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晓武

个人简介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03.09-2006.0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攻读环境卫生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06.07-2008.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干部(其间:2006.09获工程师职称,2008.10获高级工程师职称) 2008.10-2018.11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干部(其间:2010.01-2011.03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环境健康管理处学习锻炼,2013.12获正高级工程师职称,2014.06任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2018.11-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干部(其间:2019.03任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技术业绩贡献 2006 年到华南环科所工作,2013 年评为正高级工程师,担任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作为国家总体技术组专家、技术骨干,参与《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11 项,经费 1902 万元,项目主要涉及环境污染物毒作用机制、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主持国家环保公益项目《汽油添加剂MTBE污染特征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研究》和《典型区域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人群健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验收成绩优秀,分别在年度52个项目中排名第3、在38个项目中排名第5。提出甲基叔丁基醚(MTBE)、电磁辐射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成果为生态环境部和广东省的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构建的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得到广泛应用。担任广西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发表论文 64 篇,其中 SCI 论文 28 篇;主编专著1 部。 【社会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代表性专著 [1] 《R软件及其环境流行病学应用》,832千字,第一作者,中国环境出版社,专著,2013年出版. [2] 李煌元,吴思英,肖巍,彭晓武等,《公共卫生导论》,第八章,郑州大学出版社,49.7万字,负责编制第九章《环境问题及其防治》,2011年。 代表性研究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1)珠江三角洲地区灰霾天气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估研究,国家环保公益行业专项,2007-2012年,经费295万元。(2)东江流域排水与水体生物毒性测试、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示范,国家重大水专项东江项目第七课题第二子课题,2008-2012年,分配经费150万元。(3)珠江三角洲地区电磁辐射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估研究,国家环保公益行业专项,2009-2013年,经费224万元。(4)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污染特征、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研究,国家环保公益行业专项,2010-2014年,经费321万元。(5)水源水体中有毒污染物健康效应的测试技术,国家环保公益行业专项,2009-2013年,协作单位负责人,分配经费37万元。(6)典型区域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人群健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国家环保公益行业专项,2014-2017年,经费540万元。(7)LncRNA在PM2.5诱发呼吸系统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2018年,经费80万元。(8)非编码RNA在大气细颗粒物致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017-2020年,经费36万元。(9)LncRNA在灰霾PM2.5诱发心血管系统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2014-2017年,经费10万元。(10)PM2.5诱导呼吸系统NF-κB/IκB炎性信号通路活化中LncRNA的作用机制,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7-2019年,经费30万元。(11)焦化行业污染场地土壤有毒有害污染物健康风险监管技术与平台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0-2022年,63万元。(12)circRNA-miRNA调控网络在PM2.5诱发16HBE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广州市科技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2022年,20万元。

研究领域

环境与健康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Xiaowu Peng(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A time-stratified case-cross Over study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Guangzhou, China.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2,85(5):579-85.  [2] Xiaowu Peng(通讯作者).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rom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and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 in Children, PLoS One. 2013; 8(7): e67284.   [3] Xiaowu Peng(共同第一作者).Overexpression of miR-221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petrol station attendants: A population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outhern China,Chemosphere.2016,149:8-13.   [4] Xiaowu Peng(共同通讯作者),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methyl tert-butyl ether and tert-butyl alcohol in human serum by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2015,10:101-109.   [5]Xiaowu Peng(通讯作者). LncRNA LOC101927514 regulates PM2.5-driven inflammation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through binding p-STAT3 protein,Toxicology Letters,2020, 319:119-218.   [6] Xiaowu Peng(通讯作者).The atmospheric characteristics of 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 during summer time in Beijing,China.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522-524 (2014):102-105.   [7] Xiaowu Peng(通讯作者).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 in summer in Shenzhen,China.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522-524(2014):84-87.   [8] 彭晓武(第一作者).广州市部分气象因素与大气中SO2等污染物浓度的关系,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12):1095-97.   [9] 彭晓武(第一作者).用SAS程序整理病例交叉设计资料,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135-38.   [10] 彭晓武(通讯作者).广州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与大气污染的时间序列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6):863-67.   [11] 彭晓武(通讯作者).广州市空气污染与城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6):521-25.   [12] 彭晓武(通讯作者).珠三角地区2005-2009年灰霾天气污染水平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1):75-78.   [13] 彭晓武(通讯作者).东莞市灰霾天气对小学生呼吸系统症状影响,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3):331-334.   [14] 彭晓武(通讯作者).国内外电磁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30(1):162-66.   [15] 彭晓武(通讯作者).电磁辐射健康效应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30(1):174-77.   [16] 彭晓武(通讯作者).电视塔电磁辐射对神经行为的影响,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3, 31(6):434-436.   [17] 彭晓武(通讯作者).电视塔射频辐射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3, 31(10):841-843.   [18] 彭晓武(通讯作者).高压输变电线电磁场对小学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初步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30(12):1076-1080.   [19] 彭晓武(通讯作者). 南宁市加油站工人甲基叔丁基醚暴露健康风险评价,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30(5):447~449.   [20] 彭晓武(通讯作者). 电视塔周边小学生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31(04):312~316.   [21] 彭晓武(通讯作者). 广州市灰霾天气对儿童呼吸系统症状的影响,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01):48~51.   [22] 彭晓武(通讯作者).广州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环境与健康杂志,2017,34(3):220-224.   [23] 彭晓武(通讯作者).LncRNA LOC101927019在PM2.5致16HBE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环境与健康杂志,2018,35(2):145-148. [24] 彭晓武(通讯作者).NFκB通路与长链非编码RNA-NONHSAG057461.1在PM2.5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4): 288-292. [25] Xiaowu Peng(通讯作者). PM2.5-inducible long non-coding RNA (NONHSAT247851.1) is a positive regulator of inflammation through its interaction with raf-1 in HUVECs. Ecotoxicol Environ Saf. 2020; 196(110476):1-10. [26]彭晓武(通讯作者).长链非编码 RNA AABR07008568.1在PM2.5致NR8383细胞炎症中的反应,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11):985-98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