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波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刑法教义学、刑事政策学、刑罚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3、《规范保护目的理论与过失犯的归责限制》,载于《中外法学》(权威CSSCI)2017年第6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2018年荣获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二等奖。) 4、《构成要件保护目的与过失犯结果不法的规范限缩》,载于《法学家》(权威CSSCI)2017年第5期,独著。(2021年荣获第26届山东省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规范保护目的:概念解构与具体适用》,载于《法学》(权威CSSCI)2018年第2期,独著。 6、《美国刑事政策发展新趋势及启示》,载于《法商研究》(权威CSSCI)2016年第6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7、《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以作为义务的位阶性为视角》,载于《政治与法律》(CSSCI)2014年第7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行为人刑法转型与当代中国的选择》,载于《政法论丛》(CSSCI)2015年第4期,独著。 9、《论犯罪控制视野中的刑事诉讼监督》,载于《政法论丛》(CSSCI)2011年第6期,独著。 10、《瑕疵产品生产及销售过程中不法集体决策的归因和归责》,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4年第1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5期全文转载。) 11、《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2015年第1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解读托克维尔监狱悖论》,载于江溯主编:《刑事法评论》(CSSCI)第46卷(2021),独著。 13、《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三重含义》,载于江溯主编:《刑事法评论》(CSSCI)第45卷(2021),独著。 14、《刑法中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研究》,载于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CSSCI)第33卷(2013),独著。 15、《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共生论——兼论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之关系》,载于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CSSCI)第35卷(2015),独著。 16、《过失犯中的可预见性与规范保护目的》(译文,[德]鲁道菲著),载于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CSSCI)第40卷(2018),独译。 17、《论制造法不容许的风险》,载于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CSSCI)2014年第1卷,独著。 18、《风险社会、犯罪问题政治化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犯罪控制模式的变迁》,载于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CSSCI)2014年第4卷,独著。 19、《论多层面犯罪理论整合模型》,载于《犯罪研究》2011年第4期,独著。(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20、《组织支配与组织犯的归责基础》,载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8年第4期,第一作者。 21、《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推进中国刑罚研究深入发展》,载于《人民法治•法律实施》2018年第6期,独著。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