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聂书江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工作经历:2006-2009,国家民委民族语文翻译局干部,《民族翻译》编辑,全国人大办公厅联络员(驻);2014年-2015年,银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2015年至今,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目前担任传播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荣誉: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奖,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2019年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优秀实践团队奖。 主要研究课题: 1.交通部项目:新形势下提升交通运输新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研究;“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新闻宣传第三方评估研究。2.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实行一个标准、一体管理的治理研究。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疏解整治过程中主流话语权构建研究(18XCC010)。4.银川市项目:银川市对外传播与城市品牌形象构建研究。5.中国政法大学青年项目:网络恐怖主义的传播机制及舆论导向研究。6.中国政法大学青年项目:构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新媒体矩阵研究。7.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项目:《舆论研究与舆情分析》中翻转课堂的团队学习研究。 主要著作: 《电视节目低俗化批判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翻译,广东人民出版社。《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翻译,中国画报出版社。《一带一路与少数民族地区对外交流研究》,独著,民族出版社。四:主要报纸文章北京日报:《对利用人性弱点的“营销”说不》(2021-04-09)、《“双标”套路里的新闻哪有公平公正》(2021-03-12)、《社交媒体为何对特朗普“一夜变脸”》(2021-01-13)等。中国青年报:《制造他人的“社会性死亡”:小心裹挟情绪的伪正义》(2020-11-27)等。环球时报: 《以法论辩应对无端“挨骂”》(2020-12-14)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蓝海战略”中的中国电视实践》,《北方传媒研究》,2007(10)。2.《大三峡:拓展纪录片的传播力》,《中国电视》,2010(8)。3.《试论公共外交背景下国家品牌构建路径》,《国际新闻界》,2013.10.4.《论电视问政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路径》,《现代传播》,2015.01.5.《媒介融合范式及我国党报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新闻研究导论》,2015.05.6.《南海争端视角下我国智库公共外交的创新发展》,《对外传播》,2016.10,《南海争端视角下我国智库公共外交的创新发展》,《社会科学文摘》.2017.02.7.《新媒体社会动员的内在逻辑及其规制研究》,《北方传媒研究》,2016.08.8.《互联网巨头媒体扩张下的舆论安全》,《中国报业》,2016.06.9.《试论美国<反宣传法>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对外传播》,2017.03.10.《新闻数据清洗与舆情应对》,《对外传播》,2017.09.11.《境外舆论场的本质与建构功能》,《舆论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5月.12.《2017海外智库的中国观盘点和分析》,《对外传播》,2017年第12期。13.《HTML5产品的情感传播及其路径选择》,《新闻战线》,2017年第10期。14.《2017海外智库的中国观盘点和分析》,《对外传播》,2017年第12期。15.《2017 HTML5产品的情感传播及其路径选择——以H5产品我的军装照为例》,《宁夏大学学报》。16.《新威胁论产生的心理根源与应对策略——以锐实力分析为例》,《编辑之友》,2018年第二期。 17.《网络价值转变与信息传播——美国废除网络中立法的反思》,《新闻战线》,2020年第1期。18.《感性入口,理性出口:复杂情势下对外传播的说服策略——以任正非答国际媒体为例》;《对外传播》,2019年第8期。19《美国对境外媒体管理路径分析——以其对“今日俄罗斯”监管为例》,《国际传播》,2020年第1期。20.《新媒体背景下恐怖主义的信息传播与治理对策》,《对外传播》,2020年第4期。21.《出版私域流量的构建与创新》;中国出版,2020年第16期。22.《全球治理下提升中国话语权的路径创新》,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23.《构建平台媒体:破解媒体融合发展困局的路径选择》,《中国报业》,2020年第9期。24.《拜登执政后美国对华宣传策略分析与应对建议》,《对外传播》,2020年第12期。25.《消失的头条”启示了什么》;《青年记者》,2021年第4期。26.《百年变局背景下对外传播人文共同体的路径选择》,《对外传播》,2021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