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刚

个人简介

1991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获无线电技术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0年5月,就职于青岛海信集团。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创立西安易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主持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2005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后出站,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40余项。近5年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40篇,其中SCI收录21篇;近5年内获授权专利39件。获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参编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著作一部;主持制定中电联标准一项。 工作经历  2019年9月-今,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  2010年1月-2011年2月,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 访问学者;  2005年3月-2019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  2003年1月-2005年3月,广东金正电子有限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主持GSM移动信息终端的设计、开发、生产;  2000年5月-2001年11月,创立西安易安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持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  1998年7月-2000年5月,青岛海信集团,参与了国内首台掌上电脑的自主研发。 教育经历 1994.09-1998.07 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1.08-1994.07 西安交通大学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87.09-1991.07 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1、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基于动态积污规律的污闪预警系统,2012年; 2、中国南方电网东莞供电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输电网络雷击风险策略研究,2013年; 3、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采用热路法通过监测电缆表皮温度实现导体温度的准确计算,2013年; 4、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州供电局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方案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2008年; 5、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利奖三等奖,电缆使用寿命检测方法,2017年; 6、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吴志坤,指导教师,2018.11; 7、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许彬,指导教师,2015.12; 8、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唐军,指导教师,2015.12; 9、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罗智奕,指导教师,2017.6; 10、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韩卓展,指导教师,2019.11; 11、多次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教师奖; 12、华南理工大学十佳班主任,2011。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6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40余项。近5年所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雷电流对张紧状态绞合金属地线的损伤机理研究,2019.8-2023.12,63万元,主持; 2. 国家级重点科研机构开放课题,500KV线路瓷/复合绝缘子(串)并联间隙结构设计及雷电冲击特性研究,2015.1-2016.12,30万元,主持; 3. 广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多雷区风电场雷电防护技术研究,2014.11-2015.11,10万元,主持; 4.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基于非接触式测量的架空线动态增容及载流量控制机理分析及实验验证,2019.12-2021.6,119.7万元,主持; 5.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基于提升散热效率的电力变压器负载能力提升系统研究,2019.12-2021.4,279.8万元,主持; 6.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电缆缓冲层修复技术研究开发,2019.12-2021.12,10万元,主持; 7.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国网江苏电科院高压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2019.7-2021.11,50.9万元,主持; 8.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东莞供电局避雷线悬垂串断线的机理及防范措施研究项目避雷线悬垂串预绞丝集肤效应、接触电阻、热传导试验,2018.11-2019.4,78.7万元,主持; 9.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基于多状态量的高压电缆系统绝缘状况评估,2018.9-2021.6,534.74万元,主持; 10.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超导电缆多物理场耦合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研究,2018.8-2020.3,29.3万元,主持; 11.