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胜会

个人简介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8/07-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4/01-2015/03,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利文城市事务学院访问学者 2005/09-2008/06,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社会调查原理与实践 研究生:定量分析方法、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科研项目 (一)主持科研项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新时代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9JZD025,起止时间:2019.7-2022.12.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重约束下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6A030313493,起止时间:2016.12-2019.12.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IA150088,起止时间:2015.12-2018.12. 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项目,基于优势产业视角的城市群协调发展实证研究,项目编号:GD15CLJ03,起止时间:2015.12-2017.12 5.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创新驱动与需求拉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研究——广东案例,项目编号:2012B070300026 ,起止时间:2012.09-2013.12 6.广州市软科学项目,广州市LED产业发展路线与促进政策研究,项目编号:x2ggN5120840,起止时间:2012.10-2013.12 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效果评价和模式创新研究——珠三角的实践,项目编号:10YJC790143,起止时间:2010.11-2013.12 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珠三角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绩效研究,粤科基办字【2010】3号/10451064101005130,起止时间:2010.11-2012.09 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升级转型研究,项目编号:x2ggN5100800,起止时间:2010.09-2012.12 10.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集聚、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项目编号:x2zgN9090090,起止时间:2009.01-2009.08 11.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联模型研究,项目编号:x2ggN6162310,起止时间:2015.10-2016.01 12.广州市白云区发改委,白云区“十三五”能源保障思路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2ggN6151010,起止时间:2015.07-2015.12 (二)参与科研项目(部分)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ZD057。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4。 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先顺序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5YJA790032。 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面上项目,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9E-08。 5.广东省软科学重大项目, 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1A070101006。 著作 1.王洪、章熙春、李胜会,广东省LED 产业与促进政策研究[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06 获奖与荣誉 1.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校级培养对象 2.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优秀本科论文指导教师 3.广东省教育厅,2007年南粤优秀研究生

研究领域

公共政策与区域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的文章 [1]李胜会,朱绍棠.从实现到转化:高校科技创新演变及效率[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06):53-62. [2]李胜会,徐文燕. 智能化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质增效[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25(005). [3]李胜会,徐文燕.我国科技评价制度变迁与改革需求——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分析[J].学术研究,2020(10):47-53. [4]李胜会. 抗战烽火淬炼“科学报国”光荣传统[N]. 光明日报,2020-11-25 [5]李胜会,徐文燕. 德国大力促进产学研协作实践[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24(007). [6]李胜会. 推进“三评”体系改革 促进科技评价现代化[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2-06(007). [7]李红锦,樊馨媄,李胜会.中国高校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及其溢出效应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34(06):24-34. [8]李红锦,张宁,李胜会.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产业专业化视角的实证[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06):106-118. [9]李胜会,宗洁.优势制造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耦合研究——珠三角的实证[J].南方经济,2016(08):75-93. [10]李胜会,刘金英.信息产业发展与政策执行评价——基于广东部分地区3G&4G产业的调查[J].南方经济,2016(02):118-128. [11]李胜会,刘金英.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分析与绩效评价——“非政策失败理论”及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3-13+23. [12]李红锦,李胜会.人口迁移承接与珠三角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演变的耦合[J].经济地理,2013,33(08):46-51. [13]李红锦,李胜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LED产业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04):75-80. [14]李胜会.我国LED产业演进轨迹及其区域竞争评估[J].改革,2011(10):37-45. [15]李胜会,黄华茂,王洪.我国LED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政策措施[J].宏观经济研究,2011(09):25-32. [16]李胜会,李红锦.产业集聚规模效应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05):81-84. [17]李胜会,冯邦彦.地区差距、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来自广东省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8(02):3-18. [18]冯邦彦,李胜会.我国自主创新实现能力及转化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66-70. [19]李胜会,李明东.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88-91. (二)公共政策与区域发展方面的文章 [1]李胜会,杨瑶.长期护理需求多维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1(01):162-175. [2]李胜会,邝焕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的控制权分配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112-123. [3]李胜会,邓思颖.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福利水平的区域差异吗?[J].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0,16(01):150-177. [4]罗春娜,李胜会.中国乡村振兴的动力因素研究——基于教育的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20(08):105-117+145. [5]罗春娜,李胜会.“四方协同”能实现乡村教师的精准培养吗?[J].继续教育研究,2019(01):21-28. [6]李胜会,张子璇,徐贝尔.大数据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评价——基于boosting算法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46-57. [7]李胜会,宗洁.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与居民健康——兼对逆向选择行为的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8(11):26-43. [8]李胜会. 整合社会资源 创新扶贫模式[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4-25(006). [9]李胜会,熊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城乡效率差异及原因[J].公共管理学报,2016,13(03):135-146+160. [10]李胜会,熊璨.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与满意度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6(02):104-111. [11]冯邦彦,李胜会.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6(04):23-26 [12]李胜会,吴克昌,韦小鸿,喻锋. 人口迁移与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演变的关系研究——珠三角的实证[C].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加强公共政策协调,促进泛珠合作发展——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第十届)论文汇编.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129-136. [13]李红锦,李胜会.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化效率实证研究——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03):51-56. [14]李红锦,李胜会.城市群空间结构绩效研究——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05):134-135. [15]尹来盛,冯邦彦,李胜会.广东省区域发展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兼论3种测度方法的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01):30-34+69. [16]李胜会,冯邦彦.基于综合城市化的城市群效率研究——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实证比较[J].学术研究,2012(01):66-73+159-160. [17]李红锦,李胜会.基于扩展强度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1,30(11):159-162. [18]李红锦,李胜会.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群效率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1,25(05):91-95. [19]李红锦,李胜会.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1):19-24. [20]李红锦,李胜会.中国经济特区建立的理论背景及启示[J].特区经济,2010(08):13-14. [21]李胜会,李红锦.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要素集聚与区域生产率增长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10(04):67-72. [22]李胜会,李红锦.要素集聚、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4):59-66. [23]李胜会.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05):39-46. [24]李胜会,冯邦彦.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8(02):13-19. [25]冯邦彦,李胜会.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6(05):54-56. [26]孟洁宁,李胜会,徐邓耀.消费对GDP的贡献及影响我国区域性消费的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04):127-130. [27]李胜会.统筹城乡关系与发展县域经济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4(11):44-46. [28]李胜会,李明东.县域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J].兰州学刊,2004(01):109-111. [29]李胜会.试论经营城市与营销城市[J].山西统计,2003(10):12-13.

学术兼职

1.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理事 2.广东省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3.广州市财政局财政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4.广州市税务学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