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日东

个人简介

应用经济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数量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优秀基地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数量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负责人,华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侨大学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分委员会副主席等。曾获得6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3项)和2项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 曾参加日本、新加坡、泰国等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由于教学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高校名师、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泉州市优秀人才和桐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荣誉称号。 教学领域:主要担任货币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学课程(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其中主讲的《货币金融学》课程被评为福建省优秀课程,《国际金融学》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负责的《国际金融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福建省省级教学团队。 培养出站博士后21人,在站博士后2人,指导毕业博士22人,其中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4篇,在校博士生4人,指导毕业硕士120人。 教育经历: 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学士), 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理学硕士), 2001年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工作与研修经历: 1987年7月硕士毕业后分配到华侨大学工商管理系任教, 1990年7月晋升讲师,1997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7月担任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4年5月担任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1年7月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4年10月担任商学院院长,2007年10月兼任数量经济研究院副院长,2009年9月担任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2015年3月兼任华侨大学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研究所所长和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8月起,担任统计学院/数量经济研究院院长。 1989.2-1989.7在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进修, 1993-1994赴香港大学访问一年, 2011.12-2012.1赴台湾中原大学、东海大学进修40天, 2014.7-2014.10赴台湾中兴大学合作研究三个月。 2016.8-2016.8赴美国杜克大学等高校培训14天。 科研项目: 已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以及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横向课题10余项。目前主持在研1项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研究,参与完成和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 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研究》(98CJL008),1998.7-2000.12;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境外投资实证分析与战略研究》(01CJY002)2001.7—2002.12;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08BJL019),2008.7—2010.12; [4]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2008GXS5D130),2009.3—2011.12; [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研究》(209148),2009.1—2012.12;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研究》(11JYA790048),2011.10—2014.12 [7]福建省软科学项目,《闽台经济集聚对科技创新活动影响的比较研究》(2012R058),2012.9-2013.12; [8]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基于高科技产业动态发展模式解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策略》(2006R0033),2006.12—2008.12; [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时机抉择模型》(2006J0210),2006.10—2009.9; [1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2013J01263),2013.1—2015.12 [11]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资金流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1996.12—1998.12; [1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省农民收入现状调查与增加农民收入措施研究》(2003T034);2003.7—2003.12; [1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沿海民营企业投融资问题研究》(2003B173),2004.7—2004.10等。 [14]胡日东主持, “我国经济杠杆的周期及其调整研究 ”,50万,中宣部,2016/07—2012.12 [15]胡日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依托需求侧调控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经济环境”(16ZDA004),2016.12—2019.12 论文、著作与教材: 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经济学家》《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宏观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CSSCI期刊、SSCI和SCI源期刊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在《财经智库》发表报告1篇,出版教材3部。 获得的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 [1]2009年11月科研成果《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关系》荣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2009年11月科研成果《卢卡斯假说在中国成立吗——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研究》荣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3]2007年12月科研成果《修正加权变异系数:度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有用指标》荣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4]2005年11月科研成果(书)《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发展------福建百家民营企业调查》荣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成员); [5]2003年11月科研成果《关于企业产量与定价决策模型的研究》荣获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6]2011年11月科研成果《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价值链区位选择》荣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7]2011年11月科研成果《我国对外开放与TFP增长的关系:经验研究》荣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 [8]2005年9月教学成果《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与实践》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9]2009年9月教学成果《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教材)》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应用、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金融计量分析及其应用、投融资与财务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学术兼职

目前担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社科联副主席,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委会副主任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