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卢燕娟

个人简介

卢燕娟,女,1979年生,云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学术成果 迄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一项、北京市哲学社科预立项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二部;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C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有多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科研项目2项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百年文艺中的“家国” 关系变迁——以“五四”至今的文艺为对象》,项目编号16BA014 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预立项项目《“中国梦”视野下的文化人民性》,项目编号:13KDB046 2、专著2部: 《人民文艺再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版; 《旧题新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经典问题再讨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官僚主义”的批判与反批判——从“延安之春”到“百花时代”》,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5期转载 《独特的早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再讨论》,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7期转载 《“为穷人能读书”与“为人民创造新文化”——再讨论电影《武训传》及其引发的争议》,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7年第3期转载 《从文艺腔到工农兵语言——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语言风格转型再讨论》,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6年第2期转载 《现代中国革命“新生”故事的复杂性——以丁玲为中心》,发表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3期 《“历史的精神”与中国的现代——抗战时期历史剧再讨论》,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人民文化权力的兴起》,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