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霏

个人简介

福建省特种能场制造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数字化视觉测量重点实验室和华侨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获奖情况 2015年7月,华侨大学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4年7月,获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14年1月,获华侨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比赛一等奖; 2013年11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授予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荣誉证书(我校首次); 2012年9月,获“华侨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主要任职: 福建省特种能场制造重点实验室秘书 ●教育经历 2005.9-2010.1,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2.9-2005.7,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9-2001.7,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系,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7.6-2018.6,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10.3-至今,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讲师; 2001.8-2002.8,中航工业郑州飞机设备公司,技术员。 ●主持项目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171059、凝胶注模法制备透气钢的孔隙控制与透气性能研究、2017.4-2020.4,6万元; (2)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63010、高分子复合材料反应挤出分段3D打印工艺装备开发与应用、2015/10-2018/12、20万元; (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JB-ZR1211、分段注射雕刻工艺成形薄壁金属零件的关键技术研究、2012/08-2015/08、7万元; (4)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2011H2003、福建省金属快速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平台、2012/01-2014/12、125万元。 ●主要参与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5170,多孔不锈钢模具的近净成形制备及关键机理研究,2017/01-2019/12、17万、排名第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174,柔性阴极无掩膜电解加工表面织构关键技术研究,2015/01-2018/12、80万、排名第5。 (3)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6H0020,高效3D打印软件支持系统的研发、2016/04-2019/03、14万元、排名第5。 (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190,钛合金粉末分段微波烧结快速成形机理研究、2014/06-2017/06、4万元、排名第3。 (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188,复杂网格模型五轴数控多刀具精加工轨迹规划研究、2014/06-2017/06、3万元、排名第4。 (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3501120001,基体表面特性对分段微波烧结制备铜合金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4/01-2016/12、2万元、排名第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5150、复杂三角网格模型的分治加工轨迹研究、2012/01-2014/12、20万元、排名第4。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5100、基于几何细节特征分解的快速原型制造及其在金属零件快速制造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2010/01-2012/12、27万元、排名第5。 (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05093、铜合金粉末分层(分段)微波烧结的界面结合机理研究、2012/01-2014/12、3万元、排名第4。

研究领域

(1)功能零部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机理与工艺研究。 研究不锈钢、钛合金、功能陶瓷等高性能、复杂形状零部件的激光3D打印机理,表征成形材料和零件性能,优化工艺参数,开发工艺装备。 (2)多孔材料的微波烧结机理与工艺研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孔结构表征方法和仿真模型,研究微波场的调控及其与材料的耦合作用机制,实现多孔材料制备中的控形与控性。

(1)增材制造(3D打印) (2)特种能场制造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杨翔鹏,王霏*,张际亮,等. 透气钢的制备研究以及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 8 已录用. [2]吴树海,王霏*,张际亮,等. 多孔不锈钢材料的制备及孔隙控制[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6, 24(3): 55-61. [3]吴树海,王霏*,张际亮,江开勇,凝胶注模法制备多孔不锈钢材料.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会议论文. 2015.11.598~603. [4]王霏,江开勇. 琼脂凝胶注模成形不锈钢粉末浆料与生坯的性能,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47~252 [5]Fei Wang, Kaiyong Jiang, Xipeng Xu. Gel Casting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Powder Through Mold DIS Process.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14(S1): 216~222 [6]Fei Wang, Kaiyong Jiang, Xipeng Xu. Automated Fabrication of Complex Shape Metallic Parts using Mold Decomposed Injection Sculpturing.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9, 626-627: 381~386 [7]Kaiyong Jiang,Fei Wang,Jianwei Zhang.Experimental Study on Sintering and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metal part through Mold Decomposed Injection Sculpturing.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013,33:322-329 [8]Yan J, Wang F, Jiang K, et al. Multi-response optimisation of fabrication of 304L stainless steel/Cu composites with powder metallurgy. 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2015, 19: 855-86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