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琳

个人简介

副院长,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博士后,澳门大学认知翻译研究博士后,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在Perspectives, Neohelicon等国际A&HCI、SSCI检索学术期刊以及《中国翻译》、《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内CSSCI检索期刊以及外语类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Peter Lang(瑞士)出版英文专著1部,在Routledge(伦敦)出版英文学术译著1部(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成果)。国内出版英译汉编译1部,译著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主讲本科《英汉翻译》和研究生《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笔译》、《英汉对比与翻译》等课程。 专著 The Translator-Centered Multi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Douglas Robinson’s Translation Theories Explored. Bern: Peter La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2.(独著,254页, ISBN 978-3-0343-1128-1) 译著 ①文学类,英译汉: 《弗兰肯斯坦》.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7. 《呼啸山庄》.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7. 《福尔摩斯探案集》.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7. ②学术类,英译汉: 《口译百科全书》(from Encyclopedia of Interpreting Studies)(个人翻译部分56000汉字)。 ③学术类,汉译英: The Dialogu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许钧等著),Routledge, 2020.1(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 编/译著,科普类: 《亲近自然—美国短文英汉比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 (ISBN978-7-216-05429-4)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汉双向翻译转换思维过程与模式实证研究((No. 20AYY003,项目主持,2020-2023),经费35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No.17WYY006)(2017-2019)经费30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翻译心理多维探究(No.2015M572286)(2015-2017).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法研究(No. 16SKBS207)(2016-2018)。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度项目):翻译本科专业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索(No. HB12WY001). (结项鉴定优秀, 2013)。 衡水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与测试方案(No. 2007036). (结项,2007) 国际交流 2013.2—2014.2,英国剑桥大学现代与中世纪语言学院(Faculty of Modern and Medieval Languages)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系(Department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Linguistics)访问学者,从事双语认知心理和翻译认知心理研究(导师John Williams教授)。

研究领域

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翻译研究、翻译教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Psychology: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Linguistica Antverpiensia, New Series: Them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020 (19): 53-79. (A&HCI/SSCI) An Embodied Cognition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Pedagogy.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018, 26:1, 135-152. (A&HCI Journal/SSCI) Translation Rewritings as Cultural Mediation and Ideological Manipulation: A Case Study of Lin Shu’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David Copperfield.Neohelicon(A&HCI Journal), 2018, 45:1, 351-366. DOI:10.1007/s11059-017-0415-8. 以蔡志忠典籍漫画《孔子说》在美国的译介谈符际翻译。《上海翻译》(CSSCI), 2018 (1): 84-88.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硕士(MTI)专业技能培养策略研究。《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8 (2): 95-99.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规范描写研究——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为例。《中国外语》(CSSCI)2017(4): 103-111. 翻译众包的崛起及其对翻译行业发展的影响.《上海翻译》(CSSCI), 2016(2):71-77.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认知心理特征与过程.《外国语》(CSSCI), 2015(6): 68-78. 对话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思想探究(上),《东方翻译》,2015(4): 45-49. 对话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理论思想探究(下),《东方翻译》,2015(5):51-54.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本体回归”—对我国翻译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衡水学院学报》,2014 (2): 96-99. 《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评介,《东方翻译》,2013 (5): 90-92. 翻译研究的新里程:超越解构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重构,《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2012(4): 70-74. Rethink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olo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logical Turn”: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T&I Review(韩国, ISSN2233-9221), 2012 (2): 53-78. (http://home.ewha.ac.kr/~ecit/eng/) 现代翻译产业发展与翻译职业技能的培养—以翻译专业本科教育为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5): 65-69.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综合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教学启示—认知与功能视角,《外语教学》(CSSCI),2012 (3): 101-105.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外语教学》(CSSCI),2010 (1): 98-103. 谈三本译学新著的理论创新,《衡水学院学报》,2010 (3): 53-56. 美国翻译理论家道格拉斯·罗宾逊教授访谈,《中国翻译》(CSSCI),2009(2): 39-44. 《谁翻译?—论超越理性的译者主体性》述介,《中国科技翻译》(北大核心), 2009 (3): 64-66. 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翻译》(CSSCI), 2008(5): 30-34.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测试方案—以翻译能力理论为指导,《衡水学院学报》, 2008(6):1-3.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与做法,《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45-48. 小议逻辑思维在英汉翻译中对语义填补及词义引申的作用,《科技英语学习》,2007(8): 48-50. 慎思之,明辨之——逻辑思维对英汉翻译中模糊语义的处理举隅,《科技英语学习》,2006(8): 59-6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举隅,《英语辅导报(教研版)》,第17期(C版). 2006(8): 59-60. 论具身认知范式作为整合翻译研究的契机,载于谭载喜、胡庚申主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积淀与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141-159. 翻译规范的历史运作及启示—中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管窥,载于胡庚申主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350-59. 林纾翻译:文化效果及深层次原因,载于胡庚申主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91-9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