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吴文兵

个人简介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8年11月 祖籍:江西鄱阳人 最后学位:工学博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摇篮计划”入选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2007年7月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并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奖(詹天佑奖);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学获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广西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其他省部级课题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录用论文9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检索28篇、EI检索30篇,累积被引600余次;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等。 教育背景 2007.09-2012.06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奎华教授 2003.09-2007.07 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导师:蒋斌松教授 工作经历 2018.12-至 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察与基础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12-2018.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察与基础工程系,副教授(破格),博士生导师(2017.05) 2012.06-2013.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察与基础工程系,讲师 2016.06-2018.08,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职博士后,合作导师:梅国雄教授 2015.03-2016.03,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合作导师:M. Hesham El Naggar院士 2012.06-2015.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合作导师:蒋国盛教授 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博士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地质工程 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品行端正,为人踏实,热爱科研,具有一定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主讲课程 本科生:土力学、岩体力学、岩土测试技术、基桩检测 研究生:工程前沿案例、专业英语写作与交流、工程伦理、桩基工程理论与技术 科研项目 [1]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2020,主持; [2] 分布式应变波法及其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51878634),2019-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3] 循环荷载作用下海洋大直径管桩土塞弱化机理及长期承载特性研究(51678547),20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4] 土塞对管桩视波速与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51309207),2014-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项目一等资助(2016M600711),2016-2018,主持;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0批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664),2017-2019,主持; [7] 考虑土塞效应时管桩视波速的变化机理及动力响应研究(2013T60759),2013-2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批特别资助项目,主持; [8] 考虑成桩效应时饱和地基中桩的纵向振动特性及应用研究(2012M521495),2012-2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面上项目二等资助,主持;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第六批摇篮计划(CUGL150411),2015-2017,主持; [10] 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ZDK015),2017-2019,,主持; [11] 深厚软土中超长桩的屈曲失稳破坏机理研究(201402),2014-2015,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主持; [12] 不同桩端(尖)形状对端承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CUG120821),2012-2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主持; [13] 单桩竖向刚度模型研究(2017056368),2017-2019,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主持; [14] 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研究(2013051008),2013-2016,国家863高技术项目项目课题,第四参与人; [15] 虚土桩法及其在桩基础动、静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50879077),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三完成人; [16] 渗流作用下的被动桩土拱效应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41372311),2014-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三参与人; [17] 基于远程数据传输的钻探工程数字化设计与管理系统(2014050011),2014-2016,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地调项目,第六参与人; [18] 高温后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及本构关系研究,2015-2016,教育部科技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第二参与人; [19] 软土地区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桩基的托换加固技术研究,2015-2016,一般横向课题,第二参与人。 [20] 桩端压浆后超长超大直径桩承载性能数值分析(2014056102),2014,企业横向课题,第二参与人。 教改项目及教学研究 [1]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初探(2017B05), 2017-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主持; [2] 专业英语写作与交流(工程)(YKC2017204), 2017-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高水平课程建设项目,第三; [3] 工程伦理(课程)(YKC2018302), 2017-201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第二; 出版专著清单 [1] 吴文兵,王宁,王奎华. 基于虚土桩法的桩纵向振动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2. 代表专利 [1] Water-permeable pipe pile system capable of accelerating soil consolidation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nited States Patent, Patent No: US 10 309 072 B2, 2019.6.4, Third Patentee. [2] Seawater corrosion-preven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structure based on semipermeable membrane, Australia Innovation Patent, Patent No: 2017101577, 2017.11.29, Second Patentee. [3] 一种多瓣梅花形桩的横截面构建方法、异形桩及制作方法,发明专利:ZL201710833674.3,2019年4月2日,第一发明人; [4] 底托式原状土取土器,发明专利:ZL 201610583916.3,2018年9月11日,第四发明人; [5] 一种微型桩水平静载试验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929423.0,2018年6月8日,第一发明人; [6] 一种环箍式扭转激振装置及其测量桩参量并求解相应虚拟时域响应曲线的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497755.6,2017年10月24日,第一发明人; [7] 一种逆作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10426965.7,2017年6月13日,第二发明人; [8] 一种自反力式深孔岩基载荷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10473794.3,2016年6月22日,第二发明人; [9] 钻孔灌注桩临灌前气举清孔装置及其清孔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10425158.3,2016年9月21日,第二发明人; [10] 一种压力管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发明专利:ZL 201410654329.X,2016年11月23日,第四发明人。 获得的软件著作权 [1] 砂井地基固结度预测系统V1.0,登记号:2018SR672552,2018年08月22日; [2] 基于虚土桩模型的桩端沉渣检测软件V1.0,登记号:2019SR0258454,2018年12月02日。 奖励与荣誉 [1]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年10月; [2] 2018年度(第五届)朱训青年教师教育奖励基金,2018年12月;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十九届科技论文报告会优秀指导老师,2018年12月;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爱校爱家爱生”首届教职工主题演讲比赛优秀奖,2018年10月; [5] 2017年度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优秀奖(排名前10%),2017年; [6] “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2017年12月;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017年6月;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7年5月; [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六届“研究生的良师益友”,2017年9月; [10] 2016年度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优秀奖(排名前10%),2016年; [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博士后,2015年3月; [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秀班主任,2014年10月。

