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院生

个人简介

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 1990年9月-1994年6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习,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4月-2002年8月, 先后在研究所、工厂企业从事科技工作,1999年被聘为工程师。 2002年9月-2005年11月,长春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机械工程系任教,2010年被聘为副教授。 2013年9月-2014年9月,美国South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科研项目: [1] 参与海洋激发激化法探测系统(2009--2010)(国际合作项目子课题). [2] 参与海洋勘探设备与仪器(2009--2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第8名). [3] 参与煤层气松散段护壁堵漏关键技术基础与理论研究(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第2名) [4] 主持突出机械创新的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研究(2009-2014)(校级) 发明专利: [1] 王院生,路桂英. 光学二次非球面凹面零件仿形加工方法及装置[P]. 2009中国发明专利: CN200951512 [2] 王院生,路桂英. 光学二次非球面凹面零件仿形加工装置[P]. 2007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1947942. [3] 王院生,李志华,郑彦鹏,李波,路桂英.双频激电法水槽物理模拟实验装置[P].2012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199533.9 [4] 王院生,路桂英;张永权;乌效鸣;王生维.随钻注浆性能测试试验槽[P]. 2013中国国家发明专利: CN 201110342235.5. 2013年11月. [5] 王院生,余娟,路桂英,李波.一种重力定向型海洋勘探电场探头[P].201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310100259.9. 


研究领域

1、精密机械与仪器, 2、机械电子工程 具体方向: 1、激发激化法海洋探测技术研究 2、机械工程中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 3、机械工程中微分方程的相似解及其应用 4、µ控制的理论及其FPGA实现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张喜朝,王院生.关于二维视图与三维视图相结合的探讨. 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委员会2001年年会. [2] 王院生, 等. QKS-17自动开伞器的设计.全国第六界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襄樊: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分会安全救生专业委员会. 2002.pp150-154. [3] 王院生.开伞器外壳零件的模态分析.全国第六界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襄樊: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分会安全救生专业委员会. 2002.pp155-157 . [4] 王院生, 路桂英,彭又新.自动开伞器的设计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7(4).571-573. (EI) [5] 王院生,等.轨迹成形法加工非球面截取轨迹的误差权重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7(9):1235-1238. (EI) [6] 王院生, 等.二次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轨迹成形法加工新技术.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5.21(5):77- 80。 [7] WANG Yuan-sheng, et al. A New Locus Shaping Method of Quadric Aspheric Parts. JOURNAL OF CHINA ORDNANCE SOCIETY. 2005.1(2):233- 239. [8] 王院生, 等. 轨迹成形法非球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的模型.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5.24(8):910-913。 [9] 王院生, 路桂英,王存洋.非球面凹面光学零件仿形加工方法的修正.光学技术.2007年33卷第3期,pp367-369.(EI) [10] 王院生, 路桂英,康红梅.非球面并联仿形磨床的靠模原理与误差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41(7):259-261. [11] Yuan-sheng WANG, Hong-mei KANG, Gui-ying LU, Bo LI, Qi CHEN. A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Precision Linar Servo Mechanism. MACE2010. Pp 6220-6223. (EI) [12] WANG Yuan-sheng, KANG Hong-mei, LU gui-Ying, Li Bo. Detection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bout Gallstone Auto-dissolving Instrument. ICISE2010. v1:199-202. (EI) [13] Yuan-sheng WANG, Gui-ying LU, Bo LI, Hong-mei KANG, Yongquan ZHANG. Multi-state Program Control Parachute Design and Principle Experiment. MACE2011. v7:5924-5927. (EI) [14] Gui-ying LU, Yuan-sheng WANG, Bo LI, Juan YU. Structure about the Dual-axis Speed Turntable and its’ Stability Analysi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235 (2012) pp 186-191. (EI) [15] Yuan-sheng WANG, Gui-ying LU, Bo LI, Juan YU. The Reliability Design of Automatic Open-parachute-devi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325-326(2013).pp 1180-1184. (EI) [16] Yuan-sheng WANG, Gui-ying LU, Bo LI, Discuss about Linear System Transfer Function and 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 275-277 (2013) pp 756-760. (EI) [17] Yuan-sheng WANG, Gui-ying LU, Juan YU, Bo LI. Discuss about fast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under-damped second-order system in time domai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655-657 (2013) pp 2202-2206. (EI) [18] Juan YU, Yuan-sheng WANG, Hong-mei KANG, Gui-ying LU. A control system of three-axis stepper motor based on the FPGA, MEC 2013. V6:pp3334-3337. (EI) [19] Yuan-sheng WANG, Gui-ying LU, Zhao-xin ZHOU, Juan YU, Intensity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underwater instrument cabin shel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945-949(2014) pp 1242-1249. (EI) [20] 王院生,余娟,路桂英,等.基于FPGA的图像光点中心坐标提取.电视技术,2015,39(3):39-42. [21]Wang Yuansheng,Yan LinBo, LU Guiying. Discussion about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diffusion type in the Submarine Induced Polarization Electrical Prospecting. ICEEP2016:9-16. 中国深圳,2016/09/17-2016/09/18

学术兼职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2014.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