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范伟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83900-网络空间安全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招生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网络体系结构与安全防护 教育背景 2014-09--2019-0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博士 2007-09--2009-07 北京理工大学 硕士 2002-09--2006-07 北京工业大学 学士 工作简历 2012-04~现在,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2009-08~2012-04,国家保密科学技术研究所, 工程师 奖励信息 (1) 无线局域网智能屏蔽设备研制配备, 二等奖, 省级, 2016 专利成果 ( 1 ) 一种桌面虚拟化SPICE协议下的传输方法,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 2015 1 0121560.7 ( 2 ) 一种基于USB-Key的虚拟桌面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14 1 0557737.3 科研项目 ( 1 ) 虚拟机逃逸的通用渗透攻击机理与防护模型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18-12 ( 2 ) 基于XXXX与跨网密取, 参与, 国家级, 2016-01--2019-12 ( 3 ) 重要XXXX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 参与, 国家级, 2017-07--2018-05 ( 4 ) XXXX线缆信号XXXX装置,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8-04--2019-08 ( 5 ) XXXX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8-04--2019-12 ( 6 ) 电话机电磁XXXX, 主持, 国家级, 2018-04--2020-08

研究领域

电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物质,人们生来而培养的意识,创新能力,都以一种电磁场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中。人消失了,这种物质依然以一种形式存在着,只是表现的非常微弱。研究电磁场的接收,就是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本人长期从事电磁信号采集与处理理论研究和系统虚拟化安全技术理论分析。主要从事研制接收机或频谱仪等微弱信号处理设备,并开发虚拟化安全系统。专长首先为宽带电磁信号接收处理分析与异常信号识别,是863计划和先导专项子课题的技术负责人,创新性地开发小型化视频信息接收还原系统、数字接收机等应用于多个国家重要部门,开发的场所监测设备已在国家重要会议中应用。其次开发了基于usbkey的虚拟化双层多因子安全认证系统,基于KVM和XEN的虚拟化漏洞扫描系统,并申请并获得1项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制定国家保密标准6项。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KVM虚拟化系统的动态迁移安全算法研究, Research on Security Algorithm of Virtual Machine Live Migration for KVM Virtualization System, 第18届信息与通信安全国际会议, 2016, 第 1 作者 (2) KVM虚拟化动态迁移技术的安全防护模型研究, Security Protection Model on Live Migration for KVM Virtualization, 软件学报, 2016, 第 1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