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超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1999年9月-2009年6月,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环境法学)和法学博士学位(民商法学环境民法方向)。2009年进入华侨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8月-2016年1月在台湾地区台北大学法律学院任访问学者。2017年晋升教授。 现为华侨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党委副书记,华侨大学案例法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福建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重点课题3项,共主持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立法委托项目3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 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主要有: 1.主持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研究”(项目编号:19BFX196); 2.主持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页岩气开发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CFX102); 3.主持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研究:制度绩效与内在机理”(项目编号:10YJC820071); 4.主持2017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研究》(项目编号:17SFB3043); 5.主持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环境侵权救济中的环境标准制度重构:从PM2.5标准切入”(项目编号:2012M521450); 6.主持201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特别委托一般项目“《国家公园法》立法研究”(FJ2019TWFB08); 7.主持2016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一般项目“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规则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J2016TWF006); 8.主持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能源合作法律问题研究”(编号:CLS(2016)D157); 9.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新时代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的环境法供给与整合:环境领域法的系统作为”(项目编号:18VSJ039); 10.主持2018年度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立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FLS(2018)04); 11.主持2017年度福建省法学会重点课题“民法分则贯彻‘绿色原则’立法研究”(项目编号:FLS(2017) A08); 12.主持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横向委托立法项目“《泉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起草。 出版个人专著 1.《页岩气开发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2.《问题与逻辑: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协同机制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5.《环境法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发表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政法论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篇。 所获奖励与人才项目 1.2015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2014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3.2013年入选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百名优秀学者培育计划。 4.2020年入选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储备库。 5.2019年获福建省“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基金”奖教金; 6.获得第二届“福建法学英才”提名奖。 7.专著《问题与逻辑: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获得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8.论文《论“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制度展开》(载《法律科学》2018年第6期)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第六届“励青环境法学奖”二等奖。 9.论文《反思环保法庭的制度逻辑——以贵阳市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获得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佳作奖。 10.论文《污水排放标准制度的特定化——以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纳污红线制度为中心》(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获得湖北省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1.专著《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获得泉州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资助。 10.论文《环境侵权责任的行为责任性质之论证及其规范意义》(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获湖北省社科期刊第十四届(2011—2012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12.论文《环境风险行政规制的断裂与统合》(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第四届“晓林励青环境法学奖”三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环境法学、能源法教学、侵权责任法学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载《中国法学》2018年第1期,合著,CSSCI。 2.《风险交流视阈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省思——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切入》,载《法学评论》2020年第2期,独著,CSSCI。 3.《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绿色制度创新》,载《法学杂志》2020年第10期,独著,CSSCI。 4.《环境修复理念下环境侵权责任形式司法适用之局限与补》,载《政法论丛》2020年第3期,独著,CSSCI。 5.《论“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制度展开》,载《法律科学》2018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著,CSSCI。 6.《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省思》,载《法学》2018年第1期,独著,CSSCI。 7.《个人环境致害行为的法律规制——兼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责任制度之反思》,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6期,独著,CSSCI。 8.《页岩气特许权的制度困境与完善进路》,载《法律科学》2015年第3期,独著,CSSCI。 9. 《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的证成与判定》,载《法学评论》2015年第5期,独著,CSSCI。 10.《污水排放标准制度的特定化——以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纳污红线制度为中心》,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独著,CSSCI。 11.《环境风险行政规制的断裂与统合》,载《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独著,CSSCI。 12.《反思环保法庭的制度逻辑——以贵阳市环保审判庭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考察对象》,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独著,CSSCI。 13.《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的抵牾与交融——以环境侵权救济为视角》,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独著,CSSCI。 14.《环境污名损害的侵权法证成与类型构造——以域外经验为借鉴》,载《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1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著,CSSCI。 15.《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实践考察与体系展开》,载《政法论丛》2017年第4期,独著,CSSCI。 16.《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社会功能与权利结构》,载《政法论丛》2014年第4期,独著,CSSCI。 17.《“二元协商”模型对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启示与借鉴》,载《政法论丛》2013年第2期,独著,CSSCI。 18.《生态空间管制的环境法律表达》,载《法学杂志》2014年第5期,独著,CSSCI。 19.《<长江法>制定中涉水事权央地划分的法理与制度》,载《政法论丛》2018年第6期,独著,CSSCI。 20.《自然保护地体系结构化的法治路径与规范要义》,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独著,CSSCI。 21.《“自然保护地”法律概念析义与梳正》,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0期,独著,CSSCI。 22.《自然保护地体系结构化的法治路径与规范要义》,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独著,CSSCI。 23.《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与制度创新》,载《改革》2018年第1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19年第3期,独著,CSSCI。 24.《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损毁法律治理模式探究》,载《暨南学报》2018年第8期,独著,CSSCI。 25.《矿业权行使中土地损毁第三方治理制度之证成与展开》,载《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独著,CSSCI。 26.《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判决形式的疏失及其完善——从试点期间典型案例切入》,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独著,CSSCI。 27.《美国页岩气强制联营制度的构造与启示》,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独著,CSSCI。 28.《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载《吉首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独著,CSSCI。 29.《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之论证与路径展开》,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8期,独著,CSSCI。 30. 《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2期,独著,CSSCI。 31. 《页岩气矿业权行使土地侵权规制制度检讨》,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独著,CSSCI。 32. 《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与程序设定》,载《城市问题》2017年第3期,独著,CSSCI。 33. 《环境法视角下河长制的法律机制建构思考》,载《环境保护》2017年第9期,独著,CSSCI。 34. 《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法律规制制度探究》,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独著,CSSCI。 35.《页岩气特许权的制度逻辑辨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独著,CSSCI。 36.《环境修复审视下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形式之利弊检讨——基于条文解析与判例研读》,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著,CSSCI。 37.《我国页岩气开发管理的法律制度需求与架构——以波兰页岩气开发管理制度为镜鉴》,载《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2期,独著,CSSCI。 38.《矿业权行使中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从页岩气探矿权困境切入》,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独著,CSSCI。 39.《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信息公开制度之疏失与完善》,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独著,CSSCI。 40.《<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手段的反思与重构》,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11期,独著,CSSCI。 41.《环境侵权责任的行为责任性质之论证及其规范意义》,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著,CSSCI。 42. 《论环境标准制度的环境侵权救济功能》,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著。 43.《环保法庭在突破环境侵权诉讼中的挣扎与困境》,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独著,CSSCI。 44.《权利不可让与性规则与环境侵权救济》,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著,CSSCI。 45.《页岩气开发中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独著,CSSCI。 46.《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省思与权能重构》,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独著,CSSCI。 47.《环境犯罪中被害人自诉权之拷问与反思》,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独著,CSSCI。。 48.《反思与超越:环境侵权救济的内在机制诉求辨析》,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独著,CSSCI。 49.《昆明环保警察制度的借鉴与思考》,载《环境保护》2011年第21期,独著,CSSCI。 50.《环境法学研究中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以环境权研究为中心》,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独著,CSSCI。 51.《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及其选择——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CSSCI。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会分会理事; 福建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福建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共福建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 泉州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 泉州市洛江区政府兼职法律顾问;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审判咨询专家;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环保工作咨询组专家; 人民网福建频道专家库成员; 福建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