研究领域

土与结构静动力相互作用、桩基动力学、固结理论、软黏土力学与地基处理、土工测试方法、海洋岩土工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4] 吴文兵,蒋国盛. 土力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措施探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3(7): 44-45. [5] 吴文兵,窦斌,梁荣柱.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初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 11: 47-48.近五年英文论文: [1] Wenbing Wu, Hao Liu, Xiaoyan Yang, Guosheng Jiang, M. Hesham El Naggar, Guoxiong Mei, Rongzhu Liang.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apparent phase velocity of open-ended pipe pile[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online publication, doi.org/10.1139/cgj-2018-0816. [2] Hao Liu, Wenbing Wu*, Guosheng Jiang, M. Hesham El Naggar, Guoxiong Mei, Rongzhu Liang. Benefits from using two receiver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w-strain integrity tests on pipe piles[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online publication, doi.org/10.1139/cgj-2018-0406. [3] Yi Tian, Wenbing Wu*, Guosheng Jiang, M. Hesham El Naggar, Guoxiong Mei, Pengpeng Ni.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vacuum preloading consolidation with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 based on elliptical cylinder model[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9, 116, doi.org/10.1016/j.compgeo.2019.103202 [4] Lichen Li, Wenbing Wu*, M. Hesham El Naggar, Guoxiong Mei, Rongzhu Liang. DEM analysis of the sand plug behavior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open-ended pile[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9, 109: 23-33. [5] Hao Liu, Wenbing Wu*, Guosheng Jiang, M. Hesham El Naggar, Guoxiong Mei. Influence of soil plug effect on the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large diameter pipe piles[J]. Ocean Engineering, 2018, 157: 13-25. [6] Wenbing Wu, M. Hesham El Naggar, Maged Abdlrahem, Guoxiong Mei, Kuihua Wang. New interaction model for the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pipe piles considering soil plug effect[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17, 54(7): 987-1001. [7] Wenbing Wu, Guosheng Jiang, Shenggen Huang, Guoxiong Mei, Chin Jian Leo. A new analytical model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weld on the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prestressed pipe pi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17, 41(10): 1247-1266. [8] Hao Liu, Guosheng Jiang, M. Hesham El Naggar, Wenbing Wu*, Guoxiong Mei, Rongzhu Liang. Influence of soil plug effect on the torsional dynamic response of a pipe pile[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17, 410: 231-248 [9] Wenbing Wu, Hao Liu, M. Hesham El Naggar, Guoxiong Mei, Guosheng Jiang. Torsional dynamic response of a pile embedded in layered soil based on the fictitious soil pile model[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6, 80: 190-198. [10] Wenbing Wu, Guosheng Jiang, Shuhui Lü, Shenggen Huang, Banghua Xie. Torsional dynamic impedance of a tapered pile considering its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effect[J].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2016, 34(4): 321-330. 近五年中文论文: [1] 刘浩,吴文兵*,蒋国盛,梅国雄,梁荣柱,官文杰. 土塞效应对管桩低应变测试视波速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9, 41(2): 383-389. [2] 李称,吴文兵*,梅国雄,宗梦繁,梁荣柱. 不同排水条件下城市固废一维降解固结解析解[J]. 岩土力学, 2019,40(8) :3071-3080, 3089. [3] 田乙,吴文兵*,蒋国盛,梅国雄,徐宝军. 连续排水边界下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土体一维固结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 40(8): 3054-3061, 3070. [4] 宗梦繁,吴文兵*,梅国雄,梁荣柱,田乙. 连续排水边界条件下土体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12): 2829-2838. [5] 刘浩,蒋国盛,梅国雄,梁荣柱,吴文兵*. 基于附加质量模型的管桩扭转振动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8, 40(4): 716-725. [6] 吴文兵,邓国栋,张家生,黄生根. 考虑横向惯性效应时桩侧土-管桩-土塞纵向耦合振动特性研究[J]. 岩土力学, 2017, 38(4): 993-1002. [7] 吴文兵,蒋国盛,邓国栋,谢帮华. 黏弹性地基中基于虚土桩模型的桩顶纵向振动阻抗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5, 34(7): 192-198, 202. [8] 吴文兵,谢帮华,黄生根,徐学连. 考虑挤土效应时楔形桩纵向振动阻抗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5, 37(4): 1042-1048. [9] 吴文兵,蒋国盛,王奎华,谢帮华,黄生根. 土塞效应对管桩纵向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6): 1129-1141. [10] 吴文兵,蒋国盛,窦斌,王奎华,黄生根. 嵌岩特性对嵌岩桩桩顶纵向振动阻抗的影响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4, 33(7): 51-57.

学术兼职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Ocean Engineering》、《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50余种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