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卫先

个人简介

课题(主持) 主要讲授课程: 一、本科课程:环境法学、自然资源法学 二、研究生课程:环境法原理、自然资源法原理 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的自然资源权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CFX041),2015年7月结项,鉴定等级:良好。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风险规制视角下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及法律效力研究》(17BFX121),在研。 3.主持第五十批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矿产资源权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1M500275),已结项。 4、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我国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编号16CFXJ03),在研。 二、专著: 1.《后代人权利论批判》(专著),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2.《自然资源权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专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5月版。 所获奖励 2011年5月,获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 2012年12月,获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11月,获青岛市第二十七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4年11月,获青岛市第二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4年12月,获山东省法学第20届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4年12月,获中国海洋大学天泰人才奖二等奖 2015年11月,获青岛市第二十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8年1月,获青岛市第三十一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领域

第一,环境法基础理论方向。强调从整体性视角探索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主张环境保护的法律义务路径。第二,自然资源法方向。强调从环境保护的视角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主张在环境保护视角下自然资源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然资源权体系,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刘卫先:《论达标排污致他人损害的责任承担》,《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8年第8期全文转载)。 2. 刘卫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环境法意蕴》,《法学论坛》2018年第6期。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理论批判》,《法学研究》2010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3期转摘) 4. 刘卫先:《自然体与后代人权利的虚构性》,《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6期 5. 刘卫先:《对魏伊丝代际公平说的全面反思》,《现代法学》2011年第2期; 6. 刘卫先:《环境法学中的环境利益:识别、本质及其意义》,《法学评论》2016年第3期; 7. 刘卫先:《回顾与反思:后代人权利论源流考》,《法学论坛》2011年第3期;(《公安研究》2012年第2期“论点摘编”转摘) 8. 刘卫先:《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路径依赖及其克服》,《政法论丛》2016年第5期; 9. 徐祥民、刘卫先:《环境损害: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 10. 徐祥民、刘卫先:《虚妄的代际公平》,《法学评论》201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8期转摘; 11. 刘卫先:《也论生态整体主义环境法律观》,《政法论丛》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12. 刘卫先:《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法学研究及其转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3. 刘卫先:《对我国水权的反思与重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4. 刘卫先:《对“排污权”的几点质疑——以“排污权”交易为视角》,《兰州学刊》2014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5. 刘卫先:《对后代人环境权论的几点质疑》,《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 16. 刘卫先:《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的发展历程、核心目标及其困境》,《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17. 刘卫先:《我国环境法实施机制的缺陷及其克服》,《中州学刊》2017年第6期; 18. 刘卫先:《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自然资源的非财产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2期; 19. 刘卫先:《环境法学研究的整体主义立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20. 刘卫先:《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盲目交叉及其克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1期“学术卡片”栏目转摘; 21. 刘卫先:《环境保护视野下“人类共同遗产”概念的困境与出路》,《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2期; 22. 刘卫先:《论环境保护视野下自然资源行政许可的法律本质》,《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3. 刘卫先:《环境保护视野下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类型选择》,《中州学刊》2013年第12期; 24. 刘卫先:《自然资源国家主权的环境法意蕴及其体现》,《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春季卷; 25. 刘卫先:《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与主要途径》,《清华法治论衡》第19辑(2013年); 26. 刘卫先:《对我国矿业权的反思与重构》,《中州学刊》2012年第2期; 27. 刘卫先:《质疑“后代人权利”的代际契约说基础》,《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学术界》2011年第3期“学术论点”转摘) 28. 刘卫先:《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看环境法的义务本位》,《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9. 刘卫先:《环境正义新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秋季号; 30. 刘卫先:《对魏伊丝代际公平说的几点质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6期; 31. 刘卫先:《对跨代共同体学说的几点质疑》,《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9期; 32. 徐祥民、刘卫先:《环境法学研究的三个方法论问题》,《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转摘) 33. 于阜民、刘卫先:《海洋生态损害行为刑事责任论》,《当代法学》2009年第3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