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吕庆华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现为华侨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 在《体育科学》《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经济地理》《光明日报》等80多家学术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1篇,CSSCI论文70余篇。出版《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国创意城市评价》、《货殖思想论略》等论著5部。主持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企业及地方政府课题10余项;培养博士研究生(含台港澳班)、硕士研究生(含MBA、项目管理、高师班)百余人。为博士生、研究生(含MBA)、本科生主讲《商学理论专题》、《商学理论与实践》、《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上百场。 教育、工作与研修经历 1.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哈尔滨商业大学(原黑龙江商学院)读书,大学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 1986年7月至1997年7月,福建商学院(原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教研工作,曾任教研室主任、教务科副科长,1993年晋升讲师; 3. 1997年8月至2002年8月,福建师范大学管理学系从事教研工作,曾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2000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福建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结业; 4.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2002级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2002年开始指导产业经济、经济史、工商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5. 2006年7月至今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教研工作,2008年开始指导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文化产业与营销管理方向);2006.9任工商学院闽商研究中心主任;2012.9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会主任。 国家基金课题 [1]《中国体育用品产业政策研究》(09&ZD054,属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的子课题,子课题项目主持); [2]《宋代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项目批准号:70471042,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宋代政府治理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70971057,排名第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省部级课题 [4] 《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12YJA790095,项目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2012年度项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意城市发展研究》(2011B162,项目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项目; [6]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产业支持》(2010qz-1,项目主持),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泉州研究基地)2010课题; [7] 《泉商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文化历史资源的视角》(2009qz-2,项目主持),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泉州研究基地)2009年课题; [8] 《互联网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式关系营销研究》(项目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A类项目; [9] 《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项目主持),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A类项目; [10] 《在线教学资源的课堂应用研究》(JXGJ-2007-201,项目主持),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课题; 学校、地方政府、横向企业课题 [11] 《宁德市星宇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定位及策略研究》横向科研项目,2016年9月立项,金额13万元; [12] 《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持研究》福建省泉州市2013年度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13] 《泉州市创意产业现状调查》(2011WT15,项目主持),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规划委托项目,课题委托单位:泉州市科协 ; [14] 《加快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010WT06,项目主持),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规划委托项目,课题委托单位:信息化管理局; [15] 福建日报2010年10月21第3版以《差异化:泉州动漫业突围之路——访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主任吕庆华》专题报道了本研究成果; [16] 《晋江市“十二五”期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2010A-02,项目主持),晋江市经济发展局委托项目, 2010.3-2010.11; [17] 《发展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研究》(2009A—ZZ03,项目主持)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重点规划项目; [18] 民革泉州市委购买了市社科研究规划2009年立项的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吕庆华教授《发展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研究》(2009A—ZZ03)课题成果。 获奖情况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心 授予“福建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项 [2] 《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策略研究》,2016年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31次年会优秀论文奖,2016.8 [3] 《基于FCP理论模型的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实证研究》,2014年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30次年会优秀论文奖,2014.7 [4] 《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模型研究综述》,2013年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28次年会优秀论文奖,2013.7 [5] 《文化企业成长性研究》,2012年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27次年会优秀论文奖,2012.7 [6] 