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彬

个人简介

李彬,男,1979年生,工学博士,IEEE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计量与质量控制分会委员。2002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连读,200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7留校任教,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教学与科研工作。期间,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9项。迄今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录用与本课题理论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EI收录2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 工作经历 2007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教学与科研工作。期间,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教育经历 2002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连读,200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7留校任教,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教学与科研工作。期间,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获奖、荣誉称号 欧陕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李彬,彭光明,田联房,柏瑞,毛宗源。 “肺肿瘤三维适形图像融合、可视化及识别关键技术研究”,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奖全军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科研项目 1) 项目名称:恶性肺结节的分类不确定性信息可视化传递函数研究 项目编号:61305038 起止年月: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资助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 项目负责人:李彬 2) 项目名称:CT中肺结节基于良恶性识别的体可视化光学模型研究 项目编号:S2012010009886 起止年月: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 资助类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彬 3) 项目名称:NSCLC生物适形调强放疗靶区智能识别及自适应控制 项目编号:8451064101000631 起止年月: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 资助类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彬 4) 项目名称:基于图像引导与自适应控制的心脏战创伤智能评估 项目编号:20090450866 起止年月: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 资助类型: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彬 5) 项目名称:区域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及数字化影像辅助诊断应用系统的研发 项目编号:2010Z11 起止年月: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 资助类型: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彬 6) 项目名称:基于区域医疗影像中心信息平台的肿瘤三维辅助诊断系统 项目编号:2009B090300057 起止年月: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 资助类型: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彬 7) 项目名称:基于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的灼热丝火焰检测系统 起止年月: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资助类型:国家其它部委(质检总局)科技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彬 出版专著和教材 Book “Image Fusion”,Chapter “Multimodal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 and Fusion in 3D conformal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ISBN 978-953-7619-X-X,Publisher: INTECH, 2011, pp.391-414 科研创新 1)李彬, 王雷,田联房. 基于平移不变剪切波变换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2016.01,中国,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548940.5,已授权,2016 2)李彬, 田联房, 毛宗源. 一种融合解剖与功能成像信息数据场的半透明体绘制方法,2010.9,中国,国家发明专利ZL200710031851.2,已授权 3)李彬, 许婉露,田联房. 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2012,中国,计算机版权2012SR067978,已授权 4) 李彬, 岑梓源,田联房. 医学图像处理算法工具库软件,2012,中国,计算机版权2012SR078531,已授权 5)李彬, 田联房, 香世杰,刘思伟. 基于区域医疗影像中心信息平台及多模态医学成像信息融合的肿瘤辅助诊断系统,2009,中国,计算机版权2009SR057520,已授权 6)李彬, 田联房, 毛宗源. 基于解剖与功能成像信息融合的三维可视化医疗诊断系统,2008,中国,计算机版权2008SR03300,已授权 7)李彬, 兰辉, 张梓良,冯达等. 火焰高度测量系统软件,2013,中国,计算机版权2013SR027545,已授权 8) 李彬, 刘建平, 田联房,丁焕文,陈铿.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2013,中国,计算机版权2014SR049947,已授权 9) 李彬, 吴仲明, 田联房. 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轮廓测量系统,2015,中国,计算机版权2015SR181307,已授权 教学活动 现主讲研究生专业必修课《模式识别原理》与ECE留学研究生课程《machine vision and Intelligent Systems》;主讲本科生必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 指导学生情况 已招收指导14名硕士研究生(其中,4届10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协助指导22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其中,3届4名博士研究生、9届共16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 我的团队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团队。

研究领域

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科学计算/信息可视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Qinglin Chen, Guangming Peng, Yuanxing Guo, Kan Chen, Lianfang Tian, Shanxing Ou, Lifei Wang. “Segmenta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using adaptive local region energy with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based similarity distance and multi‑features cluster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vol.15, 2016. (SCI) 2)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Kan Chen, Lianfang Tian, Yao Yeboah, and Shanxing Ou. “Det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in CT Images Based on Fuzzy Integrated Active Contour Model and Hybrid Parametric Mixture Model,”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vol.2013, Article ID 515386, 15 pages, 2013. doi:10.1155/2013/515386, 2013. (SCI) 3)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Kan Chen, Guangming Peng, Yuanxing Guo, Lianfang Tian, Shanxing Ou, and Lifei Wang “Segmentation of ground glass opacity pulmonary nodules using an integrated active contour model with wavelet energy-based adaptive local energy and posterior probability-based speed function,” Materials Express. vol.6, no.4, 2016. (SCI) 4) Bin Li, Jing Zhang, Lianfang Tian, Li Tan, Shijie Xiang, Shanxing Ou.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of lung nodule combining rule-based and C-SVM classifi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 vol.4, no.5, pp.960-976, 2011. (SCI收录, 期刊) 5) Lei Wang (student), Bin Li* (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Multi- Modal Medical Volumetric Data Fusion Using 3D Discrete Shearlet Transform and Global-to-Local Rule,”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vol.61, no.1, pp.197-206, 2014. (SCI收录, SCI二区源刊) 4) Lei Wang (student),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Multi-modal medical image fusion using the inter-scale and intra-scale dependencies between image shift-invariant shearlet coefficients,” no.19, pp.20-28, 2014. Information Fusion, (SCI收录, SCI二区源刊) 5)Kan Chen(student),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Wen-bo Zhu, Ying-han Bao . “Vessel attachment nodule segmentation using integrated active contour model based on fuzzy speed function and shape–intensity joint Bhattacharya distance ,” no.103,pp273-284, 2014. Signal Processing, (SCI三区源刊) 6) Lei Wang (student),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An Explicit dependency model for multi-modal medical image fusion in shift-invariant shearlet transform domain,”no.19,pp29-37, 2014. Information Fusion, (SCI二区源刊,期刊) 7) Lei Wang (student),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A Novel Multi-Modal Medical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Shift-Invariant Shearlet Transform”, vol.61, no.7,2013. Imaging Science Journal. (SCI源刊) 8) Wenbo Zhu (student),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 Topology Adaptive Vessel Network Skeleton Extraction with Novel Medialness Measuring Function”, vol.64, pp.40-61, 2015.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SCI源刊) 9) Wenbo Zhu (student), Bin Li(Corresponding author), Lianfang Tian, Kan Chen. ”A Novel Coronary Artery Skeleton Extract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ple Hypothesis Tracking”, vol.4, pp. 1-8, 2014.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and Health Informatics. (SCI源刊) 10) 朱文博(学生), 李彬 (通信作者), 田联房, 陈侃, 鲍盈含. “新型基于分层多假设跟踪的冠脉骨架提取算法”, 自动化学报, vol.40, no.8, pp.1783-1792, 2014 11) 陈侃(学生), 李彬 (通信作者), 田联房. “基于模糊速度函数的活动轮廓模型的肺结节分割”, 自动化学报, vol.39, no.8, pp.1257-1264, 2013 12) Bin Li, Lian-Fang Tian and Shanxing Ou. “An optical model for translucent volume renderin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using preintegrated shear-warp algorith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Imaging, ISSN 1687-4188, vol.2010, no.2010, pp.1-11, 2010. (EI收录, 期刊)

学术兼职

IEEE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计量与质量控制分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