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凌朝东

个人简介

1980年7月 华侨大学物理学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3年12月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 获工学硕士学位; 【讲授课程】 本科课程: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 研究生课程:VLSI设计技术,现代电路理论与技术,信号检测与估计等 在研的科研项目: 1. 2011H6018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高清双模数字电视机顶盒研 制2011.08-2013.09 项目主持人。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0516008):肺血阻抗图形成机理及其测量方法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2.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73037):数字电视广播接收机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 3.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83012):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研究(项目负责人)。 4. “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研究”,2004-2008,台湾友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主持人。 5. “数字电视广播接收机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2007-2009,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73037),项目主持人。 6. “脑电信号检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研究”,2006-200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A0640005),项目主要成员。 【获奖或鉴定】 1. “QE2781型数字RLC测试仪”,1985-1987,原国家电子工业部项目,主要成员;1987通过国家电子工业部鉴定,1988获电子部优秀产品奖,1989获福建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2. “LPS-CR系列高精度交流稳压电源”,1989-1991,福建省科委项目,主要成员;1990通过福建省科委鉴定,1991获福建省二轻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3. “LE-DM45型数字多万用表” ,1991-1992,福建省科委项目,项目主持人;1992通过福建省科委、福建省二轻厅鉴定,并投放市场。 4. “心肺循环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1993-1997,香港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完成人。 5. “单源多导阻抗技术在监测分析肺循环系统状态的研究”,1997-1999,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主持人。 6. “可编程器件在复杂数字系统的集成化设计研究”,2002-2004,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主持人。 7. “超声波马达整体结构优化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2004-2006,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主要成员。 8. “肺血阻抗图形成机理及其测量方法的研究”,2005-200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Z0516008),

