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史久新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88/09-1992/06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学 学士 1994/09-1997/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物理海洋学 硕士 1997/09-2000/0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科学 博士 工作经历: 1992 /07-2001/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2/01-2005/1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6/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授 考察经历: 1994/10-1995/03 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 2003/07-09 中国第二次北极考察 2006/08-09 加拿大北冰洋考察航次(LSSL18) 2007/11-2008/03 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 2009/03 美国白令海考察航次(Healy, HY0901) 2010/07-09 中国第四次北极考察 2015/01-03 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 国外访问经历: 1999/07-1999/10 韩国成均馆大学访问学者 2011/11-2012/04 美国华盛顿大学(PSC/APL/UW)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项目: 2012-2021,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南极周边海域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考察:第4课题(CHINARE-01-01-04)”,主持 2015/01-2019/08,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项目课题“北极海冰减退引起的北极放大机理与全球气候效应 :北极海冰减退中的海洋热量储存与转换器效应(2015CB953902)”,主持 2014-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极海冰与上层海洋环流耦合变化及其气候效应(41330960)”,参加 2017-2021,2012-2016,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南极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CHINARE2013-04-01)”,参加 专利软件: 曹勇,史久新,蒋涛,赵曦,矫玉田,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海冰制备装置,专利号ZO201620020580.X。(授权公告日期2016年8月17日) 矫玉田,史久新,曹勇,李涛,实用新型专利,潜标定载荷破断保护装置及方法,专利号ZL201510404240.2。(申请日期2015年7月13日)。 史久新,刘贵杰,矫玉田,张雪明,实用新型专利,冰下海洋自动剖面观测系统,专利号ZL201020691196.0。(授权公告日期2011年8月31日)。 程瑶瑶,史久新,基于连通域法的冰间湖识别和面积计算软件,登记号:2011SR098736,2011年12月21日; 程瑶瑶,史久新,南北极冰间湖热通量计算和绘图软件,登记号:2012SR006408,2012年2月3日。 科研奖励: 李硕,李一平,李丙瑞,史久新,张艾群,曾俊宝,唐元贵,李涛,雷瑞波,李智刚,北极冰下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研制与应用,2016: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海洋局 讲授课程: 本科:极地海洋学 研究生:极地海洋动力学

研究领域

极地物理海洋学;极地海洋的水团与环流,冰-海相互作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史久新,孙永明,矫玉田,郝光华,王妙. 2011/2012年夏季南极半岛北端周边海域的水团与水交换,极地研究,28(1), 67-79, 2016. Guo, G., J. Shi, Y. Jiao. Turbulent mixing in the upper ocean of northwestern Weddell Sea, Antarctic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35(3), 1-9, 2016. 梁敏仪,史久新,楚科奇海阿拉斯加沿岸冰间湖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极地研究,27(4),379-391,2015. Shi, J., Z. Dong, and H. Chen, Progress of Chinese research in 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Southern Ocean.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4(2), 86-97, 2013. Zheng, S., J. Shi, Y. Jiao, and R. G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ce Shelf Water in front of the Amery Ice Shelf, Antarctica in summer,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9(6), 1325-1338, 2011. Shi, J., Y. Cheng, Y. Jiao, and J. Hou, 2011, Supercooled water in austral summer in Prydz Bay, Antarctic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9(2), 427-437, DOI: 10.1007/s00343-010-0011-5,2011. Shi, J., Y. Cao, J. Zhao, G. Gao, Y. Jiao, and S. Li, Distribution of Pacific-origin water in the region of the Chukchi Plateau in the Arctic Ocean in the summer of 2003.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4(6), 12-14, 2005. Shi, J., J. Zhao, S. Li, Y. Cao, and P. Qu, A double-halocline structure in the Canada Basin of the Arctic Oce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4(6), 25-35, 2005. Shi, J., K. Le, and B. H. Choi, Circulation and its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region around the Kerguenlen Platea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1(1), 1-18, 2002.

学术兼职

2014-2018, “气候和海洋-变率、可预测性及变化”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研究计划/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联合南大洋区域工作组(CLIVAR/CliC/SCAR SORP),成员及中国代表 2009-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物理学常设科学组(PS-SSG, SCAR),成员 2017- 全球海洋观测合作计划南极海冰与冰架下海洋观测与研究工作组(OASIIS, POGO),成员 2009-2014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编委 2009- 《极地研究》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