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旭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招生方向 网络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 5G移动通信网络 教育背景 2001-09--2005-04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博士 1998-09--2001-09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硕士 1994-09--1998-09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学士 工作简历 2015-08~现在,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先进网络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研究员 2015-01~2015-08,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5-04~2014-12,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高性能网络实验室总工/副研究员 奖励信息 (1) 网络5.0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个人优秀贡献奖, 一等奖, 其他, 2019 (2) 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 二等奖, 部委级, 2018 (3) 中关村5G创新应用大赛, 一等奖, 其他, 2018 (4)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部委级, 2014 专利成果 ( 1 ) 一种实现重叠网络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物理节, 发明,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 101883113 B ( 2 )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发明, 2011,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 101350764 B ( 3 ) 一种基于P2P技术的多域内容分发系统及相应的方法, 发明, 2010,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 101257396 B ( 4 ) 一种P2P流量优化的网络系统, 发明,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 101958827 B ( 5 ) 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发明,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 101350765 B ( 6 ) 应用层协议识别方法, 发明, 2012,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 101360090 B ( 7 ) 应用层组播网络维护方法、终端和系统, 发明, 2011, 第 5 作者, 专利号: CN 101534205 B ( 8 ) 网络编码层对数据包的编解码方法,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1033440 ( 9 ) 边缘路由节点以及其从多源预取内容的方法,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0118155 ( 10 ) 一种分层混合组网系统及其路由优化方法,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102212016 ( 11 ) 一种代理节点、传感器网络数据获取方法及传感器网络, 发明, 2012,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210111064X ( 12 ) 一种基于PGM的有效带宽测量方法, 发明, 200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07101183090 ( 13 ) 一种基于结构化P2P应用服务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发明, 200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07101183103 ( 14 ) 基于IO事件通知机制的单进程内容服务器装置及方法, 发明, 200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07100641570 ( 15 ) 移动终端跨区保持MEC边缘TCP业务服务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8, 第 4 作者, 专利号: 2018102295797 ( 16 ) 一种基于MEC的园区网业务下沉方法,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02295867 ( 17 ) 一种局域网环境中透明分流方法和装置,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03531462 ( 18 ) 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10192059 ( 19 ) 数据转发接口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发明, 2018,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810989887.X ( 20 ) 一种基于网络包载荷的卷积神经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1122301.6 ( 21 )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数据传输网络系统, 发明, 2018,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811290181.0 ( 22 ) 高铁在通信基站间切换时维持MEC边缘TCP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发明,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910325411.0 ( 23 ) 高铁环境中一种基于网络编码降低丢包率的方法, 发明,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910329810.4 ( 24 ) 多链路环境下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发明,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910440933.5 ( 25 ) 基站接入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910474578.3 科研项目 ( 1 )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端到端流量管理和优化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2 ) 基于IPV6的国家级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3 ) 基于网络的资源集成、管控与服务系统及关键技术, 主持, 部委级, 2015-01--2015-12 ( 4 ) 高铁HIDT-LTE网关系统研发测试, 主持, 院级, 2016-10--2018-05 ( 5 ) 面向中国科技云的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6-06--2019-05 ( 6 ) 可管可控的下一代互联网视频云服务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主持, 院级, 2014-07--2017-12 ( 7 ) 5G网络边缘计算技术研发、标准化与验证,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19-12 ( 8 ) 异构环境下基于可扩展视频编码的P2P流媒体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1-01--2014-12 ( 9 ) 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实验验证, 主持, 国家级, 2010-01--2015-01 ( 10 ) 移动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4-12 ( 11 ) 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9-01--2011-12 ( 12 ) 新型移动业务控制网络的架构及关键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09-12--2013-12 ( 13 ) 网络内容监管与舆情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08-01--2010-12 ( 14 ) 新媒体云计算分布式内容适配平台, 主持, 部委级, 2008-01--2010-12 ( 15 ) 基于全维可定义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19-07--2022-06 ( 16 ) 智慧城市人机物三元空间智能回路认知与学习理论和方法, 参与, 国家级, 2020-01--2023-12 项目协作单位 与产学研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包括中科院计算所/声学所/信工所/自动化所/国家天文台、信通院、广科院、铁科院、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广电网络等运营商,大唐、中兴、华为、intel、NXP、东土科技等设备制造商,腾讯、小米、极路由等互联网公司。

