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小平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120502-情报学 学历 博士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2001-2002年,中科院寒旱所工作,助理研究员 2002-2004年,中科院寒旱所工作,副研究员 2004-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5.1-2019.6.29,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情报部 副研究员 2019.6.30-至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情报部 研究员 发表著作 (1)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0-粒子物理学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ing report 2010-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particle physics, 科学出版社, 2010-10, 第 1 作者 (2)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报告, BASIC REARCH DEVELOPMENT IN CHINA,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04, 第 1 作者 (3) 2025年的数学科学, 科学出版社, 2014-05, 第 1 作者 (4)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4-量子计算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出版社, 2014-09, 第 2 作者 (5)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5-拓扑绝缘体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出版社, 2015-06, 第 2 作者 (6)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6-数学生物学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出版社, 2016-06, 第 1 作者 (7) 国际科学技术前沿报告2019第1章-纳米电子学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出版社, 2020-01, 第 1 作者 (8) 科技强国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20-02, 第 1 作者 科研项目 ( 1 )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报告, 主持, 国家级, 2010-07--2011-12 ( 2 ) 国际水科学基础研究发展态势,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0-07--2011-12 ( 3 ) 国际数学生物学发展态势分析, 主持, 市地级, 2015-01--2015-12 ( 4 )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国内外现状调研报告,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5-01--2016-12 ( 5 ) 水科学基础问题研究国内外现状调研报告,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5-03--2016-12 ( 6 ) 基础研究国内外现状调研报告,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4-08--2016-07 ( 7 ) 至2050年重大交叉学科前沿发展路线图战略, 主持, 部委级, 2015-01--2016-12 ( 8 ) 至2050年重大交叉学科前沿发展路线图战略, 主持, 部委级, 2014-01--2016-12 ( 9 ) 数学学科发展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4-04--2015-04 ( 10 ) 基础前沿创新规律及其创新模式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2-01--2013-12 ( 11 ) 国际水科学研究投入与产出及国际海水淡化发展现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6-04--2016-12 ( 12 ) 基础科学领域发展战略情报研究, 参与, 部委级, 2011-01--2015-12 ( 13 ) 数理科学学科发展“数值”地貌图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4-10--2015-12 ( 14 ) “科技领域战略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体系建设”中的子课题“基础交叉前沿领域战略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体系建设”, 主持, 部委级, 2018-09--2019-09 ( 15 ) 2019年国际科学前沿报告-国际纳米电子学发展态势分析,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8-09--2019-09 ( 16 ) 水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国内外发展态势分析, 主持, 市地级, 2018-01--2019-12 ( 17 )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咨询调研项目, 主持, 市地级, 2018-05--2019-05 ( 18 ) “科技领域战略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体系建设”中的子课题“基础交叉前沿领域战略情报研究与决策咨询体系建设”, 主持, 部委级, 2019-07--2020-06 ( 19 ) 中外医养健康发展调研分析项目,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9-12--2020-12 ( 20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咨询调研,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9-07--2020-06 参与会议 (1)水科学发展现状与态势以及国际海水淡化发展现状与态势 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交流会 2019-11-11 (2)基于Rao-Stirling指数和LDA模型的领域学科交叉主题识别 2019战略情报研究学术论坛 2019-10-11

研究领域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徐涵,刘小平. 作者主题模型及其改进的方法与应用研究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19,63(7):135-145. 2. 刘小平,陈欣,吕凤先.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进展与趋势,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9,41(1):32-40. 3. 刘会洲,刘小平,陈欣,张超,杨良嵘.绿色分离技术发展态势与展望,过程工程学报,2019,19(增刊)1:25-34. 4. 韩正琪,刘小平,徐涵. 基于Rao-Stirling 指数的学科交叉文献发现—以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18, 62(1): 125-131. 5. 刘小平, 李向阳. 基于Innography 平台的青蒿素类药物专利情报分析,现代情报,2016,36(2):157-166. 6. 李向阳, 刘小平. 基于专利地图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情报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16, 5: 32-38. 7. 李向阳, 刘小平. 我国有机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关系的专利计量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6, 6: 163-169. 8. 李向阳, 刘小平.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关系的专利计量分析,现代情报,2015, 35 (12): 111-118. 9. 李向阳,刘小平. 基于共类分析法的仪器仪表学科交叉模式研究,情报杂志,2015, 34 (9): 78-101. 发表论文 (1) 基于Rao-Stirling指数和LDA模型的领域学科交叉主题识别-以纳米科技为例, 情报科学, 2020, 第 2 作者 (2) 基于关键词关联度指标( KRI) 进行 LDA 噪声主题过滤的方法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第 2 作者 (3) 基于文献计量的纳米电子学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观察, 2019, 第 2 作者 (4) 基础前沿交叉领域进展与趋势,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9, 第 1 作者 (5) 基于Rao-Stirling 指数的学科交叉文献发现—以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为例, 图书情报工作, 2018, 通讯作者 (6)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与工程计算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观察, 2018, 第 1 作者 (7) 基于专利地图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情报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通讯作者 (8) 基于Innography 平台的青蒿素类药物专利情报分析, 现代情报, 2016, 第 1 作者 (9) 我国有机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关系的专利计量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通讯作者 (10) 我国有机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关系的专利计量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通讯作者 (11) 基于共类分析法的仪器仪表学科交叉模式研究, 情报杂志, 2015, 通讯作者 (12)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关系的专利计量分析, 现代情报, 2015, 通讯作者 (13) 基于共词分析的固态照明近年研发领域分析,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通讯作者 (14) 基于共词分析的 量子信息学前沿热点分析, 科学观察, 2014, 第 1 作者 (15) 基于领域态势分析法的技术研发分析-以核材料为例,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第 2 作者 (16) 国际科技前沿分析的方法和途径,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第 1 作者 (17) 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产品及其实现过程,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第 1 作者 (18) 粒子物理学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科学观察, 2010, 第 1 作者 (19) 支持卓越研究的加拿大发现资助计划及其启示,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9, 第 1 作者 (20) 加拿大卓越中心网络计划,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8, 第 1 作者 (21) Defining the threshold wind velocity for moistened sediments, JOURNAL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2007, 第 3 作者 (22) Wind tunnel modeling and measurements of wind-blown sand flux,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6, 第 1 作者 (23) A WIND TUNNE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S OF FETCH LENGTH ON THE FLUX PROFILE OF A SAND CLOUD BLOWING OVER A GRAVEL SURFACE,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04, 第 3 作者 (24)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 of a blowing sand cloud, Geomorphology, 2004, 第 1 作者 (25) 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物理与实践意义, 中国沙漠, 2003, 第 1 作者 (26) 砾石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中国沙漠, 2003, 第 1 作者 (27)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with a blowing sand boundary layer (BSBL): A redefinition of the Owen effec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 第 2 作者 (28) Aeolian sand transport: a wind tunnel model, Sedimentary Geology, 2003, 第 2 作者 (29) 零平面位移高度的Marquardt 算法, 中国沙漠, 2002, 第 1 作者 (30) 湿沙的风蚀起动风速实验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第 1 作者 (31) 直立植被粗糙度和阻力分解的风洞实验研究, 中国沙漠, 2002, 第 1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