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于国旦

个人简介

于国旦,男,1971年生,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法学博士。 主要学习经历: 2007年—2008年在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 2001年-2004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刑法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8年-2001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刑法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9年-1993年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2004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从事刑法学、犯罪学教学科研工作。 1993年-1998年在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从事刑法学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著作,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独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犯罪对策研究》,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越轨社会学》,撰稿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北京市腐败犯罪代价测量与评估》,2008年北京市教委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项目,项目主持人之一。 《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主持人。 主讲课程 《犯罪学》、《刑法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理念》,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保护处分及其在我国的适用》,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刚柔并济精神下的绑架罪修正》,载于《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4期。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综述》,载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英美法中犯罪意图的认定》,载于《人民法院报》,2005.5.24。 《论少年司法制度》,载于《犯罪学论丛》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应将少年刑事立法独立出来》,载于《检察日报》,2005.10.25。

学术兼职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