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红惠

个人简介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学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和学科、团队、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她紧跟国际学科前沿,做出了许多有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工作:发现了一批有应用潜力的新菌种、独特的糖基转移酶基因,选育了一批高性能、高产业化应用的微生物菌种,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战略微生物资源库,保藏菌种23000多株,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种质资源;作为主要负责人建成了全世界国际布达佩斯条约确认的WIPO专利菌种保藏中心(全国第3家国家专利菌种保藏单位),成为广东未来战略新型产业重要的战略支撑和保障平台;利用资源库优势,为社会提供微生物菌种10多万份,应用单位5000多家,获得经济效益28亿元;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榴菌素遗传转化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AMF对酚类物质的诱导具有系统性”新理论,继而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系统诱导的信号分子;揭示了AMF对植物的保护效应及其自身耐低pH和抗重金属的关键机制,为植物病害防治、酸化和污染土壤的修复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在AMF研究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她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级研究和技术人才,建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微生物资源发掘保护与共享利用研究团队并获得广东省和省直机关“巾帼文明岗”称号。她先后主持和承担了973前期预研、国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十二五863课题、省级重点项目等60多项,有效推动了微生物资源学科的发展;作为第1完成人,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级以及广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此外,还获得其他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获得经鉴定国际先进水平成果4项,授权发明专利22件,发表论文190多篇(其中SCI收录63篇),制定国家标准4项。 朱红惠研究员于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6年获“南粤巾帼创新十杰”荣誉称号,同时被授予“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肇庆市首批“西江创业领军人才”;2013年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15年获“第三届广州科技创新联盟南山奖”;2014年入选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宣传人选;2012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长期致力于微生物资源发掘、保护和共享利用研究

学术兼职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专利菌种保藏机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机构)负责人;兼任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微生物及酶制剂工作组委员,广州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