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艾刚

个人简介

现任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教师。 主要成就 创立并验证了压力容器贯穿裂纹中气体泄露发生的焦耳-汤姆逊效应的数值计算和仿真模型 毕业院校 南洋理工大学 学术代表作 Study 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during leaks of high pressure argon through a realistic crack; Effect of the Joule-Thomson cooling on the leak-before-break approach 教育经历 2002.09-2004.06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4.09-2006.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8.09-2014.06 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08-2008.07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工作,任职助教; 2014.06-2015.04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科研,任职助理研究员,入选校内博士 后支持计划 2015.05-2016.08 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所,博士后科研,任职研究员 2019.12-至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教师 专业成就 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近7年,主要从事与压力容器和管道完整性相关的研究工作,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和开展的研究课题得到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美国船级社新加坡分社、新加坡海事局、新加坡能源市场局、新加坡电力分公司和法国能源公司Engie集团等的紧密合作、鼎力支持和大力赞助,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管道工业安全性监测和完整性保障等方面的技术革新。也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物理系从事与燃料电池相关的研究近2年,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现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发表SCI、EI等论文十多篇,授权专利2项。 专利 一种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串联电池组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0610009799.6 钙钛矿型含铋材料的新用途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0610009873.4 科研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承载压缩气体的压力容器发生泄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焦耳-汤姆逊制冷效应的研究,主研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气体泄漏中发生的焦耳-汤姆逊制冷效应对破前漏机制的影响的研究,主研人 国际合作项目,用先进的多种传感器对气体管道异常的监测和分析,主研人

研究领域

压力容器和管道完整性, 失效分析和预防

主要从事与压力容器和管道相关的失效分析和预防、健康监测,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价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Gang Ai (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Study 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during leaks of high pressure argon through a realistic crac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2016. 99: 213-227. Gang Ai (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Effect of the Joule-Thomson cooling on the leak-before-break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2016, (139-140): 96-106. 艾刚 (通讯作者),等. 基于焦耳-汤姆逊效应的压力容器泄漏模型和数值仿真. 压力容器,2015, 32 (9):1-10. 艾刚,等. 高压容器泄漏中发生的焦耳-汤姆逊效应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2016, 52 (4): 97-102. 艾刚,等. 阳极支撑型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催化学报. 2006, 27 (10): 885-88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