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庭金

个人简介

刘庭金博士为土木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任华南理工大学地铁保护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地铁结构安全评估和保护技术、下穿涉路桥项目的安全技术评价研究,涉及新型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病害盾构隧道结构加固、新型地铁车站以及高架桥保护主动变形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主持了广州、昆明、佛山、南宁等城市的三百余项地铁安全保护技术咨询课题,主持了五十多项涉路桥领域的安全技术评价咨询课题。 刘庭金博士起草了全国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 202-2013,排名第3)、广东省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保护技术规范》(DBJ/T 15-120-2017)、广西省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防护技术规程》(DBJ/T 45-072-2018)。2014年9月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制作发行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保护第一线》(DVD)宣传教育片;2015年3月出版了《地铁结构安全保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编著;2019年8月出版了专著《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近期拟出版专著《盾构隧道钢板衬加固承载力学性能》。以上工作有力推进了全国地铁结构安全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加速推动了行业标准化进程。 刘庭金博士承担的课题《湛江湾跨海供水盾构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3)、2015年度广东省水利学会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3)。参与的课题《双洞八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获2008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代表性科研课题:局部高温下粘钢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的破坏机制及防控措施研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878296)、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变形的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评估研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678248)、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上涌公园装配式车站模型试验、新型地铁车站综合技术研究、、高压电缆通道位移安全性评估与防治技术研究、“钢衬-SCC-管片”新型压力隧洞的承载机理及优化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编号:IWHR-SKL-KF201818)、大跨度无柱地铁车站动力特性分析及振动台试验(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编号:2017KB15)、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1-28)、粘贴钢板加固地铁盾构隧道受力性能研究(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编号:2016KB16)等。 代表性咨询项目:广州东塔、凯达尔地铁上盖、汉溪地铁上盖、万胜广场、无限极广场、珠江新城等地标工程的地铁安全评估咨询;广州南站区域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中的地铁安全评估咨询;珠三角沿线涉地铁及其它构建筑物的安全评估咨询;昆明恒隆广场项目和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建设项目地铁结构安全评估及保护技术咨询;佛山新福港广场项目地铁结构安全评估及保护技术;南宁朝阳大厦深基坑工程地铁安全评估。 欢迎大家加入地铁保护研究所攻读工学博士、工程博士和博士后,以及各类研究生。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