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琮渊

个人简介

现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硕士,政治大学博士(社会学、发展研究),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曾获台湾亚洲基金会青年学者、海华文教基金会华侨研究奖助。研究兴趣为东亚及东南亚发展、婆罗洲华人社会、华人族裔经济、经济社会学及企业史。已出版之学术专书包括:《文学、历史与经济:砂拉越华族社会发展探思》、《传承与创新:砂拉越华人社会论述》(与吴诰赐合编)、《台湾东南亚研究新论:图象与路向》(与杨昊合编)、《药向前行:台湾药品行销发展》(与赖宗成合著)等书,论著散见于《台湾社会学刊》、Development and Change、Malaysi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等国际期刊。 评述及译作 陈琮渊(2017年9月),〈发挥“丝路”优势掌握“金砖”契机促进金砖国家与城市深入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报》第004版国际月刊。 陈琮渊(2017年6月),〈闽籍华侨华人与大马村镇发展学术工作坊综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2):94。 陈琮渊(2017年5月),〈发展侨务公共外交发挥搭桥引路作用〉。《中国社会科学报》第005版国际月刊。 陈琮渊译(2016年12月),〈民间信仰与迷信之辨:砂拉越华人信仰的调查与观察〉(蔡静芬著)。《文海》6: 9-16。 陈琮渊(2015年12月),〈《砂拉越大伯公庙平面图汇集》书评〉。《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4(2),67-69。 陈琮渊(2015年10月),〈从之间到植根:《马新史学80年》读后感〉。《学文》8:114-117。 陈琮渊(2015年08月),〈浮现中的地方认同:探索马来西亚华人地方史志书写〉。《南方大学学报》3: 127-131。 陈琮渊(2014年03月),〈评介《台湾越南配偶的族裔经济》〉。《南向》17: 6-10。 邱炫元、何景荣、陈琮渊、林育建译(2012年5月)。《当代印尼华人的认同:文化、政略与媒体》。台北:群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陈琮渊(2017年5月),〈企业史个案教学的实践与借鉴〉。《教育观察》(上半月)9:117-119。 陈琮渊、钟静文(2016年10月),〈“土地正义”视域下的广东乌坎及台湾大埔事件制度分析〉。《当代中国研究期刊》3(2): 11-34。 陈琮渊(2016年09月),〈两岸民间信仰与侨乡社区发展─厦门“闽台小镇”的调查研究〉。《八桂侨刊》2016(3)/115: 69-74。 陈琮渊(2016年05月),〈海外福州人的社会资本与创业发展─马来西亚个案探析〉。《闽江学院学报》155: 20-26。 陈琮渊(2015年09月),〈再探马来西亚华人属性的形塑:全球化、民主化与中国崛起〉。《淡江史学》27: 103~118。 陈琮渊(2015年07月),〈砂拉越华人社团的历史演变及社会功能〉。《当代评论》8:9-13。 陈琮渊(2015年05月),〈砂拉越华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人与生物圈》2015(2): 85。 陈琮渊(2014年09月),〈东南亚华人经济发展论析:经济社会学理论的参照〉。《淡江史学》26: 243-264。 陈琮渊、胡越云(2014年08月),〈东南亚华人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文化政治的视角〉。《南方大学学报》2: 91-125。 Tsung-Yuan, Chen (2013, Jun). Development and Limitations of Ethnic Economy: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Chinese Banks in Sarawak. Malaysi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49-67. Jenn-Hwan Wang, Tsung-Yuan Chen, Ching-Jung Tsai (2012, Mar). In Search of an Innovativ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aiwan, South Korea and China. Development and Change, 43(2), 481-503. 专书专章 王振寰、李宗荣、陈琮渊(2017年12月),〈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角色:历史回顾与理论展望〉。李宗荣、林宗弘主编,《未竟的奇迹:转型中的台湾经济与社会》(49-88)。台北:中研院社会所。 陈琮渊、王振寰(2017年12月),〈林金枝家族的传承、适应与创新〉。郑宏泰、周文港主编,《大浪淘沙:家族企业的优胜劣败》(100-128)。香港:中华书局。 陈琮渊(2017年12月),〈砂拉越左翼书写的在地与跨界:以“友谊丛书”为中心的分析〉。魏月萍、苏颖欣编,《重返马来亚:政治与历史思想》(140-157)。吉隆坡:策略信息研究中心/亚际书院。 陈琮渊(2017年08月),〈婆罗洲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与现状〉。石沧金、蔡增聪主编,《在地化与文化传承:第1届婆罗洲华人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36-47)。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黄建淳、陈琮渊(2017年07月),〈当代婆罗洲闽侨华商研究:三个华商家族的企业史分析〉。郑一省主编,《婆罗洲华人研究》(56-64)。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陈琮渊(2017年01月),〈海外福州人的创业精神与社会资本:以诗巫及实兆远为中心的探讨〉。闽都文化研究会编,《海外福州人与海上丝绸之路》(105-115)。福州:海峡文艺。[期刊论文再收录] 陈琮渊、王超群(2016年12月),〈美国华裔新移民文化认同的世代差异:以《初来乍到》为案例的分析〉,《华侨华人蓝皮书2016:华侨华人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页284-313。 陈琮渊(2016年08月),〈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文物馆的社会功能与发展论析〉。程希、吴小安主编,《华侨博物馆与华侨华人研究》(107-121)。北京:中国华侨。 Jenn-Hwan Wang, Tsung-Yuan, Chen, Ray-May Hsung(2016 May). Introduction: Guanxi matters? Rethinking Soci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Greater China. In Rethinking Soci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Greater China: Is Guanxi still Important?(1-18). Edited by Jenn-Hwan Wang and Ray-May Hsung. London: Routledge. Jenn-Hwan Wang, Han-Yo, Wu, Tsung-Yuan, Chen(2016 May). Social Capit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mparing Conventional and Biomedicine Firms. In Rethinking Soci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Greater China: Is Guanxi still Important?(154-172). Edited by Jenn-Hwan Wang and Ray-May Hsung. London: Routledge. 陈琮渊、林煜堂(2015年12月),〈“海丝”战略下的中马关系:发展趋势与华侨华人的参与〉,《华侨华人蓝皮书2015:华侨华人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页35-59。 陈琮渊(2015年11月)〈砂拉越华人社会史研究在台湾:跨域知识生产的特点与挑战〉,《变迁中的马来西亚与华人社会(社会与政治卷)》(113-136),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 陈琮渊(2014年10月),〈砂印边境华族社群探析:跨域图像的理论视角〉,《传承与交融:多维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关系》(296-300),广西:广西民族大学。 杨昊、陈琮渊(2013年10月),〈东南亚研究在台湾:汇流、继受与创新〉。《台湾东南亚研究新论:图像与路向》(1-24)。台北:洪叶文化。 陈琮渊(2013年10月),〈台湾的东南亚华人研究:发展脉络与创新路径的再思考〉。《台湾东南亚研究新论:图像与路向》(137-158)。台北:洪叶文化。 陈琮渊(2013年01月),〈金融在地化与政经制度分合-新加坡、马来亚及砂拉越华资银行战后初年的发展(1945-1966)〉。《第一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双年会论文集》(521-552)。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

学术兼职

华侨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华人文献学刊》、《中外关系评论》常务编委,同时也是政治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暨南大学中马关系研究中心之特约副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