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杰

个人简介

女,1973年6月生。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近60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学术著作3部;参编行业标准2项。在脂类化合物提取制备、结构分析、生物活性、基于质谱的脂质组学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平台。 教育背景 2007.09~2011.06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1998.09~2003.06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 1990.09~1994.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1.12~今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2016.08~2017.08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2010.07~2010.10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应用生物科学国际合作研究 1994.07~2001.11中国海洋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奖励荣誉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 山东省理化分析测试协会优秀论文奖 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中国海洋大学“天泰优秀人才” 承担课程(含本科及研究生) 主讲本科生课程:《现代仪器分析与食品检验》 主讲研究生课程:《现代食品测试技术》《大型仪器测试分析》 研究进展 1. 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利用脂质质谱组学分析策略,通过分析脂质轮廓、分子种组成、精细结构等,比较不同水产品原料的脂质差异并构建水产品脂质谱库;分析不同疾病模型细胞、动物组织等生物样品中微量脂质的差异。为水产品品质评价、新型脂质筛选及疾病脂质标志物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 2. 新型海洋活性脂质高效制备工艺:利用高速逆流色谱高效提取和酶法生物转化绿色合成的技术,制备高纯度鞘脂、磷脂、虾青素酯等新型功能脂质因子,并建立准确快速的纯度测定方法。为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结构明确及丰富的分子形式。 3. 新型海洋活性脂质生物活性:深入探讨结构新颖的海洋脂质在脑功能、代谢综合征等方面作用的构效关系、作用通路及分子机制;进一步探讨其消化、吸收、代谢、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生化特性。为新型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出版著作 1.谭仁祥主编,《功能海洋生物分子—发现与应用》,编委,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八方主编,《海洋活性物质概论》,副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八方主编,《海洋保健食品》,参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专利 1.徐杰;杨鲁;薛长湖;乔星;曹云睿;李兆杰;唐庆娟;王玉明;甲氧基聚乙二醇乙酸虾青素酯及其制备方法,2019-7-30,中国,201910693039.9. 2.徐杰; 王 晓 旭; 丛培旭; 薛 长 湖; 李 兆 杰; 曹建; 一 种 极 性 糖 脂 提 取 物 及 其 应 用, 2019-12-03, 中国, ZL201610404534.X. 3.徐杰; 薛 长 湖; 冯婷玉; 于 槚 槚; 李 兆 杰; 丛 培 旭; 一 种 长 链 碱 的 分 离 制 备 方 法, 2013-07-10, 中国, ZL201110116367.6. 4.徐杰; 薛长湖; 李兆杰; 冯婷玉; 董平; 王静凤; 孙通; 一种用高速逆流色谱从海参中分离制备脑苷脂的方法, 2013-02-13, 中国, ZL201010227080.6. 项目课题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1101,水产品重要营养功效因子的筛查与结构表征,2018/01-2022/12,在研,主持子课题。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1206,海洋功能食品组方设计与稳态化技术研究,2018/07-2021/12,在研,主持子任务。 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HY115004,高生物效价虾青素酯的关键制备技术及产品开发,2018/01-2019/12,已结题,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1864,分子结构与食品基质对虾青素酯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机制,2016/01-2019/12,65万元,已结题,主持。 5.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青 年 项 目 ,31201329, 海 参 脑 苷 脂 的 结 构 解 析 及 其 对 脑 神 经 元 的 保 护 作 用 研 究 ,2013/01-2015/12,27万元,已结题,主持。

研究领域

1海洋活性脂质2脂质组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Cao Yunrui, Feng Tingyu, Xu Jie*, Xue Changhu*. Recent advance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based sensors in the detection of food safety hazard factor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9, 141: 111447.IF=10.257 2. Sun Tong;Wang Xincen;Cong Peixu;Xu Jie*;Xue Changhu*. Mass spectrometry-based lipidomic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heal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020, 19(5): 2530-2558.IF=9.918 3.YangLu;QiaoXing;GuJiayu;LiXuemin;CaoYunrui;XuJie*;XueChanghu*.Influenceofmolecularstructureofastaxanthinestersontheirstabilityandbioavailability.FoodChemistry,2021,343:128497.IF=6.306 4.LiHe#;SongYu#;ZhangHongwei;WangXuesong;CongPeixu;XuJie*;XueChanghu*.ComparativelipidprofileoffouredibleshellfishesbyUPLC-TripleTOF-MS/MS.FoodChemistry,2020,310:125947.IF=6.306 5.WangXiaoxu,CongPeixu,WangXincen,LiuYanjun,WuLulu,XueChanghu*,XuJie*.MaternaldietwithseaurchingangliosidespromotesneurodevelopmentofyoungoffspringviaenhancingNGFandBDNFexpression.Food&Function,2020,11(11):9912-9923.IF=4.171

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美国质谱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秘书处成员、美国FDA BPCS认证培训员。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