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媞媞

个人简介

文学博士、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华侨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主任;2001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师从沙平教授;2012年获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师从马重奇教授。2004年至今任教于华侨大学文学院。 教授课程 本科生:现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普通话水平测试、语法与修辞 研究生:近代汉语研究、第二语言教学 留学生:汉语听说 主持课题 1.国家语委2018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语言方言文化调查·福建泉州”(YB1825A007)。 2.国家语委2018年一般项目“面向华侨华人的‘海丝核心区’语言生活现状调查及语言服务策略研究”( YB135-106 )。 3.福建省社科规划2016年一般项目“建设海丝核心区背景下的闽高校台港澳学生语言态度调查研究”(FJ2016B260)。 4.泉州市社科规划2016年重点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泉州高校台港澳学生语言态度调查研究”(2016C03)。 5.福建省社科规划2013年青年项目“文化生态保护与闽台戏曲音韵研究”(2013C085)。 6.泉州市社科规划2012年青年项目“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闽台戏曲音韵研究——以梨园戏用韵为例”(2012Q15)。 7.华侨大学2008年校级课题“《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之梨园戏用韵考”(08HSK18)。 8.华侨大学2012年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泉州传统梨园戏用韵研究”(12SKBS220)。 9.华侨大学2015年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汉语”(15JP05)。 10.2019年华侨大学首批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汉语”(线下“金课”)。 个人荣誉及获奖情况 2005年,首届全国青年普通话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4年,华侨大学首届专业教师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优秀奖。 2014--2016学年,华侨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4--2016学年,华侨大学教学先进个人。 2016年,主讲的“现代汉语”课程入选华侨大学首批百门优质课程。 2019年5月,入选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四层次)。

研究领域

为方言音韵;方言学

为方言文化保护;社会语言学,研究兴趣为语言使用状况与文化认同。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广韵〉中鱼韵在闽南方言里的读音层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6)。 2.《泉腔闽南戏曲韵部系统与用韵特征分析》,《东南学术》,2015(4)。 3.《论16世纪以来泉州话韵母系统的演变——以梨园戏用韵为视角》,《东南学术》2016(4)。 4.《泉州谚语》(第三作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5.《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特征与文化关键期问题》,《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 6.《蟳埔村亲属称谓反映的闽南渔村民俗》,《闽南》,2008(2)。 7.《〈彙音妙悟〉研究述评》,《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2)。 8.《闽南话“死人”类程度副词分析》,《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3)。 9.《梨园戏韵母系统中的“鹧鸪音”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 10.《泉州传统梨园戏用韵分析》,《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1)。 11.《泉州传统梨园戏曲牌特征分析》,《福建史志》2013(1)。 12.《泉州市中小学生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第一作者),载《中国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17年8月。 13.《东南亚华裔学生语言使用情况与文化认同调查》,载《华侨华人蓝皮书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14.《穿越历史,耹听泉腔声腔之美》,载《听见南音历史的声音》,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11月。

学术兼职

中国方言学会会员、福建省辞书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