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冯晓腊

个人简介

男,1964年9月生,1984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职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产业集团总经理。199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教授,同时兼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产业集团总经理。 冯晓腊教授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具有厚实的理论积累及丰富的实践经验。1992年以来,在湖北省内外主持实施了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及施工项目,代表项目有佳丽广场深基坑降水工程、武汉世贸大厦深基坑抢险工程、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基坑降水工程、武汉时代广场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武汉新世界中心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武汉长江隧道南北竖井及明挖段降水工程等,并参与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项目”、“武汉过江隧道地质勘查项目”等重大项目的施工设计。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冯晓腊教授创新、发展了一系列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特别是深基坑降水抢险技术。1997年,冯晓腊被吸收为武汉市深基坑工程咨询委员会成员,并在2002年参与了湖北省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的编写工作,2003年又提名为武汉市建筑科技中青年专家委主任委员。 冯晓腊教授勤于实践研究,注重教学相长。1987年任教以来,他曾先后获得“水文系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地质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1996年创立“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之后,他一直将该公司作为学校工程学院的产、学、研基地,至2007年已经依托公司的项目实践直接指导、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1名。 出版的专著: 1、《软土理论与工程》[M],地质出版社,2000年; 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M],湖北省建设厅、质量监督局发布,2004年; 主要科研项目: 1、武汉地区深基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研究,武汉市建委科技处,2001年-2002年10月; 2、武汉新世界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2004年7月-2005年1月; 3、武汉时代广场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004年11月-2005年5月; 4、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高压突(涌)水超前地质实时预报预警与决策系统研究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2007年,第一参加人。 5、长江隧道深基坑止水工程,横向,2006年7月-至今,主持。

研究领域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岩土工程教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 4、《珠江三角洲地区某软基试验段次固结变形分析》[J],地基基础按变形控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0年; 5、《武汉展览馆深基坑降水工程新方法浅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年第4期; 6、《灰色聚类法在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3年第24期; 7、《土钉支护数值模拟》[J],城市土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3年; 8、《有限元在岩石高边坡应力和位移分析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4年第5期; 9、《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soft Foundation Bed Improvenent by Electrochemistry Pile-Making Mothod》[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4年第15期; 10、《二元结构中弱透水层基坑降水的水文地质特性》[J],人民长江,2004年09期; 11、《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加固软土路基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4期; 12、《三维水-土耦合模型在深基坑降水计算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13、《悬挂式止水帷幕堆基坑降水的影响》[J],土工基础,2006年04期; 14、《武汉市深基坑工程地下水防治技术的理论与实践》[J],土工基础,2006年s1; 15、《广贺高速公路试验段软基处理的沉降分析与预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s1; 16、《南水北调工程十堰方滩乡塌岸预测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第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