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湘金

个人简介

4.承担课程 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本科生) 三、主要学术成果 1.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ZW053),主持,2011年(已结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ZW037),主持,2016年(在研) 2.专著 《史事与传奇:清末民初小说内外的女学生》(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4.获奖 第2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学位论文”(2008年)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12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归有光与心学关系初探》,《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74-78页; 2)《简论单士釐诗集版本——附〈受兹室诗稿〉校记》,《图书馆杂志》,2006年第2期,第72-74页; 3)《晚清女性的才名焦虑——以〈清闺秀正始再续集〉为考察对象》,《中国女性主义》(第9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91-202页; 4)《三部日译〈女子教育(论)〉在晚清中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56-60页; 5)《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下田歌子〈家政学〉在中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88-92页; 6)《南国女子皆能诗——〈清闺秀艺文略〉评介》,《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第94-104页; 7)《梁启超与〈晨报〉事件》,《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第31-35页; 8)《贵胄女学堂考论》,《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59-67页; 9)《民初小报中的“女学生黑幕”——以〈劝业场〉为考察对象》,《现代中国》(第1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49-167页; 10)《发生着的历史与演进中的形象——对辛亥从军女性吴淑卿的历史与文学考察》,《励耘学刊》(第12辑),学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77-193页; 11)《五卅运动中的梁启超》,《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61-69页; 12)《压抑与救赎——清末民初小说内外的妓女和女学》,《学术月刊》,2011年第4期,第113-120页; 13)《“英雌”的陷落——关于沈佩贞的历史与文学形象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5期,第102-114页; 14)《道德与情爱——论清末民初小说中女学生的“自由结婚”》,《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5)《小说内外:清末民初新女性“自由结婚”观念的发生》,《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第89-96页; 16)《〈好姻缘〉与苏州大同女学1909年的风波》,《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第24-27页; 17)《“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15-121页; 18)《陈衡哲早年史迹考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5期,第64-78页; 19)《雌风吹动革命潮——晚清小说内外的“英雌”学生析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26-135页; 20)《晚清北京女子教育揽要》,《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湾),第25期,2015年6月,第193-232页; 21)《“恶之花”:清末民初上海夜花园与女学生的“黑幕叙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23-34页; 22)《论“情之正”——民初小说中女学生“自由结婚”的真义与限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95-102页; 23)《民初新女性“自由结婚”的难局——舆论和文学中的周静娟案》,《文学评论》,2017年第5期,第184-193页; 24)《威权的失落与主体的新变——吕惠如与南京女学风潮谫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102-116页。

学术兼职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