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峻

个人简介

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来,利用大气化学模拟以及各种来源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区域空气质量研究,主要包括: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区域输送特征、定量的污染来源分析,以及污染物长距离输送等。已构建成以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型为核心技术的区域重污染应急响应系统,系统已实现业务化运行,每天预报出未来5日关注区域PM2.5等主要污染物分区域和行业的来源贡献状况。研究中应用卫星遥感数据(MODIS、OMI、AIRS 、CALIOP)、以及激光雷达资料分析区域污染的三维空间分布,对卫星、激光雷达资料的处理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区域雾霾的垂直结构、源自中南半岛的污染长距离输送的空间结构和发生的主要高度。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 -“锋面气旋驱动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污染物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基于空气质量预报的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技术研究及示范”、主持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 -“空气污染物区域典型输送物理、化学过程解析”、主持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项目课题 -“雾霾成因与扩散机理理论及实证研究”。以往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的研究工作。个人曾获得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1次“亚洲棕色云综合影响及我国应对战略研究”,个人排名第5,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

研究领域

从事区域空气污染研究

大气化学模式模拟、源排放清单和预处理、气象和化学观测数据分析、污染防控对策和评估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Feng Han, Jun Xu*, Youjiang He, Hongyan Dang, Xuezhen Yang, Fan Meng, Vertical structure of foggy haze over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n January 2013,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39 (2016) 192-204 XiaoLi Shan, Jun Xu* and etc,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Peak aerosol Optical depth in springtime over the Gulf of Tonk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 40, 2016, P129-137 徐峻,杜晓惠,马圣冉,韩锋,李明珠,刘厚凤,重污染应急控制措施效果的快速评估方法,环境工程,2018, 第36卷,第4期,165-169 韩锋,徐峻*,党鸿燕,杜晓惠,何友江,戴学之,孟凡 基于 CALIPSO探测的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环境工程,2017, 第35卷,第6期,108-113 徐峻,何友江,党鸿雁,等. 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来源实时预报系统的构建和初步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6, 6(6): 523-531. 杜晓惠,徐峻*,刘厚凤,等.重污染天气下电力行业排放对京津冀地区PM2.5的贡献[J]. 环境科学研究,2016, 29(4):475-48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