研究领域

未来网络、5G移动网络、大数据技术等。具有超过10年的互联网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研究积累,特别在4G/5G移动网络技术、分布式网络架构、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型方面有深刻理解及研究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中科院等重大项目10余项,并成功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成果在多个运营商网络、设备商、CCTV等得到规模化应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已授权14项),主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 1、未来网络技术研究领域 融合SDN及ICN技术,提出“软件定义内容网络SDCN”,通过存储能力与网络能力的深度融合,以及网络能力的边缘化、智能化和能力开放,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应用服务质量,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在用户行为感知、流量调度优化、动态路由优化、分布式缓存管理、网络能力开放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ICC、GlobeCom、INFOCOM等国际知名会议及学术期刊等发表论文22篇,申请专利8项。基于SDCN技术理念设计了国内第一款智能无线路由器;与中国移动合作研发家庭智能网关,实现边缘内容分发,在安徽移动现网试点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试验床需求,研发智能网络边缘设备,优化广域网数据传输效率,保障未来科研应用需求。 2、5G移动网络技术研究领域 面向“中国科技云”智能化、移动化的发展需求及实验室一三五科研定位,成功开拓了5G移动网络技术研究方向,提出5G网络切片与移动边缘计算结合的研究思路,开展网络切片、无线传输优化、分布式协同计算、5G与ICN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发表论文6篇,申请专利4项。联合大唐成立“5G无线网络与应用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怀柔5G试验网,规划并开展一系列5G新技术实验;将5G MEC技术引入高铁网络,解决高速移动环境下车地数据传输、信息处理时延等问题,研发的MEC智能网关设备已在京津高铁线及复兴号高铁列车完成试验部署,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3、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研究领域 面对互联网流量及应用优化、移动固定异构网络管理等问题,提出基于重叠网技术的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体系架构,实现网络与应用的相互感知,以及网络承载与控制的分离,提高网络效率、QoS与安全性,同时降低维护成本与难度。在P2P流量优化、承载网状态感知、网络性能建模、异构网络内容分发、TCP传输优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发表论文29篇,申请专利30项。主持研发了国内第一套P2P流量优化系统,在多家运营商网络得到规模化应用;主持研发了基于P2P+CDN架构的异构网络内容分发系统,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杭州网通等得到现网应用;发起成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P2P标准化工作组并任副秘书长,主持制定三项行业标准。 4、云计算大数据研究领域 面向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研究分布式数据采集、异构数据关联挖掘、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型、内容安全审计等关键技术,形成完整的媒体大数据分析体系。发表论文6篇,申请专利2项。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第一套基于大数据的媒体互联网影响力指数系统;与高能所合作,设计研发了媒体大数据分析平台,在CCTV、CNTV得到大规模应用,成功为央视2013-2016年春晚及2014年世界杯等重大播出活动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研发成果获2014年中国影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A New Loss Function for Traffic Classification Task on Dramatic Imbalanced Datasets, ICC2020, 2020, 通讯作者 (2) A Traff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Packet Transport Layer Payload by Ensemble Learning, ISCC 2019, 2019, 通讯作者 (3) A Scientific Data Traffic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HPCC-2019, 2019, 通讯作者 (4) A Dynamic Multi-path Forwarding Strategy for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s, HPCC-2019, 2019, 通讯作者 (5) A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Data Center Networks Based on Named Data Networking,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ternet Technologies, 2018, 通讯作者 (6) BBR-TCP协议实验性能评价,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 通讯作者 (7) MEC 技术及其业务移动性管理方案, 中国电信建设, 2018, 第 2 作者 (8) SDN Controlle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2018 9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Service Science, 2018, 通讯作者 (9) A Survey of Mobile Edge Computing in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ICICN2018, 2018, 通讯作者 (10) Social Relation Based Cache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Distributed Caching Systems, CCNC, 2014, 第 3 作者 (11) A novel cooperative caching algorithm for massive P2P caches, PPNA, 2013, 通讯作者 (12) A Utility-based Terminal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terminal 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ISCC, 2013, 第 3 作者 (13) A Novel Peer Selection Mechanism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s, ICON, 2013, 第 3 作者 (14) Two Traffic Distribution Approaches in Terminal Cooperation ove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ICON, 2013, 第 3 作者 (15) 考虑SVC数据特性的P2P流媒体分片算法, 高技术通信, 2013, 第 3 作者 (16) A Playback Length Changeabl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for SVC-based P2P Streaming Systems, ICC, 2012, 第 2 作者 (17) A Playback Length Changeable Chunk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SVC-based P2P Streaming Systems, GlobeCom, 2012, 第 2 作者 (18) Time-Stamped Equal Size Segmentation and Chunk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SVC based P2P Streaming Systems, ICPADS, 2012, 第 2 作者 (19) Peer selection in P2P file sharing systems over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with consideration of downlink bandwidth limitation, GlobeCom, 2012, 第 2 作者 (20) Peer Selection in Mobile P2P Systems over 3G Cellular Networks, PerCom, 2011, 第 2 作者

学术兼职

2020-02-01-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专家委专家 2020-01-04-今,北京灵犀移动通信联盟, 理事 2019-05-31-今,网络5.0技术与应用创新联盟, 副主席/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7-10-01-今,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联合导师, 联合导师 2016-04-01-今,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 通信委员 2015-04-01-今,中国电子学会, 高级会员 2015-04-01-今,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 委员 2014-05-01-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3-07-01-今,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客座教授, 客座教授 2013-06-04-2020-10-01,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