛》2005-01-25 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政权合法性问题分析《理论月刊》2004-08-10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的农户问卷调查《中国农村观察》 2003-11-25 农村妇女教育地位研究《理论月刊》2003-06-10 正确处理土地抛荒与税费征收之间的关系《农业经济》2003-03-13 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关系型社会资本运作研究——对湖南省渣利、清泉两社区农村个体工商户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02-11-25 社会资本理论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解释功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25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社会》 2001-10-12 农村社会保险模式初探《理论月刊》1996-01-10 现阶段农村劳动人口的职业角色研究──对段夹村劳动人口职业角色分化情况的调查《社会科学研究》1995-11-28

学术兼职

湖北省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指委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