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安剑奇

个人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学术振兴会海外特别研究员(JSPS Fellow),中国地质大学“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摇篮计划”学者,自动控制系主任。 2004年、2007年、2011年分别于中南大学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留校任助教,2013年任副教授。2014年9月调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工作,2019年任教授。2015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摇篮计划人才,2016年入选日本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JSPS Fellow),2019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员,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任日本东京工科大学研究员。先后访问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在先进控制与优化方法、复杂系统检测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及机械臂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和工程应用。目前招收并指导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类(控制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 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励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晨光计划项目1项,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2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1项,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前3名)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企业技改项目10余项,并获得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自动化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信息与控制》等国内外控制领域权威和重要期刊以及IFAC 世界控制大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7篇,SCI/EI检索52篇。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 目前是IEEE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担任IEEE产业电子学会人类因素技术委员会委员 (A member of the Technology Committee of Human Factors in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期刊分类工作委员会委员。2020年担任了第四届中国智能地质装备技术发展论坛秘书长,担任第37、38、39届中国控制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The 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llaborative Agents Research & Development (CARE) -- CARE for Smarter Health (CARE 2019)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The 201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 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The 11th Japan-Chin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cs》Gust Editor,担任多个国内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杂志的审稿人。积极参与国内控制届各项会议和活动,2017年受日本钢铁协会邀请在日本钢铁协会第174 回秋季演讲大会作邀请报告,2018年受邀在高炉布料过程建模与控制技术研讨会上进行大会报告,2014年受邀在ITCA2014&ISCIIA2014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报告,是国内外控制领域活跃的科研工作者。 教学方面先后承担了包括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原理与应用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控制器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多门课的教学工作,承担了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出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教材2部。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1人,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先后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次,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获得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4篇,指导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包括国家级A类创新创业计划、国家节能减排大赛、挑战杯大赛、飞思卡尔智能小车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比赛,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以上2项、省(赛区)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3. 出版教材 [1] 王小玲 安剑奇 严晖 周肆清.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1 [2] 王小玲 安剑奇.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版)》. 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5 4. 近期部分授权发明专利 [1] 安剑奇, 游发扬, 吴敏,曹卫华. 一种批次称重加料过程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申请日:2018.8.29,授权日:2020.8.25,专利号:ZL201810997624.3. [2] 安剑奇, 陈会聪, 吴敏, 曹卫华. 基于高炉炉况分类的高炉布料调节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申请日:2018.8.31,授权日:2020.7.7,专利号:ZL201811010708.X. [3] 安剑奇, 甘超, 曹卫华, 吴敏. 一种考虑动载荷的汽车起重机吊臂挠度计算方法. 申请日:2015.12.31,授权日:2019.1.22,专利号:ZL201511028561.3. [4] 安剑奇, 申笑菱, 吴敏, 曹卫华. 一种双汽车起重机协同吊装系统载荷分配计算方法. 申请日:2018.8.31,授权日:2019.9.24,专利号:ZL201811011899.1. [5] 安剑奇, 杨玉婉, 吴敏, 陈易斐, 曹卫华. 一种高炉状态聚类的方法及装置. 授权日:2018.01.30, 授权号:ZL201610160154.6. [6] 安剑奇, 李皇, 何勇, 吴敏, 曹卫华. 一种有效处理冲突信息的高炉悬料诊断方法. 授权日:2017.11.14, 授权号:ZL201510445520.8 [7] 安剑奇, 吴敏, 曹卫华, 陈倩芳, 谢新鹏. 一种合金加料方法及合金加料装置. 授权日:2017.04.05, 授权号:ZL201510274763.X [8] 安剑奇, 陈易斐, 吴敏, 何勇, 曹卫华. 一种高炉炼铁过程一氧化碳利用率的建模方法. 授权日:2017.02.15, 授权号:ZL201410032031.5. [9] 安剑奇,陈诗桓,于艳,林艺辉,朱露莎,一种双台起重机协同作业载荷分配优化方法. 授权日:2016.02.10,授权号:ZL201310152926.8 [10] 安剑奇,吴敏,唐修俊,曹卫华,王令,朱军,一种基于空间二维映射的汽车起重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2016.01.13,授权号:ZL201310152931.9 5. 部分教学获奖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0年"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指导教师 2015年第九届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指导教师 2012年第六届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指导教师 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项目奖 指导教师 2013年第八届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 指导教师 2013年第八届 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二等奖 指导教师 2013年湖南省科技厅校园我的科技梦电视大赛亚军 指导教师 2011-2012年度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2-2013年度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2011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获中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2012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获中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2013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获中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研究领域

智能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与工程机械控制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安剑奇, Feng Yin, Min Wu, Jinhua She, Xin Chen. Multi-source wind speed fusion method for short-term wind power predi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 DOI: 10.1109/TII.2020.3006928. [2] 安剑奇, Huicong Chen, Min Wu, Wangyong He, Jinhua She. Two-layer fault diagnosis method for blast furnace based on evidence-conflict reduction on multiple time scales.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20. DOI: 10.1016/j.conengprac.2020.104474. [3] 安剑奇, Yibo Huang, Min Wu*, Jinhua She. Two-level data-based adjustment of controller parameters for weighing process of ladle furnace.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0, 16(12):7658-7670. [4] 安剑奇, Xiaoling, Shen, Min Wu*, Jinhua She. A multi-time-scale fusion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gas utilization rate in a blast furnace.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9. DOI: 10.1016/j.conengprac.2019.104120. [5] 安剑奇, Junyu Yang, Min Wu, Jinhua She, Takao Terano. Decoupling control method with fuzzy theory for top pressure of blast furnace.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019, 27(6), 2735-2742. [6] 安剑奇, Jialiang Zhang, Min Wu, Weihua Cao, Takao Terano. Soft-sensing method for slag-crust state of blast furnace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ecision fusion. Neurocomputing. 2018, 315:405-411. [7] 安剑奇, Min Wu, Jinhua She, Takao Terano. Re-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lift-path planning for truck crane.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8, 90:146-155. [8] Huang Yibo, 安剑奇*, Yong He, Min Wu. Quasi-convex combin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2-D discrete-time Roesser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18, 12 (6): 718-727. [9] 安剑奇, 吴敏, 何勇, 曹卫华. 基于分层递阶融合算法的高炉料面煤气流分布软测量方法. 自动化学报. 2011, 37 (4): 496-502. [10]安剑奇, 刘洋, 吴敏. 高炉炉喉煤气流形态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 31 (5) :624-631. 2. 近期主要会议论文 [1] Xiaoling Shen, 安剑奇*, Min Wu, Jinhua She. Burde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gas utilization rate in blast furnace. Proceedings of the 21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IFAC2020), Berlin, German, Jul. 11-17, 2020 Online. [2] 安剑奇, Zhangbing Chen, Min Wu, Jinhua She, Min Ding. A multi-source wind speed fusion method for wind power prediction based on kNN-SVR. Proceedings of IEEE IECON 2018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USA, Oct. 21-23, 2018. [3] Huicong Chen, 安剑奇. Burden distribution decision for blast furnace based on multiple condition state.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Wuhan, China, 2018. [4] 安剑奇, Yuwan Yang, Min Wu, Takao Terano.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carbon monoxide utilization rate of blast furnace based on multi-timescale characteristics.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Dalian, China, 2017: 4459-4463. [5] 安剑奇, Hao Qi, Weirong Liu, Min Wu. A calculation method of crane deflection considering the boom gap.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Asian Control Conference. pp: 13-17 Kota Kinabalu, Malaysia May. 31 - Jun. 3, 201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