研究领域

集成全功能系统、集成电路设计(包括CAD)、生物医学电子学、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4年 1. 陈志杰, 凌朝东, 魏腾雄. 双三次卷积模板插值算法的FPGA实现[J]. 液晶与 显示, 2014,29(1): 71-76. 2. 黄学业,凌朝东,黄锐敏,万安. 基于FPGA的多路微弱医学脑电信号处理系 统. 液晶与显示,2014,(中文核心期刊) 2013年 1. 傅文渊, 凌朝东. 自适应折叠混沌优化方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7(2): 33-38. 2. 傅文渊, 凌朝东. An Adaptive Iterative Chaos Optimization Method[J]. 2013. 3. 程梦璋, 凌朝东, 李国刚. 升压型 DC-DC 转换器的设计与研究[J]. 微电子学 与计算机, 2013, 30(007):99-102. 4. 傅文渊, 凌朝东. 应用于跨导放大器设计的线性度优化方法[J]. 电子学报, 2013, 41(6): 1214-1218. 5. 傅文渊, 凌朝东. 基于 FPGA 的电能计量算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2013, 46(6): 690-694. 6. 莫冰, 黄荣海, 赵峰, 等.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能采集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13, 21(7): 1707-1712. 2012年 1. 梁旭, 凌朝东. 基于 Nios II 的 TRDB-LTM 控制器 IP 核设计[J]. 通信技术, 2012, 44(11): 109-110. 2. 梁旭, 凌朝东, 张丽红. 基于 FPGA 的 AES 算法的实现[J]. 通信技术, 2012, 44(12): 111-113. 3. 傅文渊, 李国刚, 凌朝东. 具有均衡时延修正功能的高频跨导电容滤波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 45(4): 573-577. 4. 陈哲平, 凌朝东, 陈学艺, 等. 一种双模对讲机的研究与设计[J]. 通信技术, 2012, 45(9): 106-108. 5. 王亮, 杨骁, 齐骋, 等. 一种低功耗 Sigma-Delta 调制器的设计[J]. 微型机与 应用, 2012, 31(18): 27-29. 6. 张正平, 凌朝东. 基于 T5402 带单级 PFC 的 30W 反激式 LED 驱动电源 的设计[J]. 电子质量, 2012 (2): 64-68. 7. 傅文渊, 凌朝东. CMOS 全差分跨导运算放大器的建模与设计[J]. 华侨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1: 005. 8. 杨骁, 齐骋, 王亮, 等. 一种低相位噪声 CMOS 晶体振荡器的设计[J]. 微电 子学, 2012, 42(005): 642-645. 9. 傅文渊, 李国刚, 凌朝东. 高频高线性度跨导电容滤波器[J]. 微电子学, 2012, 42(001): 92-96. 10.傅文渊, 王爽, 李国刚, 等. 采用红外通信的智能化抄表器电路设计[J]. 华侨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33(4): 384-387. 11. Xueye H, An W, Zhijie C. Development of EEG-based Intelligent Wheelchair Based on FPGA[J]. 2011年 1.杨静, 凌朝东, 梁爱梅. 低压太阳能草坪灯驱动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32(5): 515-519. 2. 张丽红, 凌朝东. 基于 AES 算法中 S 盒的分析研究与改进[J]. 信号处理, 2011, 27(9): 1428-1433. 3. 王斯特, 凌朝东. 基于 MSP430 的一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表的设计[J]. 福建电 脑, 2011, 27(1): 108-109. 4. 朱坤旺, 傅文渊, 凌朝东. 低功耗 H. 264 Baseline 解码 IP 核设计[J]. 华侨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32(3): 280-283. 5. 赵东世, 凌朝东, 黄炜炜, 等. 一种新型实时时钟芯片温度误差补偿方法[J].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32(4): 478-480. 6. 杨骁, 刘杰, 齐骋, 等. 一种 13bit40MS/s 采样保持电路设计[J]. 微型机与 应用, 2011, 30(20): 30-32. 7. 张丽红, 凌朝东. 基于 FPGA 的 Sobel 边缘检测应用[J]. 电子技术应用, 2011, 37(8): 26-29. 8. 梁旭, 凌朝东. 基于 Nios Ⅱ 的 TRDB-LTM 控制器 IP 核设计[J]. 通信技 术, 2011, 44(11). 9. 凌朝东, 杨静, 梁爱梅, 等. 一种低压太阳能 LED 草坪灯驱动控制集成电 路设计[J].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11,16(2): 107-113. 10. 傅文渊, 凌朝东, 易磊. 基于 THS1040 模数转换器的测试系统设计[J]. 微 型 机与应用, 2011,30(20): 81-83. 11. 莫冰, 凌朝东, 郑琦. 一种低频正弦波发生电路及运算放大器的设计[J]. 科 技促进发展, 2011 (4). 2010年 1. 郭召波, 凌朝东, 李国刚. 两通道时间交织∑△ 调制器研究及仿真[J]. 电子技 术应用, 2010 (6): 50-52. 2. 王加贤, 凌朝东, 韩磊. 纳米硅薄膜被动调 Q 的激光二极管抽运 Nd: YAG/LBO 蓝光激光器[J]. 中国激光,2010 (6): 1564-1568. 3. 凌朝东, 杨骁, 蔡灿辉. 基于块数字滤波器的高阶两通道时间交织∑ Δ 调制器 的系统优化设计[J]. 信号处理,2010, 26(2): 272-276. 4. 梁爱梅, 凌朝东. 电流镜型二次曲率补偿的带隙基准源设计[J].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31(3): 267-271. 5. 温长清, 凌朝东, 黄玮玮, 等. 一种电流型升压 DC/DC 变换器斜坡补偿电路 [J]. 微电子学, 2010, 40(006): 778-781. 6. 傅文渊, 凌朝东. 一种新型格型 IIR 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J]. 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 2010 (1): 38-39. 7. 凌朝东, 刘蓉, 钱江, 等. 基于 5/3 提升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压缩算法及 VLSI 实现[J]. 信号处理, 2010,26(6): 930-935. 8. Ling C, Wen C, Huang W, et al. Design of a novel nonlinear slope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peakcurrent-mode boost DC-DC converter[C]//Anti-Counterfeiting Security andIdentif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ASID),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 2010: 63-66. 2009年 1.凌朝东, 杨亮亮, 李国刚. 基于 NiosⅡ 多核驾驶疲劳检测系统设计[J]. 计算 机工程与设计, 2009 (6): 1410-1412. 2. 钱江, 凌朝东. 智能量的铅酸蓄电池管理系统[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9 (1): 56-58. 3. 钱江, 凌朝东. 基于小波变换的 ECG 信号压缩及其 FPGA 实现[J]. 电子技 术应用, 2009 (1): 63-66. 4. 凌朝东, 梁爱梅, 刘一平. 恒流 LDO 型串联大功率白光 LED 驱动器的设计 [J]. 