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启浩

个人简介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2007/2011年分别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博士学位。2003-2013年,GIS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中地)从事遥感影像处理平台及应用系统研发工作;2011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任教,主要研究雷达遥感、高分遥感影像分析及其灾害调查评估、城市规划及环境评估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以第二负责人承担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3项。研究成果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科技奖励2项。担任《IEEE TGRS》、《IEEE JSTARS》、《测绘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获奖情况 2019.1,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8.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二等奖; 2019.6,指导童绳武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6,指导李林林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推荐省优; 2014.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2012.5,指导王迅荣获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 全国总决赛C/C++程序设计本科组 三等奖,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12年,指导王迅荣获 “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 湖北赛区C/C++程序设计本科组 一等奖,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08.6,获“中国地质调查局5.12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突出贡献”表彰。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超像素的极化SAR城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估计方法研究(41771467),2018.1-2021.12;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综合多特征的极化SAR灾害损毁建筑提取方法研究(41301477),2014.1-2016.12; 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全极化SAR数据的震后损毁建筑物多特征综合提取(2012M52149),2012.9-2014.8; 作为技术负责人(排名2),参与完成国家发改委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基于国产卫星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系统研制与示范应用(发改办高技[2012]2083号),基于国产卫星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系统研发,2012.1-2015.6; 作为技术负责人(排名2),参与完成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高分综合交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先期攻关(07-Y30A05-9001-12/13),路网监控与灾害应急课题,2012.6-2013.6; 参与(排名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对象化目标分解方法研究(41471355),2015.1-2018.12; 主持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项目:城市群地质环境演化典型要素遥感识别与地质环境演化综合评价协作研发(2018116177),2018.5-2021.6; 参与(排名2)长江水利委员会项目:嘉陵江及沱江中下游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2019116125),2019.3-2020.6; 主持完成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分重大专项外协项目:工矿业城市区域水环境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研究(2016114073),2016.12-2017.12; 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国家地质调查数据集成应用工具软件研建(2016110076),2016.6-2017.5; 主持完成横向项目:新疆果子沟大桥地质灾害监测模型研究(2014116280),2014.1-2014.7; 主持完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年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基于极化SAR数据的震后损毁建筑物多特征综合提取(CUG120836),2013.1-2014.12; 参与(排名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遥感项目群项目: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海面油膜检测方法研究(2016119105), 2016.4-2018.12; 参与(排名2)完成长江水利委员会项目:嘉陵江及沱江中下游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2018116079),2018.3-2019.10; 参与(排名2)完成长江水利委员会项目:乌江赤水河上中游国家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遥感解译(2016114003), 2016.3-2016.10; 参与(排名2)完成长江水利委员会项目:长江流域乌江赤水河上中游重点治理区等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遥感解译(2015116078), 2015.4-2015.12; 参与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项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信息化综合系统研发(2014114 061), 2014.10-2015.12;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地质矿产资源高分应用示范先期攻关(E0202/1112,04-Y30B01-9001-12/15),地质灾害调查课题,2011.1-2012.12;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国家发改委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武汉城市圈国土资源卫星遥感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发改办高技[2010]37号),2010.1-2011.12。 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微波遥感”、“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承担“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等教学工作; 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学习成果导向的微波遥感教学研究与实践(2015B15); 参与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为目标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与实践(2016139); 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A类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面向能力培养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2013A16); 发表教学论文:陈启浩, 刘修国. 学习成果导向的《微波遥感》教学探索与实践.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5:283-284; 指导2012年、2016年、2017年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共5项,指导产学研项目共20余项。 研究团队 资源环境遥感与地学智能分析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摄影测量与遥感 雷达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 资源与环境遥感 灾害调查与评估 地表参数反演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Tong Shengwu, Liu Xiuguo, Chen Qihao*, Zhang Zhengjia, Xie Guangqi. Multi-Feature Based Ocean Oil Spill Detection for Polarimetric SAR Data Using Random Forest and the Self-Similarity Parameter. Remote Sens. 2019, 11, 451-471. Li Linlin, Liu Xiuguo, Chen Qihao*, Yang Shuai, Building damage assessment from PolSAR data using texture parameters of statistical model,Computers & Geosciences,2018,113(4):115-126. Chen Qihao, Li Linlin, Xu Qiao, Yang Shuai, Shi Xuguo, Liu Xiuguo. Multi-Feature Segmentation for High-Resolution Polarimetric SAR Data Based on 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 Remote Sensing, 2017, 9(6):570. 陈启浩, 聂宇靓, 李林林, 刘修国. 利用极化分解后多纹理特征的建筑物损毁评估. 遥感学报, 2017, 21(6). Yang Shuai, Chen Qihao, Yuan Xiaohui, Liu Xiuguo. Adaptive Coherency Matrix Estimation for Polarimetric SAR Imagery Based on Local Heterogeneity Coeffici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2016, 54(11):6732-6745. Xu Qiao, Chen Qihao, Yang Shuai, Liu Xiuguo. Superpixel-Based Classification Using K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Context for Polarimetric SAR Images. Remote Sensing, 2016, 8(8):619. 刘修国, 姜萍, 陈启浩*, 陈奇. 利用改进三分量分解与Wishart分类的极化SAR图像建筑提取方法. 测绘学报. 2015, 44(2):206-213. 刘修国, 陈奇, 陈启浩*, 徐乔. 综合多特征的高分辨率极化 SAR 图像分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 37(3):553-559. 陈启浩, 刘修国, 黄晓东, 姜萍. 一种极化SAR协方差矩阵综合四分量分解模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7):873-877. 陈启浩, 刘修国, 陈奇. 一种综合多特征的全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12):1419-1424. Chen Qihao, Li Linlin, Jiang Ping, Liu Xiuguo. Building collapse extraction using modified freeman decomposition from post-disaster polarimetric SAR image[C]//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EEE, 5769-5772, Beijing, 2016. (Oral) Chen Qihao, Liu Xiuguo, Liu Chen, Ji Rui. Impact analysis of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DEM on object-oriented landslide extraction from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C]//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IEEE, 940-945, Shenyang, 2013. Huang Xiaodong, Liu Xiuguo, Chen Qihao*. A four-component decomposition integrating selective deorientation and generalized volume scattering[C]//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EEE, 2447-2450, Melbourne, 201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