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田智勇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7.09~2001.07: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学士; 2001.09~2004.07: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硕士; 2004.09~2008.06: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博士。 工作经历 2008.07~2010.0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10.09~至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副研究员/研究员 【社会工作】 1. 全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等级评审专家库(国家库)入库专家,(环境保护部、司法部,公告2017年17号文); 2.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 3. 环境工程学报,审稿人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城市水环境党支部,组织委员 【荣誉奖励】 1. 2012年,污水中磷的资源化回收工艺技术,获环境保护科技技术二等奖,部级,排名第6; 2. 2013年,辽河保护区生态治理与保护技术,获辽宁省科技技术三等奖,省级,排名第22; 3. 2012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青年科技奖”; 4. 2012年,中共环境保护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5. 2015年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 6. 环境保护部应对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优秀共产党员; 7. 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节水规划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策略研究,河北省建设厅 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8. 2002年,河北省城市供水节水与污水处理规划及实施策略研究,河北省建设厅 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9; 9. 2002年,邯郸市城市节水规划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策略研究,河北省建设厅 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2; 10. 2003年,保定市城市供水科技进步规划及其实施技术的研究,河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11. 2003年,沧州市污水资源化规划及其实施策略研究,河北省建设厅 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12. 2003年,保定市城市计划用水定额及其行业用水指标体系实施技术的研究,河北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0; 13. 2004年,衡水市城市节水规划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策略研究,河北省建设厅 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5; 专利 22.一种多技术协同催化微气泡臭氧高级氧化塔,发明专利,ZL201110007316.X,第1发明人 23.一种难降解制药园区尾水的处理工艺,发明专利,ZL201310023825.0,第4发明人 24.一种芬顿化学氧化反应的一体化泥水分离装置和方法,发明专利,CN201410256714.9,第1发明人; 25.一种厌氧氨氧化细菌多相混培物的淹没式喷射回流快速扩增培养装置与方法,CN201510087947.5,第1发明人 26.一种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双回流脱氮MBR工艺,CN201110007336.7,第1发明人; 27.一种新型多格室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CN201110007319.3,第1发明人; 28.强化同步进水与排水SBR污水处理工艺技术,ZL201310279862.8,第4发明人; 29.一种利用聚乳酸/碳纳米管复合电纺纤维膜吸附去除水中氟辛烷磺酸的方法,ZL201310446122.9,第4发明人 30. 《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研究》,2015.10,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主编。 主要研究项目 1. 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高浓度氨氮废水自养生物脱氮技术研究、垃圾渗沥液低碳氮比高效生物脱氮技术体系研究及工程示范(2013ZX07202-010-03),2013.01-2016.12,子课题负责人; 2. 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2012ZX07202-005),2012.09-2016.12,子任务负责人; 3. 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辽河流域水污染减排管理技术与方案研究(2008ZX07208-001-04),2008.09-2010.12,子课题负责人; 4. 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浑河中游工业水污染控制与典型支流治理技术及示范研究(2008ZX07208-003),2008.09-2010.12,课题秘书、子任务负责人; 5.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石化和制药行业节水减排技术合作研究(2010DFB90590-03),2010.01-2012.12,子任务负责人; 6. 部委专项: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城乡居民安置和环境保障与对策,2008-2009,骨干; 7. 部委专项:三峡库区水质和水环境保护专题-城镇点源污水治理专项,2009-2010,专项负责人; 8. 部委专项:三峡工程重庆库区“7+1”项目-城镇截污减排试点示范专项,骨干; 9. 地方专项:南阳市国家重点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验区实施方案,2015.06-2016.06,项目负责人; 10.地方专项:辽宁省新碧海行动计划及考核体系研究,2015.06-2015.12,项目负责人; 11.地方专项: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规划,2015.12-2017.06,专题负责人; 12.地方专项: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0.07-2011.06,技术负责人; 13.地方专项:长寿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2010.01-2011.08,专题负责人; 14.地方专项:辽河保护区水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05-2012.05,技术负责人; 15.社会服务:大庆石化腈纶废水处理中试试验研究及技术咨询,2012.12-2013.12,技术负责人; 16.社会服务:沈阳市苏家屯区尚继振污染环境案件环境损害评估,技术负责人。