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一种基于电脉冲的安全防护检测和装置,2018.4-2018.5,10万元,主持; 12.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架空线路两栖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2017.9-2018.12,112万元,主持; 13.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架空线路接续线夹发热机理和检测方法研究,2017.9-2018.12,77.9万元,主持; 14.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基于实时测量数据的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载流能力预测研究,2016.10-2018.10,209万元,主持; 15.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新型开关设备材料及配件的开发——10KV配电线路防雷间隙绝缘配合研究,2015.10-2015.12,10万元,主持; 16.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雷区风电场雷电防护技术研究,2015.6-2017.12,29.1万元,主持; 17.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智能输电网电缆附件传热模型与载流量研究,2014.12-2015.12,70.9万元,主持;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基重点项目,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无源智能传感关键技术,2018.1-2020.12,200万元,参与;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基面上项目,考虑变压器非线性高频特性的海上风电场内部过电压产生机理及暂态特征提取方法研究,2015.1-2018.12,80万元,参与; 出版专著和教材 《防雷与接地技术概论》,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维护技术》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风电场防雷与接地》参编,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6年 科研创新 国际PTC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近5年内获授权发明专利39件: 1. 一种测量高压导线与导体感应放电距离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1023227.3, 申请日2016.11.21, 授权日2019.08.20 2. 基于ANSYS APDL与ANSYS CFX的钢芯铝绞线径向温度仿真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471503.6, 申请日2016.06.22, 授权日2019.06.18 3. 一种能够准确定位的电缆自动打孔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154516.X, 申请日2018.02.23, 授权日2019.06.18 4. 一种架空地线与预绞丝接触端口接触电阻的实验测量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117133.5, 申请日2018.02.06, 授权日2019.06.18 5. 一种判断用户使用卫生间时长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398349.9, 申请日2017.05.31, 授权日2019.05.14 6. 一种基于ANSYS CFX的架空线径向温度场仿真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471502.1, 申请日2016.06.22, 授权日2019.05.14 7. 一种考虑环向电流修正的架空导线分层电流的计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066000.5, 申请日2017.02.06, 授权日2019.04.09 8. 高压单芯电缆皱纹铝护套处导热热阻的计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362798.3, 申请日2016.05.26, 授权日2019.01.18 9. 一种选择紧急医疗反应路径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28134.6, 申请日2015.03.20, 授权日2018.06.22 10. 一种利用EXCEL进行配电网线路选型和经济估算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19034.7, 申请日2015.03.18, 授权日2018.04.27 11. 一种电缆升流试验系统最优补偿电容的估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70833.X, 申请日2015.02.10, 授权日2018.04.13 12. 基于波阻抗检测电缆接头老化程度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472205.4, 申请日2015.08.04, 授权日2018.01.05 13. 一种基于气象信息和熵权理论的电缆负荷曲线估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19577.9, 申请日2015.03.18, 授权日2018.01.05 14. 一种基于电脉冲的安全防护检测方法和装置.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472707.7, 申请日2015.08.04, 授权日2017.11.07 15. 基于理、化、电特性的绝缘电缆剩余寿命综合评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48747.6, 申请日2015.03.31, 授权日2017.11.07 16. 一种基于MATLAB的区域电网规划设计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201510119523.2, 申请日2015.03.18, 授权日2017.11.07 17. 一种用于计算三芯电缆中间接头压接管接触电阻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64179.1, 申请日2015.02.06, 授权日2017.10.27 18. 一种三芯电缆填充层暂态热路模型的近似处理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19053.X, 申请日2015.03.18, 授权日2017.10.20 19. 一种基于大电流试验系统的电容补偿配合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75637.1, 申请日2015.02.10, 授权日2017.10.20 20. 一种在线运行耐张线夹最大载流量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92146.X, 申请日2015.07.03, 授权日2017.10.20 21. 