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凯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 1996/09 – 2000/06,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象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 2000/09 – 2003/06,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 • 2003/09 – 2006/06,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2006/06 – 2008/0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博士后。 • 2008/08 – 2008/1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2008/08 – 2009/01,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 • 2008/10 –2016/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 2015/04 –2015/10,德国莱比锡莱布尼兹对流层研究所(TROPOS),访问学者。 • 2017/01 –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 2017/04 –2017/09,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地理地质环境学院,访问学者。 【社会工作】 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杯”大学生竞赛评委 北京市自然基金委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 中国颗粒学会会员 中国环境学会大气分会会员 空气及废弃物管理联合会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会员 【荣誉奖励】 2014-12,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与完善研究,获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个人排名第八,证书编号:KJ2014-2-03-G08。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研究(DQGG0304);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2017-07至2019-12;250万;子课题负责人。 氨在重污染过程二次无机离子形成中的影响机制研究(2016YSKY-02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6-12至2018-12;40万;主持。 长株潭地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控制研究(201109005);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1至2013-12;288万;主持。 典型有色冶炼区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粒径分布与形态特征研究(412050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3-01至2015-12;26万;主持。 不同植被类型对北京空气PM2.5干沉降的影响效果研究;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2013-6至2013-12;35万;主持。 冶炼区周边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酸溶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10至2015-6;4万;主持。 北京园林绿化净化空气中PM2.5效益研究;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2012-4至2013-1;5万;主持。 长江三角洲地区灰霾天气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2007KYYW1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08-3至2008-8;1.5万;主持。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遥感影像解译及图件制作(2011-2020);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2010-6至2011-6;18万;主持。 长江三角洲地区灰霾天气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20070420419);博士后基金;2006-12至2008-06;3万;主持。 参加项目(2006年以来): 保定市大气污染源解析及控制对策研究;保定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01至2015-10;350万;技术负责人。 “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课题“我国酸雨控制指标体系及调控原理研究(2005CB422208)”; 973项目;国家级一类课题;2005-12至2010-11;388万;科研骨干。 “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课题“大气复合污染的区域调控和决策支持技术(2006AA06A306)” 国家级一类课题;863项目; 2006-12至2009-06;1397万;科研骨干。 “京津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及应用(2014BAC06B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级一类课题;2014-01至2017-12;334万;科研骨干;第7参加人。 我国环境基准技术框架与案例预研究(201009032);环保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国家级一类课题;2010-6至2012-6;1474万;科研骨干。 PCDD/Fs气相-颗粒相分配观测和模式研究(21177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级二类课题;2012-01至2015-12;58万;科研骨干,第1参加人。 大气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迁移输送及标准限值研究(201409022);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级二类课题;2014-01至2016-12;406万;科研骨干;第2参加人。 我国南部、西南部空气污染物跨界输送及应对战略研究(201309016);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级二类课题;2014-01至2016-12;760万;科研骨干。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和完善研究(200709005);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级二类课题;2007-12至2009-12;358万;科研骨干。 “主要环境领域区域性和流域性环境问题研究(2010KYYW17)”子课题“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0-12至2011-12;5万;联系人和技术负责人。 钢铁行业及有色金属(铅锌冶炼)行业环境准入政策研究(G-1106-14315);美国能源基金会;2011-8至2012-8;93万;技术负责人。 典型南方旅游城市大气复合污染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5-10至2016-9;50万;科研骨干,第3参加人。 北京地区跨奥运环境空气质量强化观测研究(2008KYYW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08-07至2010-06,70万,科研骨干。 大连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2015-5至2015-12,750万;科研骨干。 “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与调控原理”子课题“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与环境质量调控战略(2002CB410811)”;2002-1至2008-12,科研骨干。 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HB200504-4);北京市项目;2006-1至-2008-12;科研骨干。

