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建立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90301-土壤学 083001-环境科学 招生方向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 土壤结构与功能 农田信息获取技术 教育背景 1995-09--2000-06 南京大学 工学博士学位 1991-09--1995-07 东华理工大学 理学学士学位 学历 1995.09--2000.06 南京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91.09--1995.07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习 学位 1995.09--2000.06 南京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 1991.09--1995.07 东华理工大学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刘建立,男,1973年5月生,河北高邑人。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土壤物理与盐渍土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1995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2000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11月留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溶质运移模型、土壤结构与功能、农田信息获取技术等。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9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8项(第一完成人1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16名,目前在读4名(博士生2名)。 工作简历 2015-06~现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2002-11~2015-06,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0-10~200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博士后 教授课程 高等土壤学 高等土壤物理学 专利与奖励 申请/授权发明专利9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8项(第一完成人1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奖励信息 (1) 黄淮地区农田地力提升与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及其应用, 二等奖, 国家级, 2014 (2) 中国北方裂隙岩溶水水资源和水污染研究, 三等奖, 省级, 2002 专利成果 ( 1 ) 基于GPR的三维地下水可视化系统,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SR055754 ( 2 ) 探地雷达三维地层可视化系统,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SR053671 ( 3 ) 土壤水力学性质预测软件,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SR027425 ( 4 ) 土壤质地类型查询系统,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SR027424 ( 5 ) 土壤-水稻系统耦合模拟软件,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SR027423 ( 6 ) 土壤孔隙结构三维重建系统,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SR060514 ( 7 ) 颗粒分布工具箱软件, 发明,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0SR044292 ( 8 ) 土壤水分特征数据分析系统, 发明,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0SR044348 ( 9 ) 中小流域农业水管理的分布式水文模拟软件, 发明, 2010,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10SR051059 ( 10 ) 三维网格数据可视化系统, 发明,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0SR056469 ( 11 ) 探地雷达数据格式识别与转换系统, 发明,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0SR056468 ( 12 ) 土壤转换函数系统, 发明,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1SR094130 ( 13 ) 土壤分形计算软件, 发明,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1SR094132 ( 14 ) 土壤数字图像分析系统,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6SR072377 ( 15 ) 县域农田信息管理系统,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6SR072639 ( 16 ) 可视化反演模拟软件,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SR687754 ( 17 ) 资源环境数据分析系统,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SR687760 ( 18 ) 一种测量土壤水势的便于维护和抗冻的张力计及测试方法,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510988292.9 ( 19 ) 基于推扫式LiDAR的土壤表面形态监测装置、土壤表面形态监测及数据分析方法,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0951332.1 ( 20 ) 新型土壤张力计及土壤水势测量方法,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0475965.X ( 21 ) 一种膨胀性砂姜黑土的控水防龟裂的改良方法和装置,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0329791 ( 22 ) 土壤检测装置和土壤含水量及容重检测方法, 发明, 2019,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0993944 ( 23 ) 便携式土壤含水量及容重测量装置和土壤含水量及容重测量方法,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0993945 ( 24 ) 降水指标测量装置,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336194 ( 25 ) 粮食含水量测量装置及粮食含水量测量方法,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325378 ( 26 ) 种植物密度测量装置和种植物密度测量方法,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324905 ( 27 ) 地统计学模拟软件,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SR1082098 科研活动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以及973计划专题课题、中国科学院STS课题1项。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中国科学院STS课题1项。 科研项目 ( 1 ) 潮土区农田地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提升对策, 主持, 国家级, 2011-01--2015-08 ( 2 ) 潮土障碍因子分类消减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深度研发与示范, 主持, 部委级, 2014-05--2016-05 ( 3 ) 多尺度农田土壤空间非均质性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4 ) 旱作区土壤培肥与丰产增效耕作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20-12 ( 5 ) 智能化精准施肥及肥料深施技术及其装备, 主持, 国家级, 2016-01--2020-12 ( 6 ) 施用有机物料对潮土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8-01--2021-12 ( 7 ) 砂姜黑土改良关键技术研发升级与示范, 主持, 部委级, 2019-01--2020-06

研究领域

土壤与地下水资源联合管理与优化配置;区域尺度土壤水肥耦合运移与作物生长数值模型;土壤微观结构分析与孔隙尺度水分传输规律及其模拟;基于传感器和无人机遥感的农田信息获取技术和诊断模型。

土壤溶质运移模型;土壤结构与功能;农田信息获取技术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无人机遥感在农田信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土壤学报, 2019, 通讯作者 (2) 宇宙射线中子法在土壤水分监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通讯作者 (3) 山坡表层关键带结构与水文连通性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18, 第 3 作者 (4) 基于GLUE的土壤溶质运移参数反演及不确定性, 土壤学报, 2018, 通讯作者 (5) 激发式秸秆还田对麦季潮土团聚体中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 2017, 通讯作者 (6) Quantifying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and their uncertainties by modified GLUE method, 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 2017, 通讯作者 (7) 土体构型对土壤水氮储运的影响研究进展, 土壤, 2016, 通讯作者 (8) Critical evalu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odels using soil data obtained with a laser diffraction method, PLOS ONE, 2015, 通讯作者 (9) 基于激光衍射的土壤粒径测定法的评价与校正,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通讯作者 (10) 基于聚类和分类与回归树的地力等级评价研究, 土壤, 2014, 通讯作者 (11) Soil texture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using transition probability-based geo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Agrophysics, 2014, 通讯作者 (12)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及模型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通讯作者 (13) 华北冲积平原壤质潮土的土壤粒径分形空间尺度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通讯作者 (14) Evaluation of Laser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ypical Soils in China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Sieve-Pipette Method, Soil Science, 2013, 通讯作者 (15) Nitrate-Nitrogen Dynamics and Nitrogen Budgets in Rice-Wheat Rotations in Taihu Lake Region, China, Pedosphere, 2013, 通讯作者 (16) Fractal estimation of soil water retention curves using CT images,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Plant Science , 2013, 通讯作者 (17) 数字土壤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土壤, 2013, 通讯作者 (18) 基于Markov链地统计模型的区域土壤性质研究进展, 土壤, 2012, 通讯作者 (19) 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土壤, 2012, 通讯作者 (20) 基于CT 图像的土壤孔隙结构三维重建及水力学性质预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通讯作者 (21) 估计太湖地区水稻土水分特征曲线的物理-经验方法研究, 土壤学报, 2011, 通讯作者 (22) A modified Checkbook irrigation method based on GIS-coupled model for regional irrigation scheduling, Irrigation Science, 2010, 第 4 作者 (23) 施氮量对稻麦干物质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0, 通讯作者 (24) 预测天然文岩渠流域饱和水力传导率的土壤转换函数方法比较研究, 土壤, 2010, 通讯作者 (25) 施氮对稻麦轮作区小麦地上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累积转运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通讯作者 (26) 利用随机网络模型和CT数字图像预测近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通讯作者 (27) 利用CT数字图像和网络模型预测近饱和土壤水力学性质,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通讯作者 (28) 孔隙网络模型在土壤水文学中应用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06, 通讯作者

学术兼职

2013-12-30-2019-12-31,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委员 2012-12-31-2019-12-31,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