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书豪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83900-网络空间安全 招生方向 威胁检测与信息对抗,网络攻防技术 教育背景 2008-09--2012-0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学博士 2006-09--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2002-09--2006-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学士 工作简历 2015-10~现在,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副研级) 2012-07~2015-10,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8-09~2012-07,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工学博士 2006-09~2008-07,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2002-09~2006-07,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学士 专利成果 ( 1 ) 一种面向社交网络的恶意代码传播预测方法及系统,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011764.6 ( 2 ) 一种恶意代码捕获方法及系统,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210294945.X ( 3 ) 一种远程控制重构方法及系统, 2013,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310259810.4 ( 4 ) 一种面向社交网络的虚拟恶意节点及其网络识别方法,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201510066831.3 科研项目 ( 1 ) 社会化网络中恶意代码传播建模方法与预测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6-12 ( 2 ) **分析系统(242计划), 主持, 国家级, 2016-04--2017-05 ( 3 ) **子系统(CNCERT/CC**工程), 主持, 国家级, 2012-08--2015-12 ( 4 ) 大规模***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12--2019-12 ( 5 ) *提取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8-12--2021-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HSTF-Model: an HTTP-based Trojan Detection Model via the Hierarchical Spatio-Temporal Features of Traffics, Computer & Security, 2020, 通讯作者 (2) Efficient Malware Originated Traffic Classification by Us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 (ISCC), 2020, 通讯作者 (3) Ringer: Systematic Mining of Malicious Domains by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ICCS, 2020, 通讯作者 (4) Challenge Collapsar(CC) Attack Traffic Detection based on Packet Field Differentiated Preprocessing and Deep Neural Network, ICCS, 2020, 通讯作者 (5) 基于混合结构深度神经网络的HTTP恶意流量检测方法, 通信学报, 2019, 第 3 作者 (6) A Method of HTTP Malicious Traffic Detection on Mobile Networks, WCNC, 2019, 第 5 作者 (7) MalHunter: Performing a Timely Detection on Malicious Domains via a Single DNS Query, ICICS, 2018, 第 4 作者 (8) MalShoot: Shooting Malicious Domains Through Graph Embedding on Passive DNS Data, CollaborateCom, 2018, 第 4 作者 (9) Detecting Information Theft Based on Mobile Network Flows for Android Users, NAS 2017, 2017, 第 4 作者 (10) Discovering Malicious Domains through Alias-Canonical Graph, TrustCom 2017, 2017, 第 4 作者 (11) Detecting DNS Tunnel through Binary-Classification Based on Behavior Features, TrustCom 2017, 2017, 第 2 作者 (12) SMS Worm Propagation Over Contact Social Networks: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TIFS), 2015, 通讯作者 (13) Botnet spoofing: fighting botnet with itself,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CN), 2015, 第 4 作者 (14) 基于调用习惯的恶意代码自动化同源判定方法, 电子学报, 2015, 第 4 作者 (15) 基于主动学习和SVM方法的网络协议识别技术, 通信学报, 2013, 第 4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