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欧阳森

个人简介

欧阳森(1974-),1993~2004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习,并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4月进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工作至今。 近年来承担30多项相关的科技项目,科研与工程应用工作主要集中在智能配电网领域,针对智能配电网规划、可靠性、运行控制、线损计算、网架分析等展开一些列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以多功能逆变器研制为核心,渗透到分布式发电、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网架与方式)、线损、可靠性等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之二,是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包括无功分析与规划、电能质量(谐波、三相不平衡、电压暂降等)治理、电力信号分析等领域。 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检索约60篇,申请专利30多项,已出版著作2本:《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力电子单片机控制技术》。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南方电网科技进步奖、广东电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 工作经历 2004.04-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教育经历 [1] 1993.09-1997.07西安交通大学 学士学位 [2] 1997.08-2000.04西安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 [3] 2000.04-2004.04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1] 2018年,中电联科技创新奖,《大型城市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2] 2018年,中国电力科技奖三等奖,《城市电网高电能质量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及其应用》; [3] 2015年,南方电网技术改进贡献三等奖,《基于改进GM(1,N)灰色模型和行业用电特性分析的电量预测工程实践》; [4] 2012年,广东电网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电网公司“十二五”节能规划》。 [5] 2009年,广东电网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东莞配电网谐波监测及其对电网危害的综合研究》。 [6] 2008年,广东电网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广州供电局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方案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7] 200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种新型的免双芯48KVA大功率UPS内置带漏感隔离变压器》。 科研项目 [1] 电力电子配电网协调规划技术研究,广东电网,主持。 [2] 区域电网同期线损影响因子研究及线损率指标测算管控分析模型,广东电网,主持。 [3] 超高压交流设备跳闸智能分析诊断方法研究及应用,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主持。 [4] 电能质量干扰对电网一、二次设备运行影响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5] 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协调控制技术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6] 基于并网变流器的电能质量就地控制技术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参与。 [5] 智能电网保护控制信息流优化模型与定量分析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持。 [6] 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智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主持。 [7] 广东粤电阳江盐场双鱼盐光互补项目电能质量分析评估报告编制,企业项目,主持。 [8] 广州市中新知识城能源规划,企业项目,主持。 [9] 河源“十三五”配电网无功规划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0] 《电能使用说明书(住宅分册、一般工商业分册)》版面设计和修编制作,广州供电局科技项目,主持。 [11] 电网无功功率和电压暂降机理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南方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2] 各类用电用户的用电业务焦点需求与应对策略分析,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3] 中低压配网同期有损线损指标测算模型及其应用,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4] 大范围电压暂降对东莞负荷低压脱扣影响机理及其综合防治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5] 广州萝岗供电局基于行业用电的电量预测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6] 特大型城市电网电压暂降分析、评估和干扰源定位研究及其软件系统开发,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7] 考虑行业用电特性的电量预测方法在禅城区的应用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8] 南方电网分布式综合供能发展研究项目,南方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19] 广东电网 “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优化,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0] 促进用户侧节能减排规划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1] 电网企业能耗现状及节能减排潜力研究,南方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2] 东莞供电局科技发展规划,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3] 广东电网“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4] 韶关电网电压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5] 基于综合数据平台的电能质量监测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6] 广州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评估与治理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7] 广州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规划,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8] 南海供电局配网谐波及其对电能计量影响的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29] 配电网谐波对电能表影响的研究,广东电网科技项目,主持。 出版专著和教材 [1] 广州供电局电能使用手册编委会,《电能使用说明书》丛书(共3册)[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 欧阳森.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谢运祥,欧阳森. 电力电子单片机控制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科研创新 [1] 欧阳森,安晓华。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线损的快速分析方法,ZL 2015 1 0174868.8,授权公告日2018.5.15. [发明专利] [2] 欧阳森,安晓华。低压台区线损率分析指标的动态筛选及综合权重设置方法,ZL 2015 1 0183871.6,授权公告日2018.5.15. [发明专利] [3] 黄湘,欧阳森,王鑫。近期负荷(电量)精细化预测软件V1.0,登记号2018SR050631(证书编号:软著登字第2379726号),登记证书颁发日期2018.1.22. [软件著作权] [4] 欧阳森,耿红杰,郜幔幔。一种变电站主要站用负荷用电实用模型建模方法,ZL 2015 1 0179609.4,授权公告日2018.1.5. [发明专利] [5] 欧阳森,刘平,杨家豪,耿红杰。基于模糊聚类的低压配网台区聚类方法,ZL 2014 1 0105156.6,授权公告日2017.11.7. [发明专利] [6] 欧阳森,龙海超。一种采用DSP和双ARM控制架构的三电平光伏逆变器,ZL 2016 2 0927298.5,授权公告日2017.5.31.(2017-KY1312-0728)[实用新型专利] [7] 欧阳森,刘平,梁伟斌。一种兼顾低压脱扣器电压暂降特性的配置方法,ZL 2014 1 0640791.4,授权公告日2017.4.5. [发明专利] [8] 欧阳森、吴裕生。一种城市用电用户的负荷密度分析方法,ZL 2014 1 0269901.0,授权公告日2017.2.8。[发明专利] [9] 欧阳森, 李奇, 耿红杰. 一种区域性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规模预测方法,ZL 2014 1 0062032.4,授权公告日2017.1.18.[发明专利] [10] 冯天瑞, 欧阳森, 石怡理. 一种基于行业分类与主导行业数据的电网电量预测方法. ZL 2013 1 0711314.8,授权公告日,2017.1.11. [发明专利] [11] 欧阳森,耿红杰,杨家豪。一种低压配网台区网络拓扑等值图归集方法,ZL 2014 1 0217184.7,授权公告日2016.1.6,[发明专利] [12] 石怡理, 欧阳森, 杨家豪. 一种敏感设备电压暂降敏感度的评估方法. ZL 2013 1 0334593.0,授权公告日2016.8.10。[发明专利] [13] 黄瑞艺, 欧阳森, 冯天瑞.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相关度的10kV配网谐波源辨识方法. ZL 2013 1 0345184.0,授权公告日20151202。[发明专利] 教学活动 [1] 指导国创、省创、百步梯、SRP等多项本科生、研究生科研项目。 [2] 担任《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能质量》、《信号与系统》、《单片机设计技术》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先后指导研究生30余人。 我的团队 电能质量与节能研究所紧跟配网发展潮流,瞄准智能配电网、电力电子化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在配电网规划、配网运行管理、负荷预测、分布式电源及其调控、储能控制等领域进行系统化的研究。研究所计有教师4人,在校研究生数量三十余人。 研究团队近五年累计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电力奖、南方电网奖(科技奖、发明奖、创新奖)等二十余项,已培养毕业研究生四十余人。