研究领域

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主要从事大气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来源及污染特征;水溶性二次无机盐形成机理研究;典型地区污染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沙尘输送及影响研究等。主持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一项(No.201109005),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7042041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05093)各一项。作为科研骨干力量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Xiaona Shang, Kai Zhang*, Fan Meng, Shihao Wang, Meehye Lee, Inseon Suh, Daegon Kim, Kwonho Jeon, Hyunju Park, Xuezhong Wang, and Yuxi Zhao.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fine haze aerosol in Beijing during the winter of 2013. Atmos. Chem. Phys., 2018, 18, 2573-2584. (IF:5.318) Lyu Y., Zhang K.*, Chai F.H., Cheng T.T., Yang Q., Zheng Z.L., Li X. Atmospheric size-resolved trace elements in a city affected by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indications of respiratory deposition and health risk[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7, 224: 559-571.(IF:4.839) Zhou G.H., Wang J.W., Xu W.J.*, Zhang K.*, Ma Z.Q. Polarization patterns of transmitted celestial light under wavy water surfaces [J]. Remote Sensing, 2017, 9, 324. (IF:3.036) Zhang Kai, Chai Fahe, Zheng Zilong, Yang Qing, Li Juansheng, Wang Jing, Zhang Yuji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and heavy metals in winter in Chang-Zhu-Tan city clusters,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6(1): 147-153. Zhang Kai, Chai Fahe, Zhang Renjian, Xue Zhigang. Source, route and effects of Asian sand dust on environment and the oceans. PARTICUOLOGY, 2010, 8, 319-324. Wang Wenxing,Chai Fahe, Zhang Kai,Wang Shulan,Chen Yizhen,Wang Xuezhong,Yang Yaqin. Study on ambient air quality in Beijing for the summer 2008 Olympic Games,Air Qual Atmos Health, 2008, 1:31-36. Zhang Kai, Wang Yuesi, Wen Tianxue, Meslmani Yousef, Murray Frank. Properties of nitrate, sulfate and ammonium in typical polluted atmospheric aerosols (PM10) in Beijing. Atmospheric Research, 2007, 84, 67-77. Zhang Kai, Gao Huiwa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Dust Storms during 2000~2002: from the Source to the Se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7, 41(39): 9136-9145. 高元官, 张凯*,王体健, 陈志明, 耿红, 孟凡. 广西北海涠洲岛春季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科学, 2017, 38(5): 1753-1759. 刘慧萍, 张凯*, 柴发合, 盛立芳, 程念亮, 赵妤希. 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大气污染物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6): 844-853. 王世豪, 张凯*, 柴发合, 钟学才, 周广柱, 杨晴, 柯馨姝. 株洲市大气降尘中元素特征及来源分析[J]. 环境科学, 2017, 38(8): 3130-3138. 张凯, 孟凡*, 李新宇, 周静, 崔克强. 植被对道路交通排放PM2.5浓度影响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26(6): 1009-1016. 周静, 张凯*, 柴发合, 郑子龙, 钟学才, 周广柱. 株洲夏季大气中气态总汞浓度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 2015, 31(5): 50-56. 郑子龙, 张凯*, 陈义珍, 周静, 柯馨姝, 周瑞, 于跃. 北京一次混合型重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11): 1219-1226. 杨晴, 张凯*, 柴发合, 李倦生, 周广柱, 郑子龙. 长株潭城市群秋季大气颗粒物及其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6): 590-597. 张凯, 王跃思, 温天雪, 刘广仁, 胡波, 赵亚南. 北京大气PM10中水溶性金属盐的在线观测与浓度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 2008, 29(1): 246-252. 张凯, 柴发合, 张新民, 段宁, 马晓溪. 秋季嘉兴PM2.5质量浓度特征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21(3): 1-6. 张凯, 柴发合, 陈义珍, 王淑兰, 胡炳清, 于杰, 郑勇. 天津武清能见度特征分析.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13(6): 800-806. 张凯, 王跃思, 温天雪, 刘广仁, 徐宏辉. 北京夏末秋初大气细粒子中水溶性盐连续在线观测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3): 459-465. 张凯, 王跃思, 温天雪, 胡波, 刘广仁. 北京大气PM10中水溶性氯盐的观测研究. 环境科学, 2006, 27(5): 825-830. 张凯, 王跃思, 温天雪, 胡波, 刘广仁, Meslmani Yousef. 北京大气重污染过程PM10中水溶性盐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26(4): 385-389. 张凯, 王跃思, 温天雪, 徐宏辉, 李江. 夏秋季北京大气可吸入气溶胶(PM10)浓度及其中化学组分分析. 过程工程学报, 2006, 6(Suppl.2): 139-143. 张凯, 高会旺, 张仁健, 朱燕君, 王跃思. 我国沙尘的来源、移动路径及对东部海域的影响.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20(6): 627-636. 张凯, 王跃思, 温天雪, 何新星, 刘广仁. 采暖期北京大气PM10水溶性离子成分分析研究. 过程工程学报, 2004, 4 (Suppl.): 788-792. 张凯, 高会旺, 张仁健, 盛立芳, 毛震, 朱燕君. 2000~2002年青岛地区沙尘天气分析.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9(3): 510-519. 张凯, 高会旺. 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源和汇.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 3(3): 7-1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