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柴寿升

个人简介

男,1970年1月生,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人。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工商管理系主任。 三、主要成果 (一)科研项目 2000年以来主持及参与各级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17项。 1、关于建立青岛旅游集散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2004,青岛市崂山区旅游局委托项目 2、青岛国际啤酒节品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5,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委托项目 3、中国节庆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2006,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委托项目 4、青岛保税区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7,青岛市保税区管委委托项目 5、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品牌设计. 2007,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委托项目 6、基于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2007,国家软科学省部合作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7GXS1D025)子课题 7、休闲渔业资源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2008,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项目编号:AOCQN200816) 8、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青岛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研究. 2009,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QDSKL090111) 9、灵山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研究. 2009,胶南市积米崖港区管委委托项目 10、旅游业季节性的量度及其诱因、影响与均衡策略研究. 2010,中国海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11、青岛市会展业“十二五”规划之青岛会展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 2010,青岛市会展办委托项目 12、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2010,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CJGJ22) 13、崂山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策划研究. 2013,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委托项目 14、青岛国际啤酒节文化提升与内涵挖掘研究. 2013,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委托项目 15、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3,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委托项目 16、中国“蓝色粮仓”发展潜力评估研究. 2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蓝色粮仓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4ZDA040)”子课题 17、协调旅游景区与社区冲突促进我省旅游产业公平健康发展问题研究——基于依法治国的角度. 201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14GM007) (二)学术论文 2000年以来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山东社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等期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及CSSCI 15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 (三)著作教材 迄今主编、参编出版相关学术专著、教材等共8部。主要如下: 1、现代城市节庆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9月获第22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旅游管理综论.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参编) 3、海洋旅游.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参编) 4、旅游学概论.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参编) 5、旅游地理学.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参编)

研究领域

旅游规划、市场营销、休闲渔业、节庆会展、公关礼仪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中国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沿海经贸,2000,12:29. 2、青岛市大型主题公园建设之主题刍议.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9-43. 3、青岛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0-34. 4、中国海洋旅游市场开发的现状分析. 海岸工程,2002,1:75-79. 5、青岛旅游业之季节性及其均衡对策研究.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36. 6、论青岛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1:52-54. 7、论青岛国际旅游城市的塑造.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2:63-65. 8、直面青岛海洋特色旅游经济. 沿海经贸,2003,12:75-76. 9、旅游商品的全面开发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48. 10、区域旅游协作体系的构建分析.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4:94-96. 11、我国城市节庆经济发展研究. 求实,2005·Ⅱ:107-108. 12、青岛滨海旅游市场时空结构与开发战略分析. 海岸工程,2006,25:113-118. 13、区域旅游集散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山东为例. 山东经济,2006,5:140-142. 14、美、日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6-48. 15、渔业的休闲产业特性及其开发价值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专刊):452-454. 16、青岛入境旅游市场时空结构及其发展态势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0-83. 17、论和谐旅游与和谐社会构建. 求实,2007·Ⅱ:184-186. 18、渔业的休闲产业特性及其开发条件与模式. 中国渔业经济,2007,5:9-11. 19、绿色旅游消费文化的塑造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专刊):276-279. 20、现代休闲渔业与传统渔业的比较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13. 21、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以滑雪旅游为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64. 22、城市星级饭店建设数量最优化研究——以青岛为例.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14. 23、青岛旅游产业拥湾发展战略研究. 青岛社会科学,2009,2:181-190. 24、休闲渔业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评价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37. (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0(8)全文转载。) 25、中国渔业节庆开发研究.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56. (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10(8)收录。) 26、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0,9:131-134. 27、基于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会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功能优化研究.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26. 28、Studies on Classification of Recreational Fishery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on its Development.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4:85-94. 29、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的旅游者风险感知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5-62. 30、黑色旅游产品开发——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RMP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1,6:27-28. 31、海洋旅游危机及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53-56. 32、中国旅游保险市场协调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2,1:74-76,90. 33、基于社区居民感知的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冲突研究——以崂山风景区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2-67. 34、青岛旅游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6:152-157. (2013年12月获青岛市第2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5、Research on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sland Counties—Based on Factor and Cluster Analysis[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4:30-34. 36、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利益冲突的诱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184-189. 37、基于区位差异的旅游季节性比较研究——以青岛、临沂、泰安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0-44. 38、海洋文化名城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15. 39、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旅游危机战略管理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4:184-189. 40、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危机影响评价体系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8-104. 41、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我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 旅游研究,2016,1:52-57. 42、基于IPA模型和非结构分析的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青岛市例[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1:119-12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