一种10kV三芯电缆温度场模型建立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64607.0, 申请日2015.02.06, 授权日2017.10.20 22. 一种XLPE电缆绝缘老化状况的判定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44713.X, 申请日2015.03.30, 授权日2017.08.25 23. 电缆线芯故障检修时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检测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16681.2, 申请日2015.03.17, 授权日2017.08.25 24. 水电分离型滴水起电装置.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98906.6, 申请日2015.03.05, 授权日2017.01.18 25. 一种用于10kV配网XLPE电缆局部放电的检测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098725.9, 申请日2014.03.17, 授权日2017.01.18 26. 一种电力电缆应急负荷时间的计算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20235.7, 申请日2013.06.04, 授权日2016.12.28 27. 流量的稳态迭代测定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086055.9, 申请日2014.03.10, 授权日2016.06.22 28. 一种针对区域输电网脆弱域的评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99993.5, 申请日2013.05.24, 授权日2016.04.13 29. 一种分析电力电缆故障点振动力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496603.0, 申请日2013.10.21, 授权日2015.10.28 30. 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在线测温装置及其测温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390411.1, 申请日2013.08.30, 授权日2015.10.28 31.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防雷特性的评估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99960.0, 申请日2013.05.24, 授权日2015.10.28 32. 一种以积污速率划分污区等级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57248.4, 申请日2013.04.28, 授权日2015.08.26 33. 一种用拉法尔管均匀风洞风场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14310.1, 申请日2012.08.30, 授权日2015.07.01 34.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加污方法及装置.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79770.8, 申请日2012.06.01, 授权日2015.07.01 35. 一种测量三芯电缆填充层热阻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29598.X, 申请日2013.04.15, 授权日2015.06.03 36. 一种10kV配电架空线路避雷线架设高度选定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252337.2, 申请日2012.07.20, 授权日2015.04.22 37. 一种风洞风场均匀度的测量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79691.7, 申请日2012.06.01, 授权日2015.04.22 38. 一种用收缩管均匀风洞风场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16663.5, 申请日2012.08.30, 授权日2014.12.31 39. 一种利用阻尼网来控制风洞中风场均匀度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79679.6, 申请日2012.06.01, 授权日2014.12.03 教学活动 1.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未来创新实验室-未来电网,负责人 2.本科生课程: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示范课《High Voltage Engineering》(全英) 新生研讨课《电能的生产与利用》 新生研讨课《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 公共基础课《电工与电子技术》 3.研究生课程: 《防雷与接地技术》(硕士课程) 《高电压与绝缘新技术》(硕士课程)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博士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后期计划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实验室提供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的指导并根据学生意愿推荐国外高校知名教授;对于后续博士深造意愿的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即开展基础科学研究训练,并提供参加国际会议的支持,拓展研究视野,并确保后续博士科研的延续性;对于硕士毕业工作的研究生,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进行专门的团队管理、沟通能力培养,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现场科研训练,并提供就业引领。 截至2020年7月 1.指导硕士生37名(在读6名,毕业31名),共同指导硕士生18名(在读10名,毕业8名) 2.共同指导博士生5名(在读3名,毕业2名) 指导硕士生获奖情况 1、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吴志坤,2018.11; 2、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许彬,2015.12; 3、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唐军,2015.12; 4、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罗智奕,2017.6; 5、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励。 