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莫树平

个人简介

获奖、荣誉及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情况: 1. 2014.08 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酿造酱油与配置酱油鉴别关键技术研究 2. 2013.11 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型功能微生物活菌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持项目(省部级以上): 1. 2008.01至2010.12,广东省科技厅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食品新型生物防腐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编号:2007A020902003); 2. 2009.07至2012.06,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及添加剂生物制造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B05050800007); 3. 2010.07至2013.06,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饮料工业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0A080403005); 4. 2013.01至2017.08,国家科技部“863”课题:食品蛋白质安全评价和鉴伪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编号:2013AA102202); 5. 2013.01至2014.06,广东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广东省肉制品产业安全路线图的研制(项目编号:2012B050800007); 6. 2013.07至2016.06,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蛋白类加工中分子鉴伪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编号:2013B091100012003); 7. 2017.12至2022.12,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广东产地属性发酵食品氨(胺)类危害物积累规律与定向干预。

研究领域

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程,农产品加工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果汁澄清方法综述,食品工业科技,1990,(9). 2. 配制型茶叶酱油—茶叶有效成分提取与澄清技术研究初探.中国调味品,2005,(8). 3. 龙眼果汁的澄清方法.食品工业科技,2005,(10). 4. 鸡粉调味料工业化生产抗结块试验研究,食品与机械,2009,(9). 5. 真菌多糖提取液脱色方法的比较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09.(12). 6. ε-聚赖氨酸复合生物防腐剂对广式腊肠的防腐效果研究,2010.12,食品研究与开发. 7. 生鲜肉类复合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开发研究,2011.11,食品科技. 8. 几种常用防腐剂对食品中常见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比较研究,2014.10,食品科技. 9. ε-聚赖氨酸复合防腐剂对常见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抑制作用,2012.11,食品与机械. 10. 肉制品中的风味物质及其分析方法,2007.01,中国调味品. 11. ε-聚赖氨酸纯化的工艺优化,2011.10,现代食品科技. 12. 确保蛋白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关键,2015.12,中国农村科技. 13. 抗氧化剂及其增效剂对荔枝、龙眼和芒果原果汁的抗氧化作用研究,2010.10,饮料工业. 14. 影响果汁饮料质量的关键技术,2007.6,饮料工业. 授权专利: 1. 食用菌调味基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200810027716.5); 2. 一种西餐调味果汁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282404.6); 3. 一种生鲜肉类复合生物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201210146766.1); 4. 一种由帕拉金糖制造低聚帕拉金糖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0510101167.8); 5.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活菌制剂常温真空干燥保护剂及其应用方法,发明专利(ZL201410771343.8); 6. 一种复合风味调味料及其生产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272561.9); 7. 不吸水链霉菌Str-8及利用其制备ε-聚赖氨酸及其盐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110152802.2) 8. 一种提高益生菌活菌数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0910040776.5); 9. 复合生物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ZL200910040606.7); 10. 食用菌调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200810027715.0); 11. 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200910038538.0); 12. 含α-葡糖基转移酶细菌活细胞的收集方法,发明专利(ZL 00 1 14194.5); 13. 一种由异麦芽酮糖制造异麦芽酮糖醇的方法,发明专利(ZL01 1 14731.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