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田传远

个人简介

学习/工作经历 1985.9-1989.7:中国海洋大学(本科) 1994.9-1998.7:中国海洋大学(硕士) 2002.9-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博士) 1989.7-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科研/教学情况 主持、参加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908项目、广西北部湾规划项目、山东省资源修复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等15项课题。讲授本科生《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学》课程和研究生《水产养殖技术》《名特海珍品现代养殖技术》课程。 获奖情况 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奖(第一位)、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位)、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三位)、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位)、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第六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二位)、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位)、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三位)、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位)和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材奖(第四位)等奖励。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90余篇。 主编《刺参健康养殖技术》和《刺参安全生产指南》著作,参编《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海水贝类养殖学》、《海水贝类养殖技术》、《牡蛎养殖技术》、《海水养殖技术手册》、《无公害鲍鱼标准化生产》、《名优经济贝类养殖技术手册》、《我国海产经济贝类苗种生产技术》和《中国水生贝类图鉴》等专著。参与起草《无公害食品太平洋牡蛎养殖技术规程》(DB37/T458-2010)、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第2部分海水池塘养殖(DB37/T2101-2012)、《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3418-2018)和《水产养殖场建设规范》(NY/T3616-2020)等标准。 近5年授权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一种附着型双壳类人工育苗网片投放方法(ZL201510904845.8)(第一完成人); 瘤荔枝螺育苗方法(ZL201110323602.7)(第二完成人); 一种高档牡蛎的养殖方法及装置(ZL201610062957.8)(第五完成人); 一种高档牡蛎的养殖装置(ZL201620091833.8)(第五完成人); 一种荔枝螺幼虫的培育装置(ZL202020632350.0)(第一完成人); 一种荔枝螺变态幼虫和稚螺的培育装置(ZL202020632356.8)(第一完成人);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池塘养殖综合效益评价系统V1.0》(2016SR183164)(第一完成人)。

研究领域

贝类和名特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生无脊椎动物遗传育种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蒋涛,田传远,李琪,孙同秋,孔令锋.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3):93-98. 蒋涛,田传远,李琪,孔令锋,郭园园.水产养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6,34(4):77-83. 郭园园,田传远,蒋涛,李琪,何旭东.刺参幼参麻醉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6,46(Sup.):041-045. 王增东,程操,张淑清,贾戌臣,王丽,张建伟,田传远.刺参新品种“安源1号”幼参保苗技术[J].齐鲁渔业,2019,36(1):29-30.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0,50(2):037-044.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疣荔枝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海洋科学,2020,44(6):122-130. 田传远,夏珮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顾忠旗,黄继.疣荔枝螺胚胎及早期发育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0,50(Sup.I):010-016.

学术兼职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会员、中国水产学会会员、农业部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山东省水产养殖病防委专家、山东省环境损害评审专家库专家、山东省海事业务领域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顾问专家、山东省科技厅长岛科技特派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