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东芹

个人简介

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 2000至9月至2003年7月,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 访学经历: 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大阪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院,访问学者 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菲律宾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东京外国语大学亚洲与非洲语言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持课题: 1、华侨大学2004年度课题“菲华商联总会研究” 2、国务院侨办2005年度课题“菲律宾华侨华人社团现状研究” 3、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2006年度课题“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传承与嬗变” 4、福特基金2008年度课题“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从社团角度展开的研究” 5、福建省社科基金2010年度课题“菲律宾华侨华人社团发展史研究” 6、国务院侨办2011年度课题“两岸关系视野下的华侨华人及其政治认同——以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为个案的研究” 7、华侨大学2011年度课题“两岸关系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研究” 8、福建省统战部2013年度课题“关于加强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的思考——以菲律宾华侨华人社会为个案的考察” 9、福建省侨办2014年度课题“福建省侨情变化分析及侨务工作对策研究” 10、全国侨联2014年度课题 “菲律宾华侨华人新移民研究” 出版专著: 1、《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2、(合作)《中国大陆高校境外生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承担其中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高校境外生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的撰写工作。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华侨华人问题及中外关系史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十九世纪的华人私会党与马来亚锡矿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墨西哥排华初探》,《八桂侨刊》2002年第2期。 3、《战后国民政府的外汇政策与侨汇》,《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2期。 4、《论菲华商联总会成立之背景》,《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5期。 5、《论菲华商联总会的成立及其功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2 期。 6、《菲华商联总会“捐建农村校舍运动”述评——社会资本角度的诠释》,《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7、《战后初期菲华社会内部冲突分析》,《华侨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8、《论菲华商联总会政治取向的变迁》,《八桂侨刊》2008年第1期。 9、《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传播》,《八桂侨刊》2009年第2期。 10、《菲律宾华侨华人社团现状》,《华侨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1、《菲律宾华文报刊现状》,《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5期。 12、《二战后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嬗变》,《闽南》2010年第4期。 13、《菲律宾侨情报告》,国侨办《侨情》2010年第15期。 14、《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与现状》,《华侨华人蓝皮书(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 15、《菲律宾华侨华人报刊历史、现状与前景分析》,《世界民族》2011年第1期。 16、《回首血与火的岁月:现实主义的反思——评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7、《马华左翼文学缘起与流变的新探索》,《华侨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改革:探索、成效与思考》,《华侨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9、《近年来福建省侨情变化及其特点》,《八桂侨刊》2015年第1期。 20、《闽南侨乡新移民:形成、分期与特点》,《南洋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