指导本科生SRP、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百步梯计划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实践创新并获奖。 毕业研究生就业方向 加拿大IT企业任职、归国在广州高校任教、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惠州供电局等珠三角供电局、超高压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院、湖北电力公司总部、江西电力公司总部、国网江苏电科院、厦门供电公司、福建超高压、湖南电网经研院、南昌电力公司、石家庄电力公司。。。 我的团队 高电压与绝缘新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华南理工大学北区高压实验室/未来创新实验室,配备有专职实验与管理人员2名(其中正高级1名)、合作研究生指导教师(副高级)3名。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机构: 1、早稻田大学(日本)Yoshimichi Ohki 大木義路教授,核电站电缆监测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 2、University of Queensland(Australia),Saha教授、HUI Ma研究员,海上风电场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名); 3、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Xiaodai Dong教授Canada Chair,物联网与5G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名); 开展国内合作研究的高校: 1、上海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专业,尹毅教授,开展空间电荷测试合作; 2、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英教授,王霞副教授,开展高压电缆及附件老化及界面评估合作研究; 3、武汉大学电气学院,周承科教授,开展高压电缆可靠性评估合作研究; 4、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刘青芳教授,开展冲击雷电流下电场耦合合作研究; 5、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吴广宁教授、开展变压器诊断合作研究; 6、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杨明教授,开展核电站电缆安全合作研究; 7、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谭帼馨教授,开展海底电缆绝缘老化合作研究; 8、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学院,谢月副教授,开展绝缘老化合作研究。 开展合作研究的企业: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科院、广东电网规划中心、广州供电局、深圳供电局、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东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惠州供电局、珠海供电局、广东省电力设计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佛山电力设计院、国网江苏电科院、云南电网公司、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等; 校内合作单位: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洪晓斌教授、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赵祖金教授、计算机学院张齐副教授,开展跨领域的超声导波无损检测、绝缘材料理化性能、云平台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研究合作。 研究团队以电介质与电工材料基础科学问题为引领,以未来电网需求为导向,在1000余平方米的实验条件支持下,开展兼顾现实电网运行、面向未来电网的自主研究。目前实验条件下可开展的电力设备相关实验项目: 1、±800kV冲击高压实验; 2、5000A电流下的架空、电缆热稳定实验; 3、150kV长期工频耐压实验及电热联合老化实验; 4、-196℃液氮环境下超导电缆实验 5、微观-介观-宏观绝缘及金属材料测试; 6、多旋翼无人机电网检测实验; 7、电缆线芯内置光纤干涉散射实验; 8、特高压换流阀厅绝缘电晕损伤实验; 9、电力设备人工智能AI/物联网/5G/云平台仿真与实验; 10、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模拟及修复电热实验; 11、高压/中压电缆附件界面压力及热应力实验; 12、变压器动态散热实验; 13、生物电介质的介电频谱能谱实验。

研究领域

信息熵理论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的应用 综合微观-介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高压设备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 采用电-磁-热-结构多场耦合分析的电力设备界面性能调控 电-热耦合潮流的电网热稳定规划与调度 结合能量谱的电力设备过电压及其防护。 在这些方向上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 高温超导电缆实用化研究 自然雷电形成机理及雷电对电力设备损伤及防范研究 特高压换流阀厅电晕等离子体对绝缘损伤机理研究 海上风电场过电压防护及高压海底电缆寿命评估研究 城市电网大数据应用研究 基于多状态量的高压电缆可靠性及缓冲层损伤机理研究 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应用研究 动态提升电缆及架空线路负荷能力研究

在计算高电压工程学指导下,面向未来电网需求,结合前沿交叉学科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孪生技术,推进能源供给的高电压、大容量、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如下领域研究: 信息熵理论指导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设备的应用 综合微观-介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高压设备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 采用电-磁-热-结构多场耦合分析的电力设备界面性能调控 电-热耦合潮流的电网热稳定规划与调度 结合能量谱的电力设备过电压及其防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Zhao Liu, Honglei Deng, Ruidong Peng, Xiangyang Peng, Rui Wang,Wencheng Zheng, Pengyu Wang, Deming Guo*, Gang Liu*, An Equivalent Heat Transfer Model Instead of Wind Speed Measuring for Dynamic Thermal