研究领域

污水生物脱氮新技术、城市水环境污染管理减排技术、污废水再生与循环技术

1.污水生物脱氮新技术 2.城市水环境污染管理减排技术 3.污废水再生与循环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Z. Y. Tian*, Y. H Song, et al.. Several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nammox process in a bio-filter at ambient temperature. Environ. Earth Sci., 2015, 73: 5019-5026 2.Z. Y. Tian *, Y. H Song, et al.. Simultaneous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removals from refractory petrochemical dry-spun acrylic fiber wastewater by hybrid A/O-MBR process. Environ. Earth Sci., 2015, 73: 4903-4910 3.Z. Y. Tian *, D. Li, J. Zhang, et al. Nitrogen removal potential and biofilm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ammox’ biofilter react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EPPH) 2010. June 21-23, Chengdu, China. 4.Z. Y. Tian*, D. Li, Y. H. Song, J. Zhang. Influence of the influent load on the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in the ANAMMOX biofilter reactor. The 2nd IWA Asia Pacific Regional Young Water Professionals Conference. Nov. 4-6, 2009, Beijing, China. 5.Z. Y. Tian*, D. Li, Y. H. Song, J. Zhang. Several key factors influenced on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in the anammox bio-filter. The Water Research Conference. April 11-14, 2010, Lisbon, Portugal. 6.H. B. Li, B. H. Zhou, Z. Y. Tian*,et al.. Efficient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by Johannesburg-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from low COD/TN ratio municipal wastewater at low temperature.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73(9): 5027-5035. 7.H. B. Li, B. H. Zhou, Z. Y. Tian*,et al.. Johannesburg-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system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with a low COD/TN ratio: Performance, material balance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7, 59(1): 99-113. 8. 张立成,牛艺,田智勇*等. 低碳氮比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时稳定亚硝化过程的建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4, 4(6): 451-455. 9.刘雪娇,田智勇*等. 容积负荷对ANAMMOX生物滤池脱氮效能的影响及其基质动力学. 环境工程学报, 2013, 7(12): 4619-4624. 10.田智勇*,涂响等. 难降解石化干法腈纶废水物化-生化耦合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 2013, 15(3): 80-87. 11.杨鹏程,田智勇*,宋永会等. SDAO工艺污水厂提标改造为A2O和MUCT工艺的对比试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3, 3(3): 195-201. 12.徐浩,田智勇*,宋永会等. ANAMMOX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研究. 给水排水, 2013, 39(5): 133-138. 13.徐浩,田智勇*,宋永会等. ANAMMOX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性能与可行性.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3, 3(4): 286-291. 14.刘雪娇,田智勇*,宋永会等. 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滤池反应器的启动特性. 环境工程学报, 2012, 6(12): 4299-4304. 15.辛旺,田智勇*,宋永会等. 多格式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HMBR)运行特性研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 2(5): 363-372. 16.田智勇*,李冬,宋永会等. 城市污水再生中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新思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1, 1(4): 311-316. 17.杨崇臣,田智勇*,宋永会等.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干法腈纶废水.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7): 912-917. 18.田智勇*,李冬,张杰等. 上向流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启动与脱氮性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9, 35(4): 509-515. 19.田智勇*,李冬,张杰等. 厌氧氨氧化过程中COD及pH与基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环境科学, 2009, 30(11): 3342-3346. 20.杨崇臣, 田智勇*, 宋永会等.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干法腈纶废水.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7): 912-917. 21.田智勇*, 李冬, 曹相生等. 常温限氧条件下SBR反应器中的部分亚硝化研究. 环境科学, 2008, 29(4): 931-93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