微电子学, 2009,39(5): 657-661. 5. 凌朝东, 梁爱梅, 刘一平. 大功率白光 LED 恒流驱动芯片的设计研究[J]. 电 子技术应用, 2009 (8): 67-70. 2008年 1. 凌朝东,曾德友,李国刚,王加贤. “铅酸蓄电池充电与保护集成电路的设计”.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7月,VOL.29(3),338-441. 2. 凌朝东,柯志斌,王加贤. “基于Verilog的RSIC MCU中断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3月,VOL.34(357),48-51. 3. 凌朝东,洪华峰,李国刚,王加贤. “基于NIOSⅡ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器硬 件平台的设计”.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2月,VOL.29(2),336-341. (EI收入) 4. Ling Chaodong,Luo, Miaoyi. “Research of the ASIC used for EEG signal detecting”. Proc. of2008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i-counterfeiting Security,Identification, Guiyang, China, Aug.20,2008. pp316-319 (EI收入) 5. Ye, Pizhou; Ling, Chaodong. “A RISC CPU IP core”. Proc. of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i-counterfeiting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Guiyang, China, Aug.20,2008.pp356-359 (EI收入) 6. 李永杰,凌朝东. “数字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 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7月,VOL.34(361),48-51. 2007年 1. Chaodong LING, Huafeng HONG, Rong LIU, Jiaxian WANG. “DESIGN OF A NEW PORTABLE TELEMEDIC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BASED ON NIOS II”.Proc. of IEEE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Xiamen; China, Nov. 2007. pp 64-67(EI收入,082111272117) 2. Chaodong LING, Pizhou YE, Rong LIU, Jiaxian WANG. “A low-pass power notchfilter based on an OTA - C structure for electroencephalogram”.Proc. of IEEE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Xiamen; China, Nov. 2007. pp 451-453(EI收入,082111272214) 3. 凌朝东,曾德友,李国刚,王加贤. “铅酸蓄电池的充电与保护IC分析与设 计”. 微电子学,2007年10月,VOL.37(5),671-673. 4. 凌朝东,黄群峰,张艳红,李国刚. “脑电信号提取专用电极芯片的设计研究”.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7月,VOL.28(3),pp76-79. 5. 叶媲舟,凌朝东,黄群峰.“脑电信号检测用的含工频陷波OTA-C低通滤波器” 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11月,VOL.44(366),1026-1029. 6. Ling chaodong, Chen fang, Su wuxun. “The Chen-Mobius multi-carriers digital communicationsystem and its simulation”. Proc. of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i-counterfeiting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Xiamen, China, April 2007. pp381-385 (EI收入) 更早 1. 凌朝东. 肺血阻抗图形成机理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22(2): 202-207. 2. 凌朝东, 刘蓉. 用 CPLD 实现的 FIR 滤波器[J]. 华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01, 22(1): 76-79. 3. “基于PLD的FIR滤波器设计方法”. 凌朝东,刘蓉,林旭。áá学会ññ,2000 年10月, 4. Ling, C.D.; Zhang, Y.T.; Choy, T.C., "Use of Single-Source Multi-Channe1EBI System forRheopneumographic Measurements", Proc. of 18th Annual IEEE-EMBS Cont.,Amsterdam; Netherlands, October 1996. 5. Ling, C.D. (Chinese Univ of Hong Kong); Zhang, Y.T.; Choy, T.C. Sourc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 Proceedings,v 5, 1996, p 1949-1950 6. Ling P.C., Choy T.T.C., Zhang,Y.T., Ye M.J."A Guard Electrode System to ImproveRheopneumographic Measurement" Proc. Of BME'96, Hong Kong, June, 1996, pp283-286.ISBN962-7619-03-5 7. Ling P.C.D., Choy T.T.C., Ye M.J., Song D.D., Gao H.j., "Study of the Fomation andComposition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Rheopneumography Via Simulation Methods",Proc. China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Society Conference 95, Yi-chang China,October 1995, pp49-50. 8. Ye M.J., Ling P.C.D., Choy T.T.C., Woo K.S., Chan H.S., Song D.D., "Use of Electrical Bio-Impedance as a Diagnostic and Monitoring Tool for Percutaneous Transvemous Mitral Valvuloplasty", Proc. of ICEBI'95, Heidelberg Germany,September 95,pp164-167. ISBN3-88452-960-9 9. Choy T.T.C., Ye M.J., Ling P.C.D., Woo K.S., Chan H.S., Song D.D., “Use of Guard Electrode Arrangement in Impedance Rheoponeumographic”, Proc. of ICEBI'95,HeidelbergGermany,September95,pp102-105. ISBN3-88452-960-9

学术兼职

IEEE会员 华侨大学元顺IC设计研发中心主任 厦门软件园华侨大学嵌入式技术开放实验室主任 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 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