《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效果影响因素研究》,2011年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26次年会优秀论文奖,2011.7 [7] 《品牌集群创新合力理论模型及其泉州实践》,2010年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25次年会优秀论文奖,2010.7 [8] 《中华“和合”思想是推进祖国统一的文化基础》,2007年福建省统战理论研究调研成果优秀奖,2008.1 [9] 《纵论我国现代流通业的技术创新》,2006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论文三等奖,2006.10 [10] 《新型工商关系: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05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论文三等奖,2005.11 [11] 《知时·知人·奇胜——司马迁“治生之术”浅议》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06-03,获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奖,2003.6 [12] 《墨经“同异交得”思维方法与经济思想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中国哲学》,1998(10),获1999年福建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1999.11 [13] 《成人教育必须重视自尊型人格的塑造》,获1989年福建省第二届成人中等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1989.7

研究领域

为文化产业与营销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体育用品企业成长性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构建》体育科学研究,2016(6):16-26 (黄亨奋、吕庆华); [2]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研究动态与展望》体育科学研究,2016(5):1-8 (黄亨奋、吕庆华); [3] 《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策略研究》软科学,2016,30(12):135-139 (林炳坤、吕庆华); [4] 《体育用品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6(7):105-113(黄亨奋,吕庆华); [5] 《中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基于2009年—2013年数据的分析》体育科学,2016(1):49-58 (吕庆华,龚诗婕); [6] 《体育用品购买决策中网络口碑影响机理研究——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体育科学研究,2016(1):31-36 (黄亨奋,吕庆华);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重庆社会科学,2015(12):67-75 (黄益军,吕庆华); [8] 《体育用品企业出口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4(10) (黄亨奋,丁佳玲,吕庆华); [9] 《营销渠道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商业时代,2014(15):47-49 (龚诗婕,吕庆华); [10] 《中国电子商务20年》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1):5-16 (郑淑蓉,吕庆华); [11] 《中美网络零售业比较与我国网络零售业发展路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3(4) (吕玉明,吕庆华) ; [1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贸易经济》2013(7):50-56 转载; [13] 《消费者视角的网络零售地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8):65-72 (吕玉明,吕庆华); [14] 《电子商务对营销渠道管理的影响》商业研究,2013(6):55-60 (吕玉明,吕庆华); [15] Transfer Model of Employee’s Tacit Knowledge in Creative Enterprise. JCIT, Vol. 8, No. 1, pp. 441 ~ 447, 2013 (Wenhe Lin, Qinghua Lv); [16] 《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本质与分析框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2):5-15 (郑淑蓉,吕庆华); [17] 《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5)(郑淑蓉,吕庆华); [18]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贸易经济》2011(8); [19] 《信息技术影响下营销渠道结构的演化》中国流通经济,2013(1):106-110 (吕玉明,吕庆华); [20] 《名牌战略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策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2(10):84-89 (高翔,吕庆华); [21] 《地域性品牌集群成长路径分析》商业时代,2012(30)(高翔、吕庆华); [22] 《泉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21):75-81 (吕玉明、吕庆华); [23] 《我国上市百货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1):9-16 (吕庆华、余丹丹); [24] 《城市品牌依恋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上海、泉州、兰州、岳阳的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2(7):83-88 (高翔、吕庆华); [25]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市场营销》(下半月·理论),2012(10); [26] 《品牌依恋对运动鞋品牌忠诚的影响机理:运动鞋品牌承诺的中介作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5):32-39 (吕庆华,郑淑蓉,陈伟,高翔); [27] 《鞋服体育用品网购意向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 (吕庆华,龚诗婕,陈湃麒); [28]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育》2014(7):3-11 转载; [29] 《体育仿冒品购买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泉州的大样本数据与SEM研究方法》体育科学,2013(1):31-41 (吕庆华,阳超); [30] 《网络假货的历史演化及其治理对策》学术交流,2013(3):115-117 (阳超,吕庆华); [31] 《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网络假货根源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2):124-127 (阳超,吕庆华); [32] 《体育用品产业:研究动态与展望》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 (吕庆华,杨京钟,朱苗); [33] 《中国体育用品业经济活动中的税收问题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1) (杨京钟,吕庆华、易剑东; [34] 《体育用品产业政策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福建泉州的证据》体育科学,2012(2):50-57 (杨京钟,吕庆华,易剑东,朱苗); [35] 《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研究综述》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3) (吕庆华,杨京钟,朱苗); [36] 《F2C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文献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13(3):1-3、9 (林炳坤,吕庆华); [37] 《城市公共空间创意氛围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12(1) (黄阳,吕庆华); [38] 