研究领域

1)智能配电网多功能逆变器研制。电力电子化配电网的发展趋势下,对逆变器的机理分析、仿真计算与工程应用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规划日渐融合。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APF、SVC等是比较典型的代表。研究在一种逆变器上实现多种功能的设备具备广阔的市场推广与应用场景。 2)配电网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当代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除了传统的电压偏差、 谐波等稳态问题,还有各种暂态问题,电压暂降、电压暂升、电压短时中断等。相关的信号分析与治理(抑制)工作具备极强的工程需求。在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进行有效的时频域分析的基础上,在基于多电平逆变器、SVPWM及其衍生控制策略方面,已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3)电压暂降敏感性设备特性分析。电压暂降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电能质量问题,而低压脱扣器、接触器、变频器、智能化仪表等都会受电压暂降的幅值、持续时间、相角跳变等的影响,已开展了大量的实验性工作开展此类研究。 4)智能电网规划。当前电网面临电力电子化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富含分布式电源、充电桩、储能装置、变频调速电机等,直流配电网络也逐步出现,考虑该趋势下负荷结构、用电规律、负荷密度的变化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已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Wenjie Ma, Sen Ouyang*, Control Strategy for Inverters in Microgrid Based on Repetitive and State Feedback Contro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19, 111(2019): 447-458.(SCI检索,科睿一区/中科二区) [2] Wenjie Ma, Sen Ouyang*, Weidong Xu. Improved Frequency Locked Loop Base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nder Unbalanced and Distorted Grid Conditions[J]. Energies, 2019, (SCI检索,科睿/中科二区) [3] Liu, Yang, Zhou, Xinyuan, Ouyang, Sen. Capacitor voltage synchronising controlbased VSG scheme for inertial and primary frequency responses of Type-4 WTGs[J].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2018, 12(14): 3461-3469. (SCI检索:10.1049/iet-gtd.2017.1602)(EIP:20183305704799) [4] Ouyang Sen, Liu Liyuan. Test and study on sensitivity of electronic circuit in low-voltage release to voltage sags [J].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2017, 11(6): 529-534.(SCI检索:WOS:000416052400002)(EIP:20174704442501) [5] Ouyang Sen, Liu Ping, Liu Liyuan, Li Xiang. The Test and Analysis on Sensitivity of Low-Voltage Releases to Voltage Sags[J].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15, 9(16): 2664-2671.(SCI检索:WOS:000365334900005)(EIP:20155001666824) [6] Sen Ouyang, Jianhua Wang. A new morphology method for enhancing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February 2007, 29(2):121-128. (EI收录,EIP064810281396)(SCI收录,IDS Number: 129DJ)[ISSN: 0142-0615] [SICI: 0142-0615(200702)29:2L.121:MMEP;1-C] [Publisher: Elsevier, UK] [7] 马文杰, 欧阳森, 杨林. 适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新型谐振控制方法[J]. 电网技术, 2019, 43(3): - .(EIP: ) [8] 欧阳森, 马文杰. 基于改进型SOGI的锁相环设计[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6(10): 1-8.(EIP:) [9] 欧阳森, 马文杰, 柯清派. 基于改进DSOGI-FLL的并网变流器多谐振解耦网络同步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19): 133-145. (EIP:20184606062866) [10] 欧阳森, 马文杰. 考虑电压故障类型的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8, 38(9): 21-26. (EIP:20184706122024) [11] 欧阳森, 梁伟斌, 黄湘.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及其场景适用性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8, 38(8): 110-116. (EIP:20184606062889) [12] 欧阳森, 马文杰. 兼顾功率协调控制的两级式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6(5): 93-99. (EIP:20185206305306) [13] 黄湘, 欧阳森, 梁伟斌. 考虑DG接入影响配电网经济运行时间的线损分摊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8): 127-133+142.(EIP:20182105231077) [14] Feng Tianrui, Ouyang Sen(冯天瑞, 欧阳森). Design of a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eter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J]. TELKOMNIKA Indonesian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TELKOMNIKA IJEE), 2012, 10 (7): 1547-1553.(EIP:20130115865846) [15] 欧阳森, 陈欣晖, 杨家豪. 配电网分布式风电与电池储能的协调优化配置[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4): 30-36:43. (EIP:20173304042170) [16] 刘平, 欧阳森. 兼顾变电站暂降严重性及装置差异的电能质量监测网络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3): 161-167. (EIP:20171603572778) [17] 欧阳森, 李翔,刘平,刘丽媛. 低压脱扣器电子电路电压暂降敏感特性试验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 37(2): 211-218.(EIP:20171703605311) [18] 欧阳森, 刘丽媛. 配电网用电可靠性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J]. 电网技术, 2017, 41(1): 215-222.(EIP:20171303511285) [19] 欧阳森, 郜幔幔, 杨家豪, 王克英. 基于模糊聚类的区域变电站节电划分方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8): 39-46.(EIP:20164402959669) [20] 欧阳森, 冯天瑞, 安晓华. 考虑馈线聚类特性的中压配网线损率测算模型[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36(9):33-39. (EIP:20163702785041) [21] 安晓华, 欧阳森, 杨家豪. 分布式供能系统场景竞争力的分类评价模型及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10):69-75. (EIP:20162202444443) [22] 欧阳森, 吴裕生, 冯天瑞. 基于模糊聚类的实用系数分析方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4): 40-46. (EIP:20162502529663) [23] 欧阳森, 杨家豪, 安晓华, 陈欣晖. 基于时段解耦的含特殊负荷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2): 97-106. (EIP:20162002376939) [24] 欧阳森, 耿红杰, 杨家豪. 低压配网台区电压改善潜力评估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6, 36(1): 123-128.(EIP:20160801961940) [25] 刘平, 欧阳森, 蔡东阳. 考虑变电站电压暂降严重性的暂降监测装置优化配置[J]. 电网技术, 2016, 40(2):634-641. (EIP:20161002073323) [26] 安晓华, 欧阳森, 冯天瑞, 吴欲生. 中压馈线理论线损率标杆值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J].电网技术, 2016, 40(1): 199-206.(EIP:20160701933088) [27] 杨家豪, 欧阳森, 吴裕生, 刘泽槐, 龙海超. 计及风-储联合系统概率模型的配电网随机潮流[J]. 电网技术, 2016, 40(1): 234-241. (EIP:20160701933093)

学术兼职

[1]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力设备与系统专委会委员 [2]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器智能化系统及应用专委会委员 [3]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分布式能源专委会高级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