Rat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 Energies,2020, 13, IF:2.7  Gang Liu, Zhifeng Xu, Hui Ma,Yanpeng Hao Pengyu Wang⁎,Wenbo Wu,Yue Xie, Deming Guo, An improved analytical thermal rating method for cables installed in short conduits, Inter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20,IF: 3.588  Qian Li, Zikai Zhou,Wenqing Zhou, Juntao Wei,Kai Wang,Gang Liu⁎ Honglei Denga⁎,Peng Wang,Jian Shu, A case study on an explosion accident of a 110 kV porcelain housed MOA,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 IF:2.897  Yue Xie, Yifeng Zhao, Xinghui Fan, Zhuozhan Han, Pengyu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Licheng Li. Experimental Study on Cable Rejuvenation via Simulated Cable Oper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2020, 27(2):708-711, IF: 2.83.  Yue Xie, Yifeng Zhao, Shuzhen Bao, Pengyu Wang, Jiasheng Huang, Peng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Licheng Li. Rejuvenation of Retired Power Cables by Heat Treatment: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in Lab. IEEE Access, 2020, 8:5635-5643, IF: 4.54.  Yifeng Zhao, Zhuozhan Han, Yue Xie , Xinghui Fan, Yangyang Nie, Pengyu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Jiasheng Huang, Wenwei Zhu. Correlation Between Thermal Parameters and Morphology of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EEE Access, 2020, 8:19726-19736, IF: 4.54.  Yue Xie, Yifeng Zhao, Shuzhen Bao, Pengyu Wang, Jiasheng Huang, Peng Wang, Gang Liu*, Yanpeng Hao, Licheng Li. Investigation on Cable Rejuvenation by Simulating Cable Operation. IEEE Access, 2020, 8:6295-6303, IF: 4.54.  Qingbo Lai, Jie Chen, Libin Hu, Jingying Cao, Yue Xie, Deming Guo, Gang Liu⁎, Pengyu Wang, Ningxi Zhu. Investigation of tail pipe breakdown incident for 110 kV cable termination and proposal of fault prevention.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 108:104353, IF: 2.249.  Tao Zhang,Wencheng Zheng,YueXie, JunjianYuan, TaoXu, PengyuWang, Gang Liu⁎, Deming Guo, Gengbin Zhang, Yongchun Liang. A case study of rupture in 110 kV overhead conductor repaired by full-tension splice.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20, 108:104349, IF: 2.249.  Zikai Zhou, Guo Yaxun, Xiaofeng Jiang, Gang Liu⁎, W.H. Tang, Honglei Deng, Xiaohua Li, Ming Zheng. Study on Transient Overvoltage of Offshore Wind Farm Considering Different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cuum Circuit Breaker.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7(112):415, IF: 1.8.  Wenwei Zhu, Yifeng Zhao, Zhuozhan Han, Xiangbing Wang, Yanfeng Wang, Gang Liu⁎, Yue Xie, Ningxi Zhu. Thermal Effect of Different Laying Modes on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 Insulation and a New Estimation on Cable Ampacity. Energies, 2019, 12(15), 2994, IF: 3.18.  Yue Xie, Yifeng Zhao, Gang Liu*, Jiasheng Huang, Licheng Li. Annealing Effects on XLPE Insulation of Retired High-Voltage Cable. IEEE Access, 2019, 7:104344-104353, IF: 4.54.  10. Gang Liu, Xiangyang Peng, Meishan Zhong, Rui Wang , Pengyu Wang, Deming Guo , Qi Qi. A case study of ruptures in overhead ground wire under a large lightning over 400kA.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19, 104:1211-1233, IF: 2.249.  Pengyu Wang, Hui Ma, Gang Liu*, Zhuozhan Han, Deming Guo, Tao Xu, Longyun Kang. Dynamic Thermal Analysis of High-Voltage Power Cable Insulation for Cable Dynamic Thermal Rating. IEEE Access, 2019, 7:56095-56106, IF: 4.54.  Fan Yang, Ningxi Zhu, Gang Liu*, Hui Ma, Xiaoyu Wei, Chuanliang Hu, Zhenhua Wang, Jiasheng Huang.