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崔玉珍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2011.9至今: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2009.1–2010.12: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004.8–2004.11: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002.11– 2004.7: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组(兼职) 2002.8– 2002.10: IBM语言自然处理组(兼职) 2001.10– 2002.6: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处理组(兼职) 开设课程 本科生:现代汉语 语言学经典著作选读 语法学研究 语用学 中国语言文化 研究生:法律语言研究 立法语言研究 司法语言研究 语用学 留学生:法律汉语 汉语听力 教育经历 2005–2010: 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001–2004: 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7–2001: 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 专著 1、刑事抗诉书制作要义,2018年,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制作要义,“第二章 案件事实与证据”的执笔者,2017年,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3、汉语篇章回指研究,2014年,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科研项目 1、基于语料库的法律常用词语应用研究(12ZHC025),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法律语言学视角下询问和讯问笔录的对比实证研究,主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公诉法律文书规范性问题实证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4、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2&ZD17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5、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参与,中国法学会“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专项课题。 培训工作 1、2018年10月11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的“贵州省政府系统公文处理业务骨干专题培训班”,授课内容“党政公文写作鉴赏与评改”。 2、2017年11月9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组织的“2017年贵州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专题培训班”,授课内容“基础公文写作”。 3、2017年8月10日,北京延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北京市检察机关2017年第一期刑事审判监督实务能力培训班”,授课内容“刑事二审抗诉书的制作规范”。 4、2015年6月8、9日,北京延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北京市检察机关刑检部门业务培训班”,授课内容“起诉书事实与证据部分的制作规范”。 5、2013年4月,北京,受邀在“第55期高级检察官研修班暨全国检察机关公诉语言实训班”讲授。 6、2013年3月,北京,“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9期公诉业务技能实训暨公诉语言主题实训班”。

研究领域

法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法律常用词语应用之探索,《法治的哲学之维》(第四辑),当代中国出版社:153-166页,2018年4月。 2、法治中国语境下的立法语言研究,《法治视野下的文学与语言》,当代中国出版社,2017年。 3、从立法语言的“或者”看我国法律的可读性,《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2期:86-94。 4、立法语言中的“应当”初探,《201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成果选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15-723。 5、庭审讯问叙事研究初探,《中国社会语言学》2015年第2期:??,北京:商务印书馆。 6、法治在当前乡土社会中的困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2-19。 7、法庭讯问的信息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146-154。 8、也谈司法工作者的语言素养,《法制日报·法学院》,2014年9月10日。(第二作者) 9、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探索,《神州》,2014年第3期:70。 10、公诉人法庭讯问核心是构建言辞证据链,《检察日报·学术版》,2013年11月19日。 11、从“行、知、言”三域看立法语言的“应当”,《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Zero anaphora resolution in Chinese discourse. I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CICLing-2006: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Intelligent Text Processing, 245-248, Springer Berlin / Heidelberg, 2006. (1stauthor) 13.“化”字的语法化过程及其辨析.《语言科学》,2004年第3期:51-56。 14.非受事宾语的产生机制及其语法化过程.《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第5期:100-102。 15.汉语被字句是一种话题-述题结构.《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邵敬敏、张先亮主编,124-134页,中国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