《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1(9) (吕庆华,芦红); [39]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经济地理,2011(8) (黄阳,吕庆华); [40] 《基于知识创新的知识势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6) (任磊,吕庆华); [41] 《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5) (郑淑蓉,吕庆华); [42]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11(8); [43] 《中国泉州産業クラスターの発展と事例分析》,東アジア評論(东亚评论),日本長崎県立大学東アジア研究所,2010年5月出版 (独撰); [44] 《论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新模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吕庆华,杨永超); [45] 《论无店铺销售发展及其规范》莆田学院学报,2005(1) (独撰); [46]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5(6); [47]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另一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论视角》经济问题,2005(12) (吕庆华,储敏); [48] 《商业交易发展的“信任”基础》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09-15:C3版 (独撰); [49] 《中国零售业竞争战略模式探讨——<孙子兵法>竞争战略模式的启示》经济问题,2004(12) (独撰); [50]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5年第4期; [51] 《我国特许经营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经济问题探索,2004(5) (独撰); [52] 《自愿连锁: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2) (独撰); [53] 《过渡商品包装的危害及其防治》当代财经,2006(2) (独撰); [54] 《第三方物流动因及其发展趋势分析》福建商专学报,2004(1) (独撰); [55]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4(5) (独撰) ; [56] 《散财:货殖家的“哲商”境界》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6,29(1):36-40 (吕庆华); [57] 《司马迁的货殖思想》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9-08(独撰); [58] 《先秦儒家“义利观”与现代商业伦理的构建》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秦兴俊,吕庆华); [59]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贸经济》,2003年第9期; [60] 《知时·知人·奇胜——司马迁“治生之术”浅议》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06-03 (独撰); [61] 《司马迁商业经济思想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独撰); [62] 《孔子“中庸”思想的管理学义蕴》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2) (秦兴俊,吕庆华); [63]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启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1) (独撰); [64] 《论司马迁的货殖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独撰); [65] 《论货殖家商争思想的孙子兵法渊源》生产力研究,2001(5) (独撰) [66] 《论荀子的“欲多物寡”思想》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独撰); [67] 《墨经“同异交得”思维方法与经济思想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 (独撰)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中国哲学》,1998(10); [68] 《试论孟子的商业经济思想》广西财经学院学报,1998(2) (独撰); [69]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理论经济学》,1998(8); [70] 《试论顾客价值理论及其思想基础》经济问题探索,2005(9) (独撰); [71] 《情感营销: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的内在逻辑》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独撰); [72] 《虚拟商店:现代商场的一种创新形式》商场现代化,2004(3) (独撰); [73] 全文转人大复印报刊《商界导刊》,2004(7) (独撰); [74] 《关系营销的中国实践及发展趋势》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 (独撰); [75] 《保持客户关系是关系营销的关键》理论探索,2005(1) (独撰); [76] 《论互联网文化环境下的“诚——忠”互动关系营销模式》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4) (独撰); [77] 《五缘文化营销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生产力研究,2004(10) (独撰); [78] 《企业战略丞待本土化》商业研究,2003(12) (独撰); [79]《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市场营销理念变革》商业研究,2002(3) (林翊,吕庆华); [8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Growth Creative Agribusines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tation:Systems,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17):18.1-8 (Bingkun lin,Qinghua Lv) A类EI期刊; [81]《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印数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01-110(詹俊恒,吕庆华); [82]《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浙江艺术学院学报,2016,13(2):125-138 (黄益军、吕庆华); [83]《中国创意城市发展水平CATG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经济地理,2016(3):48-56 (林存文,吕庆华); [84] 《中国创意城市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析——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76-84 (黄益军,吕庆华); [85] 《泉州创意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及对策措施》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25 (林存文,吕庆华); [86] 《两岸创意农业合作演化博弈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3):140-147 (林炳坤,吕庆华); [87] 《创意农业环保功能的实现动因及其路径分析》世界农业,2015(9):21-25 (林炳坤,吕庆华); [88] 《管委会对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7 (林炳坤,吕庆华); [89]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福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35(5):1-6 (郝鹭捷,吕庆华); [90] 《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4(13):52-56 (杨敏,吕庆华); [91] 《外部环境对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5(2):61-66 (林炳坤、吕庆华); [92] 《创意农业合作绩效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0-81 (林炳坤,吕庆华); [93] 《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5(3):49-54 (林炳坤,吕庆华); [94] 《泉州创意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及对策措施》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25 (林存文,吕庆华); [95] 《创意城市评价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洲10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4(4) (刘伟,吕庆华); [96] 《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动态与展望》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84-90、94 (吕庆华,龚诗婕); [97] Research on the motivations and paths of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Chinese creative agriculture.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2013, Vol. 13, No. 10, pp. 1774-1780. (Lin Bingkun, Lv Qinghua); [98]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福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35(5):1-6 (郝鹭捷,吕庆华); [99] 《我国海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5) (郝鹭捷,吕庆华); [100] 《创意农业研究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3(10):177-184 (林炳坤,吕庆华); [101] 《中国创意产品及创意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地理,2013(7):81-88 (詹君恒,吕庆华); [102] 《文化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江南大学学报,2013(4):89-98 (吕庆华,任磊); [103] 《双钻石模型视角下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3(4):114-119 (林炳坤,吕庆华); [104] 《文化强国视野的新兴文化业态培育》重庆社会科学,2012(12):20-25 (杨京钟,吕庆华); [105] 《文化业态演化机理及其趋势》理论探索,2012(3) (吕庆华,任磊); [106] 《文化创意产业:晋江发展方式转变的引擎——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晋江)研讨会观点综述》福建理论学习,2010(7) (吕庆华,高翔 等); [107] 《基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取向研究》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杨京中,吕庆华); [108] 《我国文化产业创新研究综述》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黄阳,吕庆华); [109] 《创意经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理论探索,2010(3) (黄阳,吕庆华); [110] 《略论文化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生产力研究,2008(20) (独撰); [111] 《品牌“植入”媒体创意产业的理性审视》理论探索,2008(3) (独撰); [112] 《略论文化智能资源的版权业和创意业开发》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12-04 (独撰); [113] 《中华文化遗产可持续营运的原则、先哲思想渊源及模式》游汉民主编:《华人管理本土化之升华》,香港城市大学2006年出版 (独撰); [114] 《文化智能资源的版权业及创意业开发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4) (独撰) ·收录《新华文摘》2006(23)“要目辑览”; [115]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及其运作模式》改革,2006(3) (独撰); [116]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若干问题》商业研究,2006(1) (独撰); [117] 《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的文化资本理论基础》生产力研究,2006(9) (独撰); [118] 《文化产业何以兴盛?》文汇读书周报,2006-02-17:8版 (独撰); [119] 《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动力机制论略》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09-14 (独撰);[120]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结构及融资渠道拓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独撰); [121] 《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可持续营运及保护》当代财经,2005(12) (独撰); [122] 《近20年中国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理论研究综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5) (独撰); [123] 《论休闲产业的发展》理论探索,2005(6) (独撰); [124] 《休闲业的体验营销分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0); [125] 《中国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研究》序(杨京钟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5; [126] 《文化和谐之道》序(周松峰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9; [127] 《闽商史研究》任第二执行副主编,中国工商出版社,2012.12; 二、专著 [128] 《货殖思想论略》(26.8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年4月版 [129] 《中国创意城市评价》(54.6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130] 《现代泉商产业发展研究》(36.4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5月版 [131]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20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32] 《现代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25.1万字),华龄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学术兼职

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联合会高级经营师评审专家,泉州创意产业协会策划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泉州市社科联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兼《泉州学林》编委会委员,“晋江市人民政府及文化产业专家顾问团”成员;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聘教授,泉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宁德市宏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管理顾问。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