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丛日云

个人简介

1956 年10月生,汉族,辽宁省凌源市人。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7年至2015年主持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西方文明通论》。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取辽宁师范学院政史系,毕业后直接考取天津师范学院政法系研究生,主攻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1985年2月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和政法系任教,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间,1997-2001年,在天津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徐大同先生。主攻西方政治学理论方向,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2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6年再次被破格评为教授。1998-2001年,任大连市政协委员。2002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中国政法大学,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2004年,被中国政法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 年8月-2006年8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高访学者。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国家级精品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成员,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政治思想史”教学团队和“西方文明通论”教学团队负责人,201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讲授课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 著作类 1、《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牛津欧洲史(4卷本)》(译作),主编,2009年。 3、《中国公民读本》(主编,主要作者),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年。 4、《现代西方政治思潮》(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二卷),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6、《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五卷),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学科思想史文库·政治学学科思想史》(主要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8、《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独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 5 月 。修订版,繁体字版(台湾)左岸文化公司, 2004 年 5 月。 9、《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参编),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2 月。 10、《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修订版),(独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第4版,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 11、《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70 年代以来》(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2、《世界著名思想家传》(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13、《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独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4、《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副主编,主要撰稿人,1997年。 1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年。 16、《 20 世纪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作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教材类 1、《西方政治思想史》,参编,而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2、《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西方政治思想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4、《西方政治思想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参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主持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冲击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 (主持人)2000-2003年,7万;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关系模式比较研究",(主持人)2003-2006年,7万; 3、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资金项目:"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主持人)2004-2008年,40万; 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子课题主持人)1985-1989年。 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政治文化与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子课题主持人)1991-1995年。 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追踪研究",(子课题主持人)1996-1999年。 7、辽宁省教委项目:"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主持人)1995-1996年。 8、辽宁省教委项目:"西方政治文化冲击与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主持人)1996-1999年。 9、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主持人)1999—2003年。 10、辽宁省教委项目:"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研究",1995—1998年。 获奖情况 1、《基督教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获"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3 年。 2、北京市高教名师,2007年。 3、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西方政治思想史) 4、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西方文明通论) 5、中国政法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教师,2008年。

研究领域

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Nationalism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ume 18,Number 62,Nov.2009. 2、《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3、《我们如何面对西方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4、《民族主义何以激进》,星野昭吉,刘小林主编,《世界政治纵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 5、《从政治学角度思考法律权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8年4期。 6、《梳理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陈夏红主编:《思想的交锋》,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7年。 7、《全球治理、联合国改革与中国的政治发展》,《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8、《现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第一作者),《世界历史》,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转载) 9、《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10、《谈史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问题》,《史学理论》, 2005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1、《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论丛》, 2004 年 6 月。 12、《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浙江学刊》(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卷转载), 2003 年 2 月 13、《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文史哲》, 2002 年 3 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4、《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教学与研究》,2002 年 1 月。 15、《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人权学说的思想前提》(第二作者),载 《理论之树常青》, 2002 年 1 月。 16、《当代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其特点》,第一作者,《教学与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17、《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自由主义》,《浙江学刊》, 2002 年 2 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8、《徐大同先生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 2002 年 5 月。 19、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质》(译文,合译),《中西政治文化论丛》 2002 年 5 月。 20、《 17 世纪"公民社会"概念解析》(第二作者),《辽宁师大学报》, 2002 年 7 月。 21、《美国的环境政治与政策》(译文,合译),《教学与研究》, 2002 年 7 月。 22、Challenge for China: How to face the UN. in the Age of Global Governance,South Korea, Sun-Moon University (国际会议论文集),2002.12 。 23、《论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转载。 24、《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百年历程》,《中西政治文化论丛》, 2001 年 7 月。 25、《外在奴役与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思想的贡献》,《孝感学院学报》 2001 年。 26、《论传统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载刘万奇主编:《创新与发展--聚焦素质教育》,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8 月。 27、《近代人权理论的思想来源》,《辽宁师大学报》, 2000 年第 1 期。《新华文摘》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转载。 28、《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复兴及其新趋向》,《政治学研究》, 2000 年第 1 期。第一作者。 29、《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50年》,载《新中国政治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6 月。 30、《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衰落》,《教学与研究》, 2000 年第 9 期。第一作者。 31、《政治学研究与公民文化建设》,《政治学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32、《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载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8 月 . 33、《构建公民文化——面向 21 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理论与现代化》, 1999 年第 12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 34、《亨廷顿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理论》,《国外社会科学》, 1998 年第 4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 35、《对非西方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天津社会科学》, 1998 年第 6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 国际政治卷》转载。 36、《从"权威主义的马基雅弗利"到"民主的马基雅弗利"--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新转变》,《天津师大学报》(增刊),1998 年第 8 期。 37、《中国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辽宁师大学报》,1997 年第 2 期 38、《古希腊人的公民观念》,《政治学研究》,1997 年第 3 期 39、《"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9 月。 40、《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气质》,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9 月。 41、《古希腊思想家的政治分析方法》,《辽宁师大学报》, 1995 年第 6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 42、《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载《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新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年 10 月。 43、《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天津师大学报》, 1992 年第 1 期。 44、《先秦与古希腊思想家政治认知方式的差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45、《论黑格尔的国家概念及其历史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1 年第 1 期。 46、《基督教传统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1989 年第 3 期。 47、《论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特点》,《高等成人教育》,1989年3期 48、《萨特自由哲学的无政府主义特征》,《天津社联学刊》,1988 年第 5 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卷》转载。 49、《当代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现代化》,载《政治学研究》, 1987 年第 1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卷》转载。

学术兼职

中国政治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