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杜学斌

个人简介

男,博士,副教授,1977年出生 ► 1997年9月~2001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 2002年8~2001年6月,中石化无锡石油实验地质研究所,工作 ; ► 2002年9~2004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地质专业; ► 2004年9~2007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地质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 2007年7月~现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事海洋地质与资源教学与科研工作; ► 2009-2013年,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科学博士后; ► 2012年7-2013年7月,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地质系访问学者; ☆ 科研项目 近年来负责的科研项目: ♦ 2013~201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南海北部深水区台缘结构与生物礁生长模型” ♦ 2015~2016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协作项目:“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沉积体系及岩性油藏控制因素研究” ♦ 2014~2015 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与道达尔(中国)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协作项目:“宣城地区古生界页岩特征及保存条件研究” ♦ 2014~2017 年,973专题:陆相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控制因素研究(第二负责人) ♦ 2013~2014 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协作项目:“东营、沾化地区沙四上-沙三下亚段化学层序地层学研究” ♦ 2011~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第二批项目“冲绳海槽西坡块体搬运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 2010~2012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三批特别资助“淡化与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非均质富集的有机分子指纹信息表征” ♦ 2009~2011年,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坳陷湖盆优质烃源岩形成中海侵作用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表征” ♦ 2009~2010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基于地震沉积学的东营三角洲变迁研究” ♦ 2009~2011年,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冲绳海槽南、北段沉积过程对典型地形地貌的响应对比研究” ♦ 2009~2011年,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结构构造及动力学过程研究” ♦ 2009~2010年,国家专项:“东营凹陷层序地层分析与油气地质要素空间配置关系”(第三负责人) ♦ 2009~2010年,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课题: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湖海沟通事件与优质烃源 岩发育关系研究” ♦ 2009~20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9年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冲绳海槽西坡海底峡谷发育形态机器演化机制” 近年来参与的科研项目: ○ 2016~2020: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西湖凹陷天然气资源分级及分布研究 ○ 2014~2015: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协作项目:礼乐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及有利储存展布研究 ○ 2014~2016: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协作项目:渤海海域古近系“混合沉积”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及发育模式研究(第二负责) 2015~2016: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协作项目:中石化琼东南探区勘探潜力分析与典型储集体解剖(第二负责) 参加学术会议 ♦ 2008.7.13~2008.7.18:加拿大温哥华,“18th Annual Goldschmidt Conference”,Poster:“Structure characters of continental red bed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late Cretaceous Yaojia Form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 2008.12.1~2008.12.2:山东青岛,“青岛地质学会2008年年会” ♦ 2009.4.15~2009.4.19:澳大利亚阿德莱德,“2009 GEOFLUIDS VI conference”,Poster:“Hydrogeochemistry of formation water in relation to overpressures and fluid flow in the Qikou Depression of the Bohaiwan basin, China” ♦ 2009.7.28~2009.8.2:山东青岛,“中科院海洋所学术活动月”,口头报告:“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的结构构造及动力过程研究” ♦ 2009.10.15~2009.10.19:山东青岛,“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口头报告:“松辽坳陷湖盆环状坡折带发育特征及其对沉积过程控制 ♦ 2009.10.25~2009.10.28:北京,“The First World Young Earth-Scientists Congress”,Poster:“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 of double-circular slope break in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 2011.6.20~2011.6.23:北京,国际层序地层学研讨会。 ♦ 2013.5.18~2013.5.22:美国匹兹堡,AAPG年会。 ☆ 教学成果 参与编写教材1部 解习农、任建业主编. 沉积盆地分析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 ☆ 主讲课程 ★《海洋沉积学》(本科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本科生) ★《盆地分析》(本科生) ★《海洋环境科学》(本科生) ☆ 联系方式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系(邮编:430074)

研究领域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会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终身会员

目前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石油地质、海洋地质(能源)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细粒沉积非均质性 南海生物礁与油气成藏 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Xuebin Du, Xiaodong Song, Minqiang Zhang, Yongchao Lu, Yangbo Lu, Ping Chen, Zhanhong Liu, Shuai Yang. Shale gas potential of the Lower Permian Gufe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Lower Yangtze Platform, Chin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5, 67: 526-543. • Xuebin Du, Xinong Xie, Yongchao Lu, Liang Zhang, Wei Peng, Yunpeng Li. Multiple overpressure syste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Qikou Depression of the Bohaiwan Basin, China. Geological Journal, 2015, 50:456-476. • Xuebin Du, Mingqiang Zhang, Yongchao Lu, Ping Cheng, Yangbo Lu. Lithofacies and de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 shales in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Lower Yangtze, China. Geological Journal, 2015, 50:683-701. • Xuebin Du, Xinong Xie, Yongchao Lu, Jianye Ren, Shun Zhang, Penglin Lang, Tao Cheng, Ming Su, Cheng Zhang. Distribution of continental red paleosols and their forming mechanisms in late Cretaceous Yaojia Forma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1, 32, 244-257. • Du Xuebin, Xie Xinong, Lu Yongchao, Zhang Liang, Zhang Cheng. Hydrogeochemistry of formation water in relation to overpressures and fluid flow in the Qikou Depression of the Bohaiwan Basin, China.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0, 106, 77-83 • Xinong Xie, Shun Zhang, Yongchao Lu, Jianye Ren, Xuebin Du. 2009. Abnormally pressured environments and their control on hydrocarbon migration: case study on the Sanzhao Depress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101:116. • Zhang Cheng, Xie Xinong, Guo Xiurong, Du Xuebin. 2008.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geothermal field in the Bozhong sub-basin, Bohaiwan Basin, China.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2(12):A1078(SCI)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