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何可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University of Kentucky,Agricultural Economics,联合培养 2011年9月-2016年12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7年9月-2011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9年12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8年1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首批“狮山硕彦计划”青年英才A岗(全校文科6人) 2017年12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7年3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集约化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减碳补偿机理及政策设计研究:基于‘养治统一’与‘养治分离’视角”(编号:71703051),2018-2020年,主持人 2.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项目“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RKX2019020A),2019-2020年,主持人 3. 农业农村部委托项目“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无编号),2018-2018年,子课题主持人 4. 农业农村部委托项目“政策性金融支持低碳可循环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种植业)”(无编号),2017-2018年,主持人 5.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2017021),2018-2018年,主持人 6. 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项目“湖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优化策略研究”(编号:HBZZ-2017-06),2017-2018年,主持人 7.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类)“湖北省规模养殖户生猪粪便能源化技术的选择决策、影响路径及政策设计研究”(编号:2018ADC036),2018-2019年,主持人 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生态服务价值的形成机理与实现途径研究”(编号:2662017QD009),2017-2019年,主持人 9.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委托项目“武汉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提升对策研究”,2018-2018年,主持人 参与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创新体系研究”(编号:71333006),2014-2018年,参与 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绿色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实现途径研究”(编号:15JZD014),2016-2018年,参与 3. 财政部、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食用菌产业专项”(编号:CARS-024),2016-2020年,参与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碳潜力与生态环境效应:以水稻为例”(编号:41371520),2014-2016年,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框架下农业碳排放的增长机理及减排政策研究”(编号:71273105),2013-2016年,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全生命周期的水稻碳足迹演化及其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研究”(编号:41501213),2016-2018年,参与 著作 1. 何可.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获奖情况(部分) 1. 何可(1/1),学术志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奖学金教师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学术志,2019年 2. 何可(1/3),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度高水平论文奖,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何可(1/1),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015-2016年度)奖,湖北省教育厅,2018年 4. 何可(1/1),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5. 何可(2/2),武汉市(第1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 6. 何可(1/3),“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国家科技部,2015年 7. 何可(5/5),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2015年 8. 何可(1/1),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教育部,2016年 9. 何可(1/1),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教育部,2015年 10. 何可(1/1),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教育部,2014年 11. 何可(1/1),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教育部,2013年 12. 何可(1/1),第二届清华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清华大学,2014年 指导学生情况与招生要求 2017年1月~2020年1月,研究生方面,指导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Renewable Ener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Environmental Technology》等国内外权威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本科生方面,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浙江农业学报》等CSCD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篇;1人次获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大学生标兵”;2人次获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

资源与环境经济、农业技术经济

近年来主要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气候变化与农业低碳发展、农业生态补偿、环境政策评估等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同时,较为关注数字经济、非正式制度等议题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He K(何可)*, Zhang J B*, Zeng Y M.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nergy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in rural China: Based on an improved UTAUT model[J]. Energy Policy (SSCI,JCR一区,IF5=5.458), 2020, 140: 111373. 2. He K(何可)*, Zhang J B*, Zeng Y M. Knowledge domain and emerging trends of agricultural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 A scientometric review[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JCR一区,IF5=5.727), 2019, 670: 236-244. 3. He K(何可)*, Zhang J B*, Zeng Y M. Rural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 for energy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in China[J]. Energy (SCI,JCR一区,IF5=5.747), 2018, 165: 562-571. 4. He K(何可)#, Zhang J B*, Zeng Y M#, et al.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 for agricultural waste recycling——taking biogas production from livestock manure waste in Hubei, P. R. China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SSCI双收录,JCR一区,IF5=7.051), 2016, 131(10):410-420. 5. He K(何可)#, Zhang J B*, Feng J H, et al.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farmers’ willingness to reuse agricultural was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SCI,JCR一区,IF5=4.170), 2016, 24(2): 101-108. 6. He K(何可)*, Zhang J B*, Wang X T, et al. A scientometric review of emerging trend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JCR二区,IF5=3.208), 2018, 25(17): 16522-16532. 7. Zeng Y M, Zhang J B* , He K(何可,共同通讯作者)*. Effects of conformity tendencies on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adopt energy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Evidence from biogas in rural China[J]. Renewable Energy(SCI,JCR一区,IF5=5.257), 2019, 138, 573-584. 8. Zeng Y M, Zhang J B*, He K(何可,共同通讯作者)*, et al. Who cares what parents think or do? Observational learning and experience-based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ric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dopt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JCR二区,IF5=3.208), 2019, 1-15. 1. 何可,张俊飚*,张露,吴雪莲. 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J]. 管理世界(CSSCI),2015(5):75-88. 2. 何可,张俊飚.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价值——基于新生代农民与上一代农民支付意愿的比较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CSSCI),2014(5):62-73,85. 3. 何可,张俊飚,丰军辉. 自我雇佣型农村妇女的农业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农业废弃物基质化产业技术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CSSCI),2014(4):84-94. 4. 何可,张俊飚. 基于农户WTA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偿标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CSSCI),2013(5):46-54. 5. 何可,张俊飚*,罗斯炫,高鸣.中国1992-2016年农业废弃物管理研究:热点识别、路径演进与前沿探究[J]. 生态学报(CSCD),2019,39(9):3383-3391. 6. 何可,张俊飚*. “熟人社会”农村与“原子化”农村中的生猪养殖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博弈、仿真与现实检验[J]. 自然资源学报(CSSCI),录用待刊. 7. 何可,闫阿倩,王璇,张俊飚*. 1996~2018年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基于中国知网1582篇文献的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CSSCI),2020,34(4):65-71 8. 何可,张俊飚. 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14(10):150-156. 9. 何可,张俊飚*,田云.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CSSCI),2013,35(3):627-637. 10. 罗斯炫,何可(通讯作者)*,张俊飚. 修路能否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农机跨区作业视角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CSSCI),2018(6):67-83. 11. 罗斯炫,何可(通讯作者)*,张俊飚. 增产加剧污染?——基于粮食主产区政策的经验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CSSCI),2020(1):1-24. 12. 畅华仪,何可(通讯作者)*,张俊飚. 挣扎与妥协:农村家庭缘何陷入能源贫困“陷阱”[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20(1):1-10. 13. 程琳琳,何可(通讯作者)*,张俊飚. 基于关系与结构嵌入的农户农业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EI、CSCD),2018,34(17):241-249.

学术兼职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 2. 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会理事 3. 国内外近30家SCI/SSCI/CSSCI/CSCD核心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