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永祥

个人简介

男,1984年出生,山东寿光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学术经历 2002.9-2009.6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习 2009.9-2012.6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13.2-2015.6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2015年9月至今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教 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新史学”典范的生成及影响,项目编号:14CZS001。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世纪“新史学”流派学术成就研究,项目编号:2014T70628。 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奖),解体与重构: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3M540539。 4、主持山东省博士后创新资助项目,解体与重构: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303080。 5、参与陈其泰先生主持的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为:09AZS001,承担近代卷(共4卷)的撰写。 科研成果 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5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一)专著 《民国时期史学三题》,学苑出版社2015年出版,25万字。 《世相:变革中的晚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年版,20万字。 所获奖项 2016年8月 青岛市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11月 教育部2011年度“学术新人奖” 主讲课程 面向本科生,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致力于恢复“叙事史”传统,建构人、事、理相互配合的知识体系,融历史属性与政治属性为一体。 开辟第二课堂,创办历史类公众号“祥说近代史”“读史品生活”。

研究领域

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思想史、史学史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梁启超与历史编纂学的近代转型》,《求是学刊》2018年第2期。 2.《“新史学“:从思潮到流派——基于比较视野下的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历史与社会文摘》2016年第4期转载) 3.《历史编纂学近代转型概说》,《人文杂志》2016年第2期。 4.《“疑古”之外的学术追求——顾颉刚的通史编纂构想与实践》,《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5.《权力与礼俗:近代官方的孝道政策变迁》,《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二作) 6.《关注重大理论问题探索史学演进脉络——陈其泰先生与20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7.《探索中国红会史研究的新路径——<青岛红十字运动史>的学术特色》,《东方论坛》2016年第5期。 8.《唯物史观与“新史学”的演进》,《东方论坛》2015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9.《民国时期国史馆的变迁》,《学术研究》2015年第2期。 10.《“新史学”与周谷城的通史编纂》,《人文杂志》201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6期转载)。 11.《缪凤林的通史编纂风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12.《关于重写20世纪史学史的思考:以“新史学”的传承和发展为例》,《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 13.《萧一山与“新史学”》,《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14.《从“先秦卷”看中国通史在历史编纂上的创新》,《江海学刊》2013年第3期。 15.《陆懋德<中国史学史>的特点和价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卷。 16.《天津〈国闻报〉与晚清新思想的传播》,《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索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1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二作) 17.《20世纪“新史学”流派对史书体裁的综合创造》,《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18.《卫聚贤与“新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1年卷。 19.《谢无量经学思想略论》,《史林》2011年第6期。 20.《白寿彝先生与朱熹研究》,《回族研究》2011年第1期。 21.《周予同与经今古文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2.《吕思勉与历史编纂的新探索》,《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20世纪中国通史编纂”评价集成》,《中国历史评论》2014年第3辑。 24.《“新史学”流派与唯物史观》,《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5.《〈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经史关系〉述评》,台湾《书目季刊》2012年第45卷第3期。 26.《<隋书·儒林传序>探微》,《兰台世界》2010年第7期。 27.《民国时期学术界的丧服研究初探——以吴承仕为例》,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10年第1期。 28.《取精用宏 撷其英华——<魏源研究著作述要>读后》,《邵阳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