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乃

个人简介

2005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读研期间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2010年6月获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作,同时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7月顺利出站。201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理系GeoVISTA中心留学访问。目前主要从事地图可视化、时空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应用、三维地貌模型数学表达及其可视化相关研究工作,已发表SCI、EI等检索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教材5部,获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9项。 专著撰写 (1) 晁怡,郑贵洲,杨乃编著.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6月; (2) 郑贵洲,晁怡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排名:6; (3) 吴信才,周顺平,刘修国等.《MapGIS IGServer原理与方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排名:8; (4) 郑贵洲,胡家赋,晁怡等.《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实践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排名:6; (5) 吴信才,谢忠,周顺平等.《MapGIS搭建平台原理与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排名:12。 科研项目 (1) 2018.11-2019.5,主持重庆知行宏图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监管产品室内三维模块开发项目》; (2) 2017.7-2018.9,主持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顾及几何属性和空间关系的地图综合质量定量评价方法》; (3) 2017.7-2018.7,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公派访问学者项目; (4) 2017.1-2019.1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小微地貌三维模型自动构建的数学机理分析》; (5) 2015.5-2015.12,主持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智能识别与预测技术分析及应用》; (6) 2015.11-2016.7,主持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电网地理接线专题图制图及管理工具》; (7) 2013.7-2014.2,主持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项目《矿山信息系统软件研发》; (8) 2013.1-2014.1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新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三维地图若干空间认知规律的研究》; (9) 2013.1-2015.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云计算环境下三维地貌符号搭建式自动建模方法》; (10)2011.7-2013.7,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三维地貌符号搭建式自动建模方法》; (11)2011.12-2013.12,主持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项目《基于粒度计算的三维地图符号分类建模方法》; (12)2018.12.12-2019.12.31,参与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武汉配电网拓扑算法与制图》; (13)2017.7-2021.6,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项目“城市群经济区域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重点服务及应用示范”的课题《城市群经济区空间开发规划管理和辅助决策》; (14)2017.1-2019.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层特征学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分类》; (15)2015.1-2017.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云环境下协同式GIS工作流关键技术研究》; (16)2014.1-2016.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机载全波形激光雷达数据的复杂城区单株木提取方法研究》; (17)2011.1-2013.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顾及地理空间知识的地图要素群移位的智能化算法》; (18)2011.1-2013.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基元物理模型的地图要素空间冲突检测和移位算法研究》; (19)2012.6-2013.1,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信息化适用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基于平台的业务系统可视化搭建技术研究》; (20)2011.1-2013.12,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工具集技术规范研究和测试平台研究》。 指导学生获奖 (1)2020年指导学生(金霖、罗冉、殷广豪)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顾及多因素的东湖绿道分段舒适度预测模型构建与研究”获评“优秀”; (2)2019年指导学生(闫笑睿,金霖,毛昱昕,参赛作品《老有所依》)作品在“2019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GIS应用开发组”作品评选中荣获“优胜奖”; (3)2018年指导学生李洋荣获2018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开发赛三等奖(华中赛区); (4) 2018年指导学生陈诗漪硕士毕业论文《空间视域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量评估》被评为“2018年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 2017年指导的学生(周思嘉,张健,胡伟路,孙玉洁,参赛作品《“城市一张图”空间信息云平台》)作品在“2017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GIS应用开发组”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http://contest.esrichina.com.cn/html/jingsaixinwen/jingsaixinwen/2017/1203/437.html); (6) 2017年指导的学生(龙之冠,赵延毫,潘伯悦,曾进,参赛作品《武汉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SmartEDU》;学生:李子宁,戴茜,王颖,慈谕瑶,参赛作品《武汉市房屋信息展示平台》)作品在“2017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GIS应用开发组”作品评选中荣获“优胜奖”; (7) 2017年指导学生(陈诗漪、胡伟路、匡慧娟)完成的《武汉市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空间可达性度量》项目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5-2016学年度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优秀”项目”; (8) 2016年指导学生(张健、胡伟路)的参赛作品《武汉市社交媒体与环境数据可视化》在“2016公益云图数据可视化创新大赛”中荣获“技术实力奖”; (9) 2015年指导的学生(张政,谢文俊,王长硕,潘伯悦,参赛作品《For Kids》)作品在“2015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Web与移动应用开发组”作品评选中荣获“优胜奖”(http://contest.esrichina.com.cn/html/jingsaixinwen/jingsaixinwen/2015/1117/290.html,2015年11月) (10) 2015年指导的学生(吴朱天,黎航,张辉彬,冯芮,参赛作品《广场淘乐》)作品在“2015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Web与移动应用开发组”作品评选中荣获“优胜奖”(http://contest.esrichina.com.cn/html/jingsaixinwen/jingsaixinwen/2015/1117/290.html,2015年11月) (11) 2014年12月30日,指导学生黄婷、邓大伟、柳其志、胡伟路(报告题目:《光谷步行街综合服务系统》)荣获第25届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二等奖(地大校办字【2014】51号)。 (12)2014年指导学生阮洋荣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C/C++程序设计本科A组一等奖(2014年4月10日)。 (13)2014年指导学生(陈兴光、李霄)荣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C/C++程序设计本科A组二等奖(2014年4月10日)。 (14)2014年指导学生(陈诗漪、程若桢、黄婷、孔祥茹、练然)荣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C/C++程序设计本科A组三等奖(2014年4月10日)。 (15)2014年指导学生(贾雪)荣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C/C++程序设计本科A组优秀奖(2014年4月10日)。 (16)2014年指导的学生(黄婷、邓大伟、柳其志、胡伟路,参赛作品《光谷步行街综合服务系统》)作品在“2014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Web与移动应用开发组”作品评选中荣获“优胜奖”(http://contest.esrichina.com.cn/html/jingsaixinwen/jingsaixinwen/2014/1117/118.html,2014年11月)。 (17)2014年指导学生(赵雨慧、赵心怡、刘梦洁、江文乐,参赛作品《足迹网系统》)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获二次开发组优秀奖(http://contest2014.gisera.com/ShowFocus.aspx?NewsID=55,2014年11月11日)。 (18)2014年指导学生(张雷、刘畅、彭宣童、杨宇健,参赛作品《武汉市厕所综合管理系统》)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获二次开发组优秀奖(http://contest2014.gisera.com/ShowFocus.aspx?NewsID=55,2014年11月11日)。 (19)2013年指导学生(陈兴光、云硕、张凯,参赛作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系统》)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获二次开发高级B组一等奖(http://contest2013.gisera.com/ShowFocus.aspx?NewsID=60,2013年11月7日)。 (20)2013年指导学生(余若晟、王杨惠、张恩泽、黄婷,参赛作品《H7N9疫情监测综合服务系统》)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获高级开发组优秀奖(http://contest2013.gisera.com/ShowFocus.aspx?NewsID=60,2013年11月7日)。 (21)2013年指导学生(张锦绣)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获操作技能组制图类别优秀奖(http://contest2013.gisera.com/ShowFocus.aspx?NewsID=57, 2013年10月21日)。 (22)2013年指导学生(李悦康)参加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C/C++程序设计本科A组),并获得湖北赛区三等奖,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获奖日期:2013年5月15日。 (23)2012年指导学生(陈玉成、龚题、王莎莎、高广旗、李悦康等)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获二次开发高级组优秀奖。(http://contest2012.gisera.com/contestNews.aspx?id=114,2012年10月)。 (24)2012年指导学生(陈金娅)参加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C/C++程序设计本科组),并获得湖北赛区二等奖,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获奖日期:2012年4月26日。 教育经历 [1] 2017.7-2018.7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访问学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理系GeoVISTA中心 [2] 2005.9-2010.6 武汉大学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 [3] 2001.9-2005.6 武汉大学 | 地理信息系统 | 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研究领域