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nection Resistance of the Compression Connector in Cable Joint. Energies, 2018, 11(7), 1667, IF: 3.18.  Yue Xie, Gang Liu*, Yifeng Zhao, Licheng Li, Yoshimichi Ohki. Rejuvenation of Retired Power Cables by Heat Treat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2019, 26(2):668-670, IF: 2.83.  Gang Liu, Deming Guo, Pengyu Wang, Honglei Deng, Xiaobin Hong, W.H. Tang. Calculation of Equivalent Resistance for Ground Wires Twined with Armor Rods in Contact Terminals. Energies, 2018, 11(4), 737, IF: 3.18.  Lei You, Jian Wang, Gang Liu*, Hui Ma, Ming Zheng. Thermal Rating of Offshore Wind Farm Cables Installed in Ventilated J-Tubes. Energies, 2018, 11(3), 545, IF: 3.18.  Gang Liu, Guo Yaxun, Yanli Xin, Lei You, Xiaofeng Jiang, Ming Zheng, W.H. Tang. Analysis of Switching Transients during Energization in Large Offshore Wind Farms. Energies, 2018, 11(2), 470, IF: 3.18.  Pengyu Wang, Gang Liu*, Hui Ma, Yigang Liu, Tao Xu. Investigation of the Ampacity of aPrefabricated Straight-Through Joint of High Voltage Cable. Energies, 2017, 10(12), 2050, IF: 3.18. 近5年发表EI收录论文20篇(更新至2018年): 1. 刘刚; 王鹏宇; 毛健琨; 刘立夫; 刘毅刚. 高压电缆接头温度场分布的仿真计算. 高电压技术, 2018, 11(44): 3688-3698. 2. 郭亚勋; 刘刚; 江晓锋; 陈健宁; 辛妍丽; 郑明. 考虑真空断路器重燃特性的海上风电场分闸过电压研究.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8, 10(38): 60-65+95. 3. 刘刚; 郭德明; 李炀; 王亦清; 陈垣. 高压架空导线的电流分布计算与载流量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46): 91-97. 4. 刘刚; 王鹏宇; 周凡; 刘毅刚. 电力电缆暂态热路模型中绝缘层的优化. 高电压技术, 2018, 5(44): 1549-1556. 5. 刘刚; 江晓锋; 郭亚勋; 辛妍丽; 梁嘉浩; 周露; 郑明.海上风电场中压电缆集电系统暂态过电压仿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0(45): 46-52+61. 6. 刘刚; 吴亮; 金尚儿; 黄嘉盛. 基于电特性的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剩余寿命评估. 高电压技术, 2017, 8(43): 2718-2723. 7. 刘刚; 李炀; 陈垣; 杨宇航. 架空导线径向温差对弧垂计算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7(45): 41-47+54. 8. 刘刚; 王振华; 徐涛; 刘毅刚; 王鹏宇. 110kV电缆中间接头载流能力计算与实验分析. 高电压技术, 2017, 5(43): 1670-1676. 9. 谢月; 刘刚; 李歆蔚; 黄嘉盛; 李立浧. 电缆运行老化过程对其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 高电压技术, 2017, 5(43): 1693-1699. 10. 刘刚; 王鹏宇; 王振华; 徐涛; 刘毅刚; 韩卓展. 基于ANSYS的高压交流电缆接头载流量确定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45): 22-29. 11. 刘刚; 何耿生; 李炀; 郝金宝; 綦昆仑; 唐建林. 用于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的实时太阳辐射强度计算模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11(44): 140-146. 12. 刘刚; 谢月; 杨婉琪; 李立浧. 高压退役电缆空间电荷特性. 高电压技术, 2016,11(42): 3607-3615. 13. 刘刚; 金尚儿; 梁子鹏; 黄嘉盛; 刘斯亮; 吴亮. 基于等温松弛电流法和活化能法的110kV XLPE电缆老化状态评估. 高电压技术, 2016,8(42): 2372-2381. 14. 刘刚; 吴亮; 金尚儿; 黄嘉盛. XLPE电缆老化状况对绝缘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8(44): 53-59. 15. 刘刚; 刘斯亮; 金尚儿; 黄嘉盛. 基于理、化、电特性的110kV XLPE绝缘电缆剩余寿命的综合评估.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12(31): 72-79+107. 16. 刘刚; 马浩禹; 张弦. 改进层次分析法在配网线路防雷评估中的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4): 71-76+100. 17. 刘刚; 王鹏; 李文祥. 10kV三芯电缆应急时间计算模型与验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44): 81-88. 18. 刘刚; 金尚儿; 赵璐; 吴亮; 梁子鹏; 黄嘉盛. 基于IRC和逐级耐压法的110kV XLPE电缆剩余寿命评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2(43): 41-47. 19. 刘刚; 曹京荥; 陆莹; 谭帼馨. 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判据的近海风电场高压海底电缆选型标准. 高电压技术, 2015,8(41): 2674-2680. 20. 刘刚; 金尚儿; 黄嘉盛. 10kV XLPE电缆击穿振动在砂土中的传播规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8(42): 34-38+63.

学术兼职

IEEE会员、Electric Power System Research、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IEEE Access、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Complexity、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国际、国内知名专业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