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雷宏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招生方向 微波遥感系统技术 天线理论与工程 微波成像及信号处理 工作经历 1991年4月至今主要从事合成孔径雷达基础理论、实现方法、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发展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机载微波成像雷达系统技术;微波成像系统和信号处理的新理论、新技术。自1991年以来参与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多项863、国防科工委、总装预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型号研制项目。 在星载SAR方面,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与国际上的发展基本同步。主要进行了高分辨率小卫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可行性研究,总体技术研究,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技术研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性能模拟分析和系统性能测试验证方法研究等。 在机载SAR方面,主要进行高分辨率多模式SAR系统研究工作。采用相控阵天线在国内第一次成功地建立了L波段聚束SAR实验系统;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聚束SAR飞行试验;成功获得了第一批聚束SAR成像的原始数据。用该聚束SAR数据成出了国内第一幅聚束SAR图像。 自199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展微波成像相关的基础理论、成像算法、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微波成像和信号处理方面主要开展下述相关研究工作: (1)星载多模式微波成像遥感系统理论与技术; (2)星载微波成像遥感系统天线技术; (3)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及在微波遥感中的应用; (4)高性能机载微波成像遥感系统技术; (5)定量微波遥感理论和技术; (6)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研究; (7)运动补偿技术在微波遥感中的应用; (8)稀疏表示理论及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9)微弱信号检测及信号处理算法与应用。 工作简历 1991-04--今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任研究员 奖励信息 (1) 里尔合成孔径成像雷达侦察机, 二等奖, 部委级, 2006 (2) K/CXL01机载合成孔径成像雷达侦察系统地面测试设备, 三等奖, 部委级, 2005 (3) 国务院政府津贴, , 国家级, 2001 科研项目 ( 1 ) 高分三号SAR分系统, 参与, 国家级, 2012-01--2016-12 ( 2 ) 0.1米SAR载荷技术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3-01--2014-12 ( 3 ) 月壤钻探三维可视化测试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7--2016-12 ( 4 ) 月壤钻探三维可视化研究, 主持, 院级, 2016-01--2017-12 ( 5 ) 动中视天饲系统关键技术, 主持, 院级, 2018-04--2018-12 ( 6 ) 治超系统关键技术, 主持, 院级, 2018-06--2020-06 ( 7 ) 公路治超系统技术研究, 主持, 院级, 2019-07--2021-07 ( 8 ) 监狱管理系统, 主持, 院级, 2019-07--2021-07 参与会议 (1) A reflective two-frequency multipolarized antenna for the synthetic-aperture radar,2000-12,hong lei (2) A reflective antenna system of synthetic-aperture radar for a small satellite,2000-12,hong lei (3) A two-frequency multipolarized phased antenna arry for the synthetic-aperture radar,2000-12,hong lei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微波遥感系统技术 2.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 天线理论与工程 4. 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学术兼职

2008-06-18-今,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7), 常任技术委员 2006-07-30-2016-07-30,空间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航天科技集团西安分院), 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06-28-今,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客座教授 2004-04-01-2007-04-01,微波成像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客座研究员 2003-01-01-今,中国电子学会, 高级会员 2002-03-01-2007-03-01,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及应用技术专业组, 技术专家 2001-06-30-2015-06-30,《通信技术》期刊, 期刊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