[1] 地图可视化 [2] 时空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应用 [3] 三维地貌模型数学表达及其可视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Nai Yang, Rong Fu, Yi Chao, Hongbo Liu, Xiaoya M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of delivery men in Wuhan[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 2020,75(8):445-463, https://doi.org/10.1080/19338244.2020.1743959; (2)Nai Yang, Alan MacEachren, Emily Domanico. Utility and usability of intrinsic tag maps[J].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2020, 47(4):291-304,https://doi.org/10.1080/15230406.2020.1732835; (3)Nai Yang, Alan MacEachren, Liping Yang. TIN-based Tag Map Layout[J].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 2019, 56(2):101-116,https://doi.org/10.1080/00087041.2018.1533294; (4)Zhiguan Long, Nai Yang(通讯作者), Yuanlin Huang, Yi Chao, Lin Wa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Elements Priority Of Cartographic Generalization Based On Taxi Trajectory Data[C], The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Photogrammetry,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s, Wuhan, China: ISPRS, 2017, XLII-2/W7: 65-69 ( https://doi.org/10.5194/isprs-archives-XLII-2-W7-65-2017); (5)Yang Nai, Chen Shiyi, Hu Weilu, Wu Zhongheng, Chao Yi. Spatial Distribution Balance Analysis of Hospitals in Wuh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6, 13(10): 971; (6) Yang Nai, Su Li-lan, Wan Lin, Yang Jie, Chen Shi-yi, Hu Wei-lu. A method for building 3D models of barchan dunes[J]. Geomorphology, 2016, 253: 181-188; (7) 杨洁,杨乃(通讯作者),黄婷,邓大伟,柳其志,胡伟路. 大型商场内人群择路行为认知规律的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42(3):414-420; (8)Nai Yang, Lin Wan, Guizhou Zheng, Jie Yang. Using Hachures to Construct a 3D Doline Model Automatically[J]. Cartographic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Geovisualization, 2015, 50(2):86-93; (9) 杨乃,孔凡秋,杨鸿海,张百灵. 基于空间认知的三维地图光影模型[J]. 测绘学报,2012,41(2):302-308; (10) 杨乃,孔凡秋,郭庆胜,吕秀琴. 三维地形图中碎石区域表达方法的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37(5):569-572。 教学论文 (1) 杨乃,李洋.微信小程序与公众号在野外地质实习中的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2):246-251. (2) 杨乃,李洋. 美国GIS相关学术科研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测绘科学,2019,44(4):188-195; (3) 杨乃,郑贵洲.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习报告的撰写规范探